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宏规
- 作品数:90 被引量:226H指数:9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利用预应力专用减震锚杆实施的新型隧道减震耗能体系
- 利用预应力专用减震锚杆实施的新型隧道减震耗能体系,包括若干预应力专用减震锚杆、喷筑混凝土墙、拱架等,各个预应力专用减震锚杆环式布置于喷筑混凝土墙、松散围岩、深层稳定围岩内。预应力专用减震锚杆包括减震耗能自由段和锚固段,减...
- 郭瀚何超周顺华张小会狄宏规陕耀李晖
- 盾构下穿高铁桥梁时既有桥梁的补强加固措施
- 本申请属于桥梁加固领域,涉及一种盾构下穿高铁桥梁时既有桥梁的补强加固措施。采用新建钻孔灌注桩的形式增补桩基,减小新增桩施工对既有结构的影响,并使新桩基分担承台荷载,减小原有桩基荷载,增加桥梁桩基础的承载能力;同时采用明挖...
- 狄宏规周顺华郭慧吉苏光北宋福贵张佳伟
- 文献传递
- 减小邻近高铁桩基变形的下穿河道围堰与河底加固方法
- 本申请涉及一种减小邻近高铁桩基变形的下穿河道围堰加固结构及方法,包括双排钢板桩围堰止水结构和河底加固结构。双排钢板桩围堰结构包括双排钢板桩、灰土填充物、锚固拉杆、沙袋,在保证河道通水的前提下为河底加固提供施工场所;河底加...
- 狄宏规周顺华张佳伟胡博韬郭慧吉张小会
- 文献传递
- 一种可实现地层振动能量回收的超材料隔振桩系统及应用
- 本申请涉及一种可实现地层振动能量回收的超材料隔振桩系统及应用,由多个超材料隔振桩阵列组成;所述超材料隔振桩包括空心桩(1)、谐振子系统、复合压电换能片(4)、能量收集与输出电压调整电路(5)。谐振子系统捕获地层中一定频率...
- 何超周顺华张泽宇狄宏规陕耀张小会
- 一种下穿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时的便梁卸载方法
- 本申请属于铁路工程施工维护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下穿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时的便梁卸载方法。采用在高速铁路桥台远离下穿结构的一侧架设便梁的方法,提高高速铁路桥台的纵向稳定性。通过便梁的实施,将原来作用于路基上的均布荷载转变为作用...
- 周顺华狄宏规郭慧吉黄道刚宋福贵吴挺
- 文献传递
- 朔黄铁路重载扩能的路基强度评估被引量:17
- 2014年
- 采用轻型动力触探N10试验、地基系数K30试验和弹性波探测等对朔黄重载铁路两个过渡段路基进行加固前后路基状态的检测,结合轴重分别为25t、27t、30t,行车速度分别为80km/h、100km/h共6种不同扩能方案,进行路基动力响应的有限元模拟和拟静力分析,对朔黄铁路重载扩能的路基强度条件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加固前过渡段路基强度和承载力较低,不满足朔黄铁路进一步重载扩能的要求。采用斜向高压旋喷桩加固强化后,路基强度明显提高,加固后的朔黄铁路路基强度能够满足轴重27t、速度100km/h的行车要求,但尚不具备开行30t轴重重载列车的条件。
- 狄宏规冷伍明薛继连周顺华
- 关键词:重载铁路扩能改造路基加固动应力
- 一种用于隧道开挖前软土地基的加固系统及加固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开挖前软土地基的加固系统和方法,采用高压旋喷桩工艺,对厚软土层进行格栅式地基加固,包括以下步骤:首先确定新建隧道与软土层的相对位置;其次,根据土体极限平衡条件确定隧道侧向土体临界加固宽度,根据隧道...
- 周顺华宫全美肖军华狄宏规叶伟涛何超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惯容阻尼器增益的超材料隔振桩阵列应用系统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惯容阻尼器增益的超材料隔振桩阵列应用系统,由一定间距的超材料隔振桩组成阵列;所述基于惯容阻尼器增益的超材料隔振桩包括空心桩(1)、惯容阻尼器(2)和谐振子系统(3);所述惯容阻尼器(2)与谐振子系统(3...
- 何超钱兴邦周顺华张泽宇宫全美张小会狄宏规
-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基坑伺服钢支撑轴力补偿与开挖变形控制效果被引量:12
- 2020年
- 基于宁波轨道交通海晏北路站深基坑的开挖变形与支撑轴力实测数据,对比分析液压伺服钢支撑与普通钢支撑的变形控制效果。结果表明:与普通钢支撑段相比,相邻液压伺服钢支撑段围护结构变形量减小16%~20%,地表沉降量减小13%~25%;普通钢支撑存在明显的轴力损失现象。液压伺服钢支撑采取“低补偿高调整”的工作方式,能有效弥补钢支撑轴力损失的缺陷,减小围护结构变形,提高基坑开挖时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 陈金铭狄宏规周顺华李旭郭慧吉文璐
-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基坑液压伺服系统
- 砂土拱效应滑移面几何轮廓与松动土压力分析
- 2023年
- 土拱效应本质上是由于土体内部松动引起的应力转移现象,土体松动过程伴随着滑移面的形成和延展,但目前针对滑移面几何轮廓、松动影响范围以及考虑松动区动态演变对松动土压力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尤待深入.利用Trapdoor试验对砂土拱效应滑移面轮廓及演变开展研究,获得滑移面几何轮廓及其演变模式在不同填土高度、活动门下移和宽度以及砂料密度下的表征区别.通过界定滑移面影响范围内松动核心区域,提出基于核心区几何形状的松动应力计算方法.分析松动应力-活动门下移曲线特征,以揭示最大、最小拱状态条件下的曲线特征随填土高度、活动门下移和宽度以及砂密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滑移面轮廓随活动门下移的演化过程为三角形—子弹头形—椭圆形,填土高度越高,活动门宽度越小,初始和次级滑移面轮廓越尖锐;2)初始、次级滑移面高度随活动门下移递增,第Ⅲ级滑移面拐点高度随活动门下移递减,初始、次级滑移面夹角随活动门下移先增后减,第Ⅲ级滑移面上半夹角与下半夹角均随活动门下移递增;3)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加,松动核心区形状演化过程为三角形—梯形—矩形,核心区高度为填土高度的0.5倍~0.8倍,核心区夹角与核心区面积均随内摩擦角的增加近似线性递减;4)基于核心区面积的松动应力计算方法相比,Terzaghi等方法更具适用性,且其适用于计算低填土试验组的临界应力和高填土试验组的极限应力.研究成果为更精确地描述砂土松动区的位移破坏模式及其界定标准以及松动区稳定性评价提供参考.
- 周思危冷伍明聂如松李亚峰狄宏规陈伟庚
- 关键词:土拱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