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福利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胆管
  • 1篇胆管造影
  • 1篇胆管造影术
  • 1篇胆总管
  • 1篇胆总管结石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瘤
  • 1篇短期预后
  • 1篇胰胆管
  • 1篇胰胆管造影
  • 1篇胰胆管造影术
  • 1篇预后
  • 1篇造影
  • 1篇造影术
  • 1篇逆行
  • 1篇自动化
  • 1篇胃癌
  • 1篇系膜
  • 1篇内窥镜
  • 1篇内窥镜逆行

机构

  • 4篇常熟市第一人...
  • 2篇常熟市中医院

作者

  • 4篇高福利
  • 3篇钱建清
  • 2篇陈健

传媒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国际消化病杂...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一例
2013年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不涉及腹主动脉的内脏性动脉瘤,临床上非常少见,本文主要对近期收治的1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例进行报道:1病例简介患者男,45岁,2012年7月11日因"间断右中腹痛半月"入院。同年6月27日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阵发性右中腹(脐周偏上)腹痛不适,无放射痛,无恶心、呕吐,无发热、腹泻,
高福利钱建清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动脉瘤夹层病例报告
基于自动化机器学习构建胆总管结石自发排石预测模型及应用程序
2025年
目的鉴于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决策的复杂性,本研究利用自动化机器学习算法,开发一款能够预测胆总管结石患者自发排石的预测模型及应用程序,从而减少非必要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2024年6月通过影像学手段明确诊断胆总管结石后拟行ERCP取石的患者数据,数据来自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数据集1)和常熟市中医院(数据集2),共835例。数据集1用于机器学习模型训练、内部验证和开发应用程序,数据集2用于外部测试。纳入22个潜在预测变量,用于构建和内部验证LASSO回归模型及自动化机器学习模型。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等评估模型性能,选取最佳模型。使用特征重要性图、力图和SHAP图对模型进行解释。利用Python Dash库和最佳模型构建Web应用程序,在数据集2上进行外部测试。使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确定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对于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2组间比较;分类变量通过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来分析组间差异。结果纳入835例患者中,152例(18.20%)出现自发排石。在训练集(n=588)和验证集(n=171)中,LASSO模型的AUC分别为0.875、0.864,重要性排名前5的预测因素为单发胆总管结石、胆总管不扩张、胆总管结石直径、血清ALP降低和GGT降低。通过自动化机器学习构建了55个模型,其中梯度提升机(GBM)表现最佳,其AUC为0.891,95%CI为0.859~0.927,优于极端随机树(XRT)、深度学习(DL)、广义线性模型(GLM)和分布式随机森林(DRF)模型。在测试集(n=76)中,GBM模型的预测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55、0.846和0.857。变量重要性分析显示,单发胆总管结石、胆总管不扩张、胆总管结石直径<8 mm、血清ALP降低和GGT降低这5个因素对预测自发排石具有重要影响。基于GBM模型的SHAP图分析显示,当
陈健夏开建高福利刘罗杰王甘红徐晓丹
关键词: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肥胖与胃癌的相关机制及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肥胖和肿瘤是全球两大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每年给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研究发现,肥胖可以增加包括胃癌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的罹患率,并且还指出肥胖患者治疗效果差、肿瘤相关病死率高,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近年研究表明,肥胖与胃癌相关的机制可能有胃食管反流、慢性炎症、幽门螺杆菌感染、胰岛素抵抗、肥胖相关因子等,并且还发现肥胖与胃癌患者的手术并发症、预后等有关。
高福利钱建清
关键词:肥胖胃癌
Child-Turcotte-Pugh评分差值对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评估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近期变化对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5个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28例肝硬化患者,计算患者入院时和入院1个月后的CTP评分,以及终末期肝病评估模型(MELD)评分,两次CTP评分的差值即△CTP评分。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计算不同CTP、△CTP、MELD评分的患者的5个月生存率。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CTP、△CTP、MELD评分预测肝硬化患者5个月生存率的准确性。结果对CTP、△CTP、MELD评分各组之间进行生存分析对比,CTPA级组与B级组、MELD<10组与10≤MELD<20组生存曲线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5个月生存曲线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CTP、△CTP、MELD评分的AUC分别为0.884、0.938、0.827,△CTP评分的AUC最大,提示其预测的准确性最高。结论△CTP评分是预测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的有效指标,其预测准确性高于CTP和MELD评分,可作为肝硬化患者预后的有效预测指标之一。
陈健钱建清徐晓丹王甘红高福利
关键词:CTP评分MELD评分肝硬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