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红梅

作品数:79 被引量:339H指数:11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30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理学
  • 18篇农业科学
  • 16篇化学工程
  • 9篇轻工技术与工...
  • 9篇医药卫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8篇色谱
  • 26篇相色谱
  • 24篇液相色谱
  • 22篇液相
  • 20篇高效液相
  • 20篇高效液相色谱
  • 15篇质谱
  • 14篇土壤
  • 14篇串联质谱
  • 10篇对映
  • 10篇降解
  • 10篇残留量
  • 9篇对映体
  • 8篇质谱法
  • 8篇手性
  • 8篇农药
  • 8篇超高效
  • 7篇对映体分离
  • 7篇水稻
  • 6篇农药残留

机构

  • 66篇浙江省农业科...
  • 13篇浙江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计量大学
  • 1篇赛默飞世尔科...
  • 1篇上海格瑞产品...

作者

  • 78篇何红梅
  • 42篇张昌朋
  • 34篇吴珉
  • 30篇张春荣
  • 26篇王祥云
  • 24篇赵华
  • 22篇赵学平
  • 18篇俞建忠
  • 15篇朱亚红
  • 15篇蒋金花
  • 14篇胡秀卿
  • 14篇平立凤
  • 13篇徐玲英
  • 12篇徐秀珠
  • 11篇潘春秀
  • 11篇李振
  • 10篇汤涛
  • 10篇许振岚
  • 9篇蔡小军
  • 9篇蔡晓明

传媒

  • 14篇分析化学
  • 7篇浙江农业学报
  • 6篇农药学学报
  • 3篇浙江大学学报...
  • 3篇现代农药
  • 2篇浙江农业科学
  • 2篇理化检验(化...
  • 2篇农药
  • 2篇浙江科技学院...
  • 1篇食品科学
  • 1篇植物保护
  • 1篇果树学报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色谱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4篇2024
  • 5篇2023
  • 6篇2022
  • 7篇2021
  • 4篇2020
  • 9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6篇2005
  • 4篇2004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吡唑醚菌酯在防治福寿螺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吡唑醚菌酯在防治福寿螺中的应用,属于福寿螺防治技术领域,所述吡唑醚菌酯对福寿螺的LC<Sub>50</Sub>(48h)、LC<Sub>50</Sub>(72h)和LC<Sub>50</Sub>(96h)分别...
李艳杰王祥云张昌朋苍涛何红梅赵学平张志恒
酶促不对称合成酮洛芬糖酯对映体的分离
2009年
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法分离酮洛芬糖酯对映体方法,为评价酶促不对称合成效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在聚酰胺手性柱上,正相体系下对酶促不对称合成的酮洛芬单糖酯(葡萄糖酯和甘露糖酯)、酮洛芬二糖酯(麦芽糖酯)和外消旋的酮洛芬乙烯酯进行对映体分离研究.考察了溶质结构对其手性识别的影响;并通过改变流动相中醇类添加剂的种类和浓度对溶质在手性固定相上的分离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酮洛芬葡萄糖酯、甘露糖酯和麦芽糖酯获得了基线分离,最大分离度分别为:1.83、2.94、2.04;溶质与固定相之间的氢键作用是溶质被保留和手性识别的关键.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
何红梅吴清洲徐秀珠
关键词:手性固定相对映体分离
蔬菜中苯甲酰脲类药物残留的测定方法研究被引量:32
2006年
建立了一步有机溶剂提取、HPLC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7种苯甲酰脲类药物(除虫脲、灭幼脲、杀铃脲、氟铃脲、氟苯脲、氟虫脲和氟啶脲)在蔬菜中残留量的方法.考察了不同提取溶剂(乙酸乙酯和乙腈)的提取效率;研究了不同C18固相萃取小柱、活性碳、自制弗罗里硅土柱和GPC对蔬菜样品的净化效果;实验了不同的梯度淋洗程序分离7种药物.通过对黄瓜、大白菜、西红柿和包心菜4种蔬菜的4种添加水平和4次重复性实验,建立了一种以乙腈为提取溶剂和以弗罗里硅土柱为净化柱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7种苯甲酰脲类药物.该方法线性范围为:0.02~1.5 mg/L,7种苯甲酰脲类药物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其检出限为0.02~0.05 mg/kg(S/N=10);在0.05~1.0 mg/kg之间的添加回收率为80 %~12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方法完全符合残留分析的要求.
何红梅吴俐勤章虎朱加虹谢磊
关键词:苯甲酰脲高效液相色谱
一种柑橘中调环酸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柑橘中调环酸的检测方法,属于分析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水对待测样品进行振荡提取,然后用混合型阴离子交换柱PAX对提取液净化,净化分离效果好。本方法的前处理(提取和净化)过程相对简单,回收率高,重复性好,...
张昌朋喻歆茹赵学平李艳杰王祥云何红梅徐玲英宁波丰谷粮
抑霉唑硫酸盐在柑橘果实中的降解规律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为柑橘抑霉唑硫酸盐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浸果法对抑霉唑硫酸盐在柑橘中消解动态进行了研究。样品中的抑霉唑硫酸盐用甲醇提取,液液分配去除杂质,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结果】当添加水平为0.10~5.0 mg.kg-1时,添加回收率为73%~91%,相对标准偏差为1.5%~5.8%,最低检测浓度为0.10 mg.kg-1。抑霉唑硫酸盐在柑橘全果和橘皮中的降解动态曲线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分别为63 d和60 d。【结论】该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精确度、准确度均满足农药残留检测要求。抑霉唑硫酸盐在柑橘上降解较快。
胡秀卿平立凤吴珉郭钤张春荣何红梅李振
关键词:柑橘降解离子对色谱
环嗪酮在蓝莓上的残留及其膳食风险评估被引量:1
2024年
为探明环嗪酮在蓝莓上的最终残留量,在我国浙江、吉林、辽宁和北京4地开展了75%环嗪酮水分散粒剂的田间残留实验。采用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模式,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蓝莓中环嗪酮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涡旋提取、盐包盐析,再用装有十八烷基键合硅胶(C_(18))和乙二胺-N-丙基硅烷材料的净化管净化后测定。考察方法的线性、基质效应、定量限、正确度和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在0.0001~0.01 mg/L范围内,环嗪酮的标准曲线方程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基质效应为-7.7%;方法定量限为0.01 mg/kg。在0.01、0.1mg/kg和1.0mg/kg添加量范围内,环嗪酮在蓝莓中平均回收率为87%~91%,相对标准偏差不高于3.7%。4个实验点(浙江、北京、辽宁、吉林)最终残留实验结果显示:环嗪酮在实验点药后90d和100d的蓝莓样品中残留量均低于0.01mg/kg,低于美国、日本和韩国制定的最大残留限量值(分别为0.6、0.2mg/kg和0.05mg/kg)。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普通人群环嗪酮的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为0.0022mg,膳食摄入风险的风险熵为0.084%,膳食风险小。因此,建议75%的环嗪酮水分散粒剂在蓝莓园使用时,最高施药剂量为有效成分1800g/hm^(2),施药1次,安全间隔期为90d。
何红梅徐玲英张昌朋王祥云蒋金花李艳杰赵学平
关键词:环嗪酮蓝莓
一种环境样品中环磺酮残留量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境样品中环磺酮残留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称取样品并加入乙腈溶解,振荡并抽滤两次后将滤液置于量筒中振摇后静置分层,然后取乙腈层并干燥得到提取物;(2)复溶:将提取物用乙腈水溶液和甲酸进行超...
何红梅徐玲英张昌朋王祥云李艳杰蒋金花赵学平
一种测定铁皮石斛中噻菌铜残留量的分析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定铁皮石斛中噻菌铜残留量的方法,在铁皮石斛样品中加入硫化钠溶液,噻菌铜衍生转化成代谢产物噻二唑,乙腈提取后加酸调节pH值,再加入乙酸乙酯液液分配,取有机相用旋转蒸发器浓缩至干,利用固相萃取法去除提取液中干...
俞建忠许振岚何红梅吴珉张春荣何开雨张昌朋朱亚红胡秀卿赵华
一种检测大米中丙草胺和氯氟吡啶酯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大米中丙草胺和氯氟吡啶酯的方法,属于农药残留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以乙腈和水为提取剂对大米进行提取,之后采用C<Sub>18</Sub>固相萃取小柱进行净化,最后经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外标法定量检出...
张昌朋骆玉琴蒋金花王祥云李艳杰何红梅俞建忠侯佳音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稻基质中阿维菌素残留量被引量:28
2012年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水稻基质中阿维菌素残留量,考察了基质效应,并对实际样品进行了检测。稻田土、稻壳、糙米和稻杆经乙腈振荡提取,稻田水经乙酸乙酯液液分配提取后,用C18固相萃取小柱或弗罗里硅土柱净化,采用UPLC-MS/MS正离子扫描测定残留的阿维菌素。稻田土、稻田水和糙米的3种添加浓度(1.0,10.0和100μg/kg或μg/L)的平均回收率为84%~107%,相对标准偏差为4.7%~13.6%。稻壳和稻杆的2档添加浓度(10.0和100μg/kg)的平均回收率为90%和103%,相对标准偏差为8.4%~12.9%。本方法在稻田水、糙米和稻田土中的检出限为0.3μg/kg,在稻壳和稻杆中检出限为3.0μg/kg,低于欧盟和日本在稻米中制定的阿维菌素最大残留限量值。阿维菌素在2.0~1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何红梅赵华张春荣胡秀卿平立凤吴珉张昌朋蔡晓明朱亚红李振
关键词:阿维菌素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水稻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