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8篇综合征
  • 5篇心肌
  • 5篇心肌梗死
  • 5篇预后
  • 5篇梗死
  • 4篇甲状腺
  • 3篇低T3综合征
  • 3篇心力衰竭
  • 3篇衰竭
  • 3篇睡眠
  • 3篇睡眠呼吸
  • 3篇睡眠呼吸暂停
  • 3篇激素
  • 3篇甲状腺功能
  • 3篇甲状腺功能紊...
  • 3篇病死率
  • 2篇代谢
  • 2篇代谢综合
  • 2篇代谢综合征
  • 2篇低通气

机构

  • 18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市糖尿病...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22篇邵琦
  • 17篇任颖
  • 9篇赵催春
  • 9篇魏盟
  • 6篇汪红平
  • 5篇杜冬梅
  • 3篇全军民
  • 2篇陈冬梅
  • 2篇朱伟
  • 2篇张倩
  • 2篇吴志豪
  • 2篇高婧
  • 2篇孟青青
  • 2篇崔家华
  • 1篇黄引芳
  • 1篇吕志前
  • 1篇曹勇
  • 1篇易红良
  • 1篇殷善开
  • 1篇陆汉魁

传媒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实验动物与比...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在心力衰竭伴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甲状腺激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替代治疗能否改善心功能和甲状腺功能,并探索最佳治疗剂量,为临床提供初步试验数据。方法: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心衰)伴甲状腺功能紊乱的动物模型,并检测血清中肌钙蛋白I(cTnI),以确定动物发生心肌梗死。将心衰大鼠随机分为4组:无治疗对照组(C-group)、低剂量T3治疗组(10μg/kg,L-group)、中剂量T3治疗组(30μg/kg,M-group)和高剂量T3治疗组(60μg/kg,H-group),连续给予T3治疗3d。定期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游离T3(FT3)和游离T4(FT4)浓度,32d实验结束处死动物,取心脏做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TTC染色)。结果:①ISO诱导应激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衰并伴有FT3、FT4降低,cTnI升高和超声心动图的改变。②给予T3替代治疗后,与C-group相比,L-group心功能明显改善,心脏超声短轴缩短率(FS)上升显著(P<0.01),血清中FT3和FT4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与L-group相比,M-group和H-group血清中FT3和FT4下降值、FS降低更明显,以H-group为甚;③大鼠心肌组织TTC染色提示心肌梗死重量指数各组间无明显差异,表明T3补充治疗对心功能的改善作用不依赖于显著降低心肌梗死面积。结论:严重心衰动物会出现甲状腺功能紊乱,予以适当小剂量T3补充治疗后能改善心脏功能,剂量过大反而使心功能受损。
汪红平任颖邵琦朱伟张卫兴魏盟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甲状腺功能紊乱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
糖尿病患者罹患结直肠癌危险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系统评价糖尿病与结直肠癌发生率的相关性,以期为糖尿病患者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和EMbase,检索时限为1990年1月至2010年7月,查找糖尿病患者发生结直肠癌风险性的相关队列研究,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4.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项研究,包括1 690 869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结直肠癌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50‰vs.10.13‰;OR=1.43,95%CI(1.29,1.60)]。亚组分析显示,无论男性和女性糖尿病患者,其患结直肠癌危险性均较对照组高;男性糖尿病患者风险稍高于女性(OR:1.47 vs.1.41)。结论糖尿病是结直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邵琦任颖赵催春汪红平
关键词:糖尿病结直肠癌队列研究META分析
以疲乏为主诉的肿瘤内分泌副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
2012年
目的:肿瘤内分泌副综合症是肿瘤病人需警惕的并发症,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症是其较常见的一种,常无明显临床表现,容易忽视和漏诊,其与肿瘤发病率,死亡率相关。本文旨在探讨肿瘤内分泌副综合症的早期诊治以便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方法:通过报道一例以疲乏为主诉的肿瘤副综合症并进行相关文献的回顾性复习与分析。结果:准确诊断内分泌副肿瘤综合症是临床医生必须高度重视的,对部分肿瘤内分泌副综合症为排除性诊断,需要完善的临床资料,不可轻易诊断。治疗以控制肿瘤为主结合控制引起综合症的内分泌原因。结论:肿瘤内分泌综合症需要受到临床医师重视,尽量减少漏诊误诊,完善资料准确诊断,积极治疗可改善预后。
高婧任颖曹勇邵琦赵催春吕志前
甲状腺功能紊乱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时甲状腺功能紊乱的发生情况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463例AMI患者,入院次日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观察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并进行远期随访。结果 AMI患者中甲状腺功能正常(功能正常组)239例(51.6%),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NTIS,NTIS组)168例(36.3%),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40例(8.6%),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6例(1.3%),甲状腺功能亢进5例(1.1%),甲状腺功能减退5例(1.1%)。NTIS组在住院期间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死亡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功能正常组(P值分别<0.05、0.01)。Cox模型分析显示,在校正多因素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仍是AMI患者远期累积死亡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FT3每降低1pmol/L,死亡风险增加59.8%。结论 AMI患者急性期存在甲状腺功能紊乱,NTIS与AMI患者近期和远期病死率相关。
杜冬梅任颖魏盟邵琦赵催春
关键词:心肌梗死预后
低T_3综合征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重症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力衰竭、重度烧伤、恶性肿瘤等,患者常出现甲状腺功能紊乱,目前研究较多的是低T3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降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素正常或降低,即低T3综合征。低T3综合征与重症疾病病情发展、预后及远期生存率关系密切,但其发生机制仍缺乏确定性的研究。成功建立低T3综合征动物模型,对其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及其指导临床治疗有着重要意义。现就低T3综合征动物模型制备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汪红平邵琦任颖
关键词:低T3综合征重症疾病动物模型
慢性心力衰竭伴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的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NTIS)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发病情况及与死亡率的关系。方法入选323例CHF患者,入院后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血清电解质浓度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甲状腺功能分组,比较两组血清钠浓度、住院时间和住院期间死亡率,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323例CHF患者中81例(25.08%)伴NTIS。NTIS组住院期间死亡率、住院时间显著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P均<0.01),而血清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P均<0.01);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与住院期间死亡率明显相关(P<0.01),FT3是影响住院期间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为住院时间最主要的影响因子;FT3水平与血清钠浓度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相关(P<0.01)。结论 NTIS在CHF患者中常见,低T3状态的CHF患者低钠血症的发病率也明显升高。FT3是影响住院期间患者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汪红平任颖魏盟邵琦高婧
关键词:心力衰竭
靶向CYP1B1酶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其制备和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靶向CYP1B1酶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其制备和用途,所述近红外荧光探针结构式如式(Ⅰ)所示:<IMG width='"767"/' orientation='"portrait"' inline='"yes...
孟青青陈冬梅邵琦吴志豪崔家华李瑞宁李绍顺
空腹血糖水平对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FBG)水平与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和远期预后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668例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有无糖尿病病史和入院次日FBG浓度分为糖尿病组(n=177)、高FBG组(n=351)和正常FBG组(n=140)。分别记录各组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和随访期间死亡情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Logistic和Cox回归分析表明,FBG是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比值比OR=1.106,P=0.001)、充血性心力衰竭(OR=1.060,P=0.037)、心源性休克(OR=1.084,P=0.018)和心源性死亡(OR=1.068,P=0.028)的独立危险因子和远期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OR=1.043,P=0.004)。Cox回归分析显示,高FBG组FBG>8.52 mmol/L和糖尿病组FBG>10.65 mmol/L患者的死亡风险是正常FBG组患者的3倍(风险比值HR=3.087,P=0.007;HR=3.456,P=0.002)。结论 FBG是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和远期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
杜冬梅任颖魏盟邵琦赵催春
关键词:空腹血糖心血管事件病死率
非甲状腺病态综合征在冠心病患者中的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 探讨非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中非甲状腺病态综合征(non-thyroidal illness syndrome,NTIS)及FT3水平与远期全因、心血管死亡率的关系.方法 入选1 354例行冠脉造影的患者,经筛选后最终纳入984例经冠脉造影明确诊断的非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分为NTIS组和甲状腺功能正常组,按FT3三分位数(Tertile)分为T1、T2、T3组.研究随访1~6年,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比较FT3水平与非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远期全因及心血管死亡率的关系.结果 984例非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中129例存在NTIS.远期随访结果显示,随着FT3水平降低,全因死亡率(T1组为9.6%,T2组为11.5%,T3组为20.9%,P<0.01)及心血管死亡率(T1组为4.5%,T2组为7.2%,T3组为11.0%,P<0.01)均逐渐增高.经过各因素校正,FT3(HR=0.614,95% CI0.439 ~0.859)与全因死亡独立相关.FT3(HR=0.605,95% CI0.370~0.986)也是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 NTIS存在于非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FT3降低为影响非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远期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俊薇任颖李连喜邵琦赵催春陆志刚魏盟
创伤性脑外伤患者急性期垂体功能异常临床分析被引量:16
2009年
目的分析创伤性脑外伤患者(TBI)急性期垂体功能紊乱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58例TBI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Glasgow昏迷等级评分(GCS)和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24h内采集血样,化学发光法测定与垂体功能相关的激素分泌水平,包括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皮质醇、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生长激素(G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雌二醇(E2)等。根据临床情况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对患者急性期垂体功能进行判断。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与TB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死亡的可能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BI患者急性期垂体前叶激素异常的LH/FSH、GH、ACTH、TSH缺乏和低T3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29%、27%、8.9%、3.2%和53%;垂体后叶激素异常的尿崩症和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1.2%和3.8%。FT3水平与GCS呈明显正相关(r=0.245,P=0.002);ROC曲线显示,APACHEⅡ评分、皮质醇和E2水平对患者死亡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TBI患者急性期垂体功能明显受损。FT3水平可反映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APACHEⅡ评分、皮质醇和E2水平与TBI引起的死亡明显相关。
全军民任颖邵琦赵催春陆汉魁胡锦田恒力
关键词:创伤性脑外伤激素水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