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杰

作品数:9 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佑安肝病/艾滋病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老年
  • 2篇动脉
  • 2篇动脉旁路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 2篇心病
  • 2篇移植术
  • 2篇术后
  • 2篇体外循环
  • 2篇旁路移植
  • 2篇旁路移植术
  • 2篇外循环
  • 2篇老年患者
  • 2篇冠心病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冠状动脉旁路
  • 2篇冠状动脉旁路...
  • 2篇冠状动脉旁路...
  • 2篇非体外

机构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世纪坛医...

作者

  • 9篇陈杰
  • 3篇韩露
  • 3篇张继倬
  • 3篇陈兴华
  • 2篇王宁
  • 1篇刘丹
  • 1篇单晶
  • 1篇赵斌江
  • 1篇张小丹
  • 1篇戈烽
  • 1篇杜晓菲
  • 1篇黄春洋
  • 1篇刘燕敏
  • 1篇韩莹
  • 1篇边新渠
  • 1篇李维青
  • 1篇辛兰芳
  • 1篇张旭刚
  • 1篇张广亮

传媒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7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6
2014年
目的比较7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3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单纯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70岁及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106例,并按是否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分为体外循环组(45例)和非体外循环组(61例)。体外循环组麻醉成功后全身肝素化,经升主动脉和右心房插管建立体外循环;非体外循环组麻醉成功后全身半量肝素化,应用Medtronic心脏固定器。观察患者术中的静脉桥血管远端吻合口数、手术操作时间(从切皮到缝皮完毕)、术后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心房纤颤持续时间、住院费用;术后3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两组患者术中的静脉桥血管远端吻合口数、手术操作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体外循环组患者术后ICU治疗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体外循环组(P<0.05);非体外循环组患者术后心房纤颤持续时间>10min的发生率低于体外循环组(P<0.05);体外循环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低于非体外循环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LVEF、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的LVEF、LVEDD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相比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7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的疗效可能较好,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
张继倬韩露陈兴华陈杰
关键词:体外循环冠心病老年人
超声造影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开展微泡超声造影测定肝静脉通过时间(HVTT),并结合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肝纤维化指标测定透明质酸(HA)、层粘素(LN)、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水平(Ⅳ-C)水平,与肝穿病理纤维化诊断进行比较研究,旨在为临...
陈杰
关键词: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超声造影
文献传递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高龄腹股沟疝的临床研究
目的:该研究的目的就是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高龄腹股沟疝中的应用,试图找到一种简单有效更适合老年患者的手术方法.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操作简单,快捷,腹股沟区不广泛解剖,术后少痛,能较早地恢复老年...
陈杰
关键词: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老年患者腹股沟疝
文献传递
心脏外科分层级护理模式对患者生存质量和积极性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医院心脏外科分层级护理模式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积极性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2-11/2013-10月作者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分层级护理模式,分析患者生存质量和积极性。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WHOQOL-BREF得分情况及积极性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理状况、心理状况量表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在合理膳食、坚持用药、适当运动以及认识危险因素方面积极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层级护理模式应用于心脏外科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其积极性,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王宁陈杰
关键词:心脏外科
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拉米夫定预防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的系统综述
背景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唯一有效的手段。乙肝相关肝病是肝移植的重要指征之一。乙肝相关肝病肝移植术后的主要问题是乙肝复发,目前乙肝免疫球蛋白、拉米夫定是预防乙肝相关肝病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的主要药物。但在乙肝免疫球蛋白、拉...
陈杰
关键词: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复发肝病
文献传递
比较肋间神经冷冻与静脉自控镇痛的镇痛效果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比较开胸术后肋间神经冷冻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镇痛效果及慢性疼痛发生率。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1年11月该院行开胸手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静脉PCIA患者80例为PCIA组,术毕接静脉PCIA:舒芬太尼2μg/mL,格雷司琼6mg,加0.9%生理盐水稀释至150mL,2mL/h持续泵入。肋间神经冷冻80例为冷冻组,术毕使用北京库蓝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K520型冷冻机,于关胸前冷冻切口、切口上下及放置引流管肋间的4条肋间神经,每根肋间神经冷冻温度为-50℃左右,冷冻时间为90s。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结果冷冻组术后6d静息及动态VAS评分均优于PCIA组(P<0.05)。PCIA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高于冷冻组(P<0.05)。冷冻组在术后3、6个月总慢性疼痛发生率高于PCIA组(P<0.05),冷冻组术后3个月触摸诱发痛发生率高于PCIA组(P<0.05)。结论肋间神经冷冻术是一种有效的止痛方法,可以避免静脉自控镇痛的不良反应发生。
张旭刚李维青张广亮陈杰辛兰芳赵斌江戈烽
关键词:肋间神经静脉手术后期间镇痛开胸手术
心包剥离术对老年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患者ANF与ET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心包剥离术对老年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心钠素(ANF)与内皮素(ET)变化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3例,患者均给予相应治疗,对照组给予相应强心、扩血管药物,实验组患者行心包剥离术,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的ANF、ET、血压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ANF、ET、舒张压以及脉压水平均下降,收缩压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ANF、ET、舒张压以及脉压水平较低,收缩压水平较高(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心包剥离术能够降低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患者ANF、ET、舒张压以及脉压水平,升高收缩压水平,临床疗效较好,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陈兴华张继倬韩露陈杰王宁
关键词:心包剥离术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心钠素
异甘草酸镁治疗自身免疫样药物性肝损伤的效果和安全性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探索异甘草酸镁治疗自身免疫样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16年7月-2019年1月住院的自身免疫样药物性肝损伤患者53例为观察组,另选不伴有自身免疫现象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5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给予异甘草酸镁200 mg/d,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情况,观察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的免疫学指标,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每月随访肝功能,随访时间6个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ALT[35.4(29.2~42.0)U/L vs 289.0(226.6~460.3)U/L,Z=-8.661,P<0.001]、AST[46.3(15.6~183.5)U/L vs 306.3(32.2~589.8)U/L,Z=-5.271,P<0.001]、GGT[77.0(53.2~183.2)U/L vs 129.0(77.8~232.5)U/L,Z=-3.437,P=0.001)]、ALP[83.1(64.9~83.1U/L vs 119.4(104.9~146.9)U/L,Z=-3.485,P<0.001]和TBil[(27.5±10.3)μmol/L vs(59.7±18.6)μmol/L,t=6.673,P<0.001]水平均明显降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ALT[33.1(14.9~106.4)U/L vs 300.6(206.8~679.5)U/L,Z=-8.232,P<0.001]、AST[44.1(20.8~151.6)U/L vs 321.7(36.2~553.2)U/L,Z=-3.549,P<0.001]、GGT[82.7(50.6~168.5)U/L vs 133.5(72.2~254.2)U/L,Z=-2.364,P=0.018]、ALP[87.6(74.3~139.4)U/L vs 128.0(106.3~201.4)U/L,Z=-4.303,P<0.001]和TBil[(23.8±10.9)μmol/L vs(58.3±19.8)μmol/L,t=-8.450,P<0.001]水平也明显降低。但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gG水平由(15.8±3.2)g/L降至(14.2±2.0)g/L,治疗前IgG水平升高(>16 g/L)患者22例中18例(81.8%)恢复正常。36例ANA阳性患者19例(52.7%)阴转。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行肝穿病理检查患者中,观察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和(或)嗜酸性粒细胞浸润(17/32,53.1%)明显高于对照组(3/17,17.5%)(χ^2=5.785,P=0.016)。结论异甘草酸镁用于治疗自身免疫�
杜晓菲陈杰黄春洋张小丹刘丹边新渠韩莹刘燕敏单晶
关键词:自身免疫疾病治疗学异甘草酸镁
老年冠心病患者中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近期疗效及患者康复情况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对比分析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7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手术后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89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7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体外循环组(CCAB组,39例)和非体外循环组(OPCAB组,50例)。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各项相关指标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2组比较,手术操作时间、远端吻合口数、术后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ICU治疗时间、术后住院费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舒张末期直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OPCAB组总体健康、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明显高于CCAB组(均P<0.05)。结论 CCAB与OPCAB对于70岁及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均为安全、有效的方法,各有优势,OPCAB对于术后康复更有益。
张继倬韩露陈兴华陈杰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体外循环非体外循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