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沛
- 作品数:21 被引量:8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A型肉毒毒素注射面肌痉挛的疗效观察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 BTX-A)注射偏侧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 HFS)的疗效,分析影响BTX-A疗效的因素。方法:120例特发性HFS患者进行双侧BTX-A注射,采用Cohen评分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评估HFS严重程度,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价患者疗效满意度。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分析影响BTX-A注射疗效的因素。结果:HFS患者接受BTX-A注射后3例完全缓解,113例明显缓解,4例部分缓解,有效率96.7%,起效时间(3.68±2.35) d,疗效维持(166.03±37.83) d。疗效满意度与药效维持时间正相关(β=0.310,t=3.547,P=0.001),而药效维持时间主要与患者年龄(β=0.211,t=2.381,P=0.019)及HFS严重程度(β=-0.212,t=-2.401,P=0.018)关联。与轻度HFS患者相比,中重度HFS患者具有BTX-A注射剂量高[(41.84±7.09) U比(35.69±7.94) U,P'=0.003]、疗效维持时间短[(165.61±40.84) d比(219.65±190.51) d, P'=0.003]的特点。结论:BTX-A注射可以有效治疗HFS,患者疗效满意度主要与药效维持时间相关,而患者的年龄及HFS程度决定了药效维持时间。因此,临床实践中根据病例特征进行个性化注射十分重要。
- 黄沛谭玉燕李红霞何璐吴逸雯
- 关键词:面肌痉挛A型肉毒毒素疗效影响因素
- 功能性帕金森综合征诊断与治疗被引量:3
- 2023年
- 功能性帕金森综合征系心理因素而非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导致的帕金森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功能和生活质量。由于与帕金森病的部分症状存在重叠,故在临床诊断过程中易漏诊或误诊,因此早期识别和准确诊断对制定治疗方案和预后至关重要。本文总结功能性帕金森综合征的阳性症状与体征以及辅助检查在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比较其与原发性帕金森病的鉴别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治疗能力。
- 黄沛王刚
- 关键词:帕金森障碍
- 粪便短链脂肪酸作为原发性震颤诊断标志物的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粪便短链脂肪酸作为原发性震颤诊断标志物的应用。将原发性震颤和健康人区别的粪便短链脂肪酸为丙酸、丁酸、异丁酸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进一步,将原发性震颤和帕金森病区别的粪便短链脂肪酸为异丁酸、异戊酸中的任意一种...
- 陈生弟黄沛谭玉燕张平辰杜娟娟
- 多系统萎缩患者血浆中辅酶Q10含量改变与临床相关性分析
- 杜娟娟黄沛王田崔诗爽陈生弟
- 基于定量磁化率图像观察帕金森病患者黑质体-1退变的研究
- 2017年
- 目的:分析基于定量磁化率图像(quantitative susceptibility mapping,QSM)上黑质体-1结构的退变情况(即可见度)诊断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诊断效能。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共纳入2个被试群体。被试群体Ⅰ,共入组44例早期原发性PD患者和35名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于3T MRI上采集三维多回波GRE序列。被试群体Ⅱ,共入组43例原发性PD患者和48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于3T MRI上采集三维多回波GRE序列。基于梯度回波序列数据重建QSM。由2名放射科医师在不了解被试者分组情况下,基于QSM图像独立评判黑质体-1结构征象可见度,分为可见、疑似可见、不可见3种类型,根据双侧黑质体-1结构征象可见度将被试分为正常组、PD组和诊断不确定组。最后以被试者的临床诊断为金标准,计算基于黑质体-1结构征象的测评结果评价QSM图像诊断PD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和准确率。结果:在被试群体Ⅰ中,42例PD患者诊断准确,10名健康志愿者诊断准确,基于黑质体-1结构征象诊断PD的灵敏度为95.5%,特异度为28.6%,阳性预测率为65.6%,阴性预测率为100%,准确率为66.0%。在被试群体Ⅱ中,42例PD患者诊断准确,29名健康志愿者诊断准确,基于黑质体-1结构征象诊断PD的灵敏度为97.7%,特异度为60.4%,阳性预测率为75.0%,阴性预测率为100%,准确率为78.0%。结论:QSM图像可被用于观察PD患者黑质体-1结构退变情况,基于QSM图像上的黑质体-1结构征象诊断PD患者具有较高的阴性预测率。
- 贺娜英许洪敏黄沛陈生弟严福华凌华威
- 关键词:帕金森病
- 浅谈中国帕金森病步态障碍管理专家共识的意义
- 2025年
- 步态障碍是帕金森病的核心症状之一,贯穿病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增加了跌倒、致残和死亡风险。《帕金森病步态障碍管理中国专家共识》首次从定义、分型、多维评估、综合治疗方案及循证医学标准等方面,提出步态障碍的系统性管理策略,强调了早期干预和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整合了药物、神经调控及康复治疗手段,并通过数字化技术提升评估的客观性和精准性。该共识补充了国内相关领域研究和临床指导的不足,为规范临床实践、提高诊疗水平、推动科研转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 黄沛陈生弟
- 关键词:帕金森病步态障碍疾病管理
- 中国帕金森病步态障碍管理专家共识被引量:1
- 2025年
- 步态障碍是帕金森病常见的运动症状,尤其当疾病进展至中晚期,出现慌张步态、冻结步态以及姿势平衡障碍时,已成为导致帕金森病患者跌倒以及致残的重要原因,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近年来,帕金森病步态障碍的发病机制、临床评估和治疗方法均取得新进展,特别是非药物治疗手段在帕金森病步态障碍的应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更好地指导我国神经科医师的临床实践,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的专家通过系统评价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帕金森病步态障碍领域相关循证医学证据,特制订《中国帕金森病步态障碍管理专家共识》,进一步规范我国帕金森病步态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陈生弟张克忠陈海波王丽娟高超黄沛司倩倩
- 关键词:帕金森病步态障碍冻结步态
- 帕金森病痴呆的诊断标准与治疗指南(第二版)被引量:73
- 2021年
- 痴呆是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在帕金森病患者中,帕金森病痴呆(PDD)的发生率约为24%~31%,且随着帕金森病的病程延长,痴呆的发生率逐渐升高。早期诊断、及早治疗可以改善PDD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为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和推动相关临床研究,本指南结合国内对PDD的相关研究,在第一版《帕金森病痴呆的诊断与治疗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修订。
-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心理与行为神经病学学组陈生弟陈海波汪凯谭玉燕黄沛
- 关键词:帕金森病痴呆
- 通过帕金森病探讨基底节在学习和记忆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3年
- 人类的学习和记忆过程需要多个大脑区域的参与,其中较为重要的区域是内侧颞叶、前额叶皮质和基底节。多重记忆系统理论认为不同的大脑区域参与不同形式的记忆,特定大脑区域的损伤会导致相应的记忆功能受损,与此同时,各个脑区在学习过程中还存在着相互作用和联系。近些年来,关于基底节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的研究日渐增多,而帕金森病患者为这类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模型。
- 黄沛谭玉燕陈生弟
- 关键词:记忆过程帕金森病基底节前额叶皮质脑区域内侧颞叶
- 帕金森病患者学习与记忆功能的特征性损伤及多巴胺能药物对其影响
- 目的探索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是否存在特征性的学习及记忆功能(基于反馈的增量学习)损伤,以及多巴胺能药物对PD学习及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入组PD患者为Hoehn-Yahr分期1-2期,MMSE大于或等于24分,BDI小...
- 黄沛谭玉燕陈生弟
- 关键词:帕金森病患者早期帕金森病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