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劲芝

作品数:26 被引量:119H指数:7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三叉神经
  • 10篇血管
  • 10篇三叉神经痛
  • 10篇神经痛
  • 10篇经痛
  • 7篇原发性
  • 7篇原发性三叉神...
  • 7篇微血管
  • 7篇减压术
  • 6篇血管减压
  • 6篇手术
  • 6篇微血管减压
  • 5篇血管减压术
  • 5篇微血管减压术
  • 3篇重型
  • 3篇外科
  • 3篇外科手术
  • 3篇颅脑
  • 3篇颅内
  • 2篇电刺激

机构

  • 22篇广东省第二人...
  • 6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南华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开平市中心医...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 1篇顺德区和平创...

作者

  • 26篇林劲芝
  • 20篇张勇
  • 10篇罗唯师
  • 9篇孙晓辉
  • 8篇王墨
  • 6篇蔡军
  • 5篇张阳
  • 5篇瞿文军
  • 4篇罗国轩
  • 4篇李志超
  • 3篇颜剑豪
  • 3篇尹方明
  • 3篇朱明华
  • 3篇彭若愚
  • 2篇罗衡山
  • 1篇余秋敏
  • 1篇吴伟
  • 1篇胡燕霞
  • 1篇王声湧
  • 1篇柯以铨

传媒

  • 7篇中华神经医学...
  • 3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微侵袭神...
  • 2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伤害医学(电...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5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5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的临床处理、手术指征及方法。方法收集自2001年9月至2007年12月收治住院的58例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门诊第一次常规头颅CT平扫发现血肿者42例,迟发性血肿者10例,开颅手术中出现迟发性血肿者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16排螺旋CT行冠状面、矢状面三维重建,计算血肿总量、幕下和幕上血肿量,其中血肿总量t〉30mL或幕下血肿≥15mL者有42例,均采取手术治疗,方法为依据血肿范围,跨过横窦一次性骨瓣成形,血肿清除后骨瓣复位,蛇牌颅骨锁固定;对伴有其他部位血肿或严重颅高压者8例行另外部位血肿清除或去骨瓣减压术。结果本组54例患者术后恢复正常,3例生活能自理,1例重残,无死亡病例。结论对血肿总量〈30mL或幕下血肿〈15mL者可采取保守治疗,血肿总量〉/30mL或幕下血肿≥15mL者应积极手术治疗。应用跨过横窦一次性骨瓣成形方法安全可行,骨瓣复位后要采取牢固的内固定。
吴伟张勇蔡军孙晓辉瞿文军罗唯师林劲芝
关键词:横窦血肿硬膜外颅内外科手术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骨瓣开颅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中改咬骨窗为骨瓣成形开颅并复位的应用。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自2003年6月至2006年12月26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骨瓣开颅患者临床资料。具体操作方法:取乙状窦后人路,在后颅窝钻3个孔,铣刀锯下骨瓣,术毕严密缝合硬脑膜,骨瓣复位,用蛇牌颅骨锁2枚同定,不放置外引流。结果骨瓣开颅顺利,骨瓣成形过程中出血量少,未发生横窦和乙状窦损伤,均获得满意的手术显露,骨瓣切除平均用时36min。脑组织保护好,术后无脑脊液漏、皮下积液、皮下血肿和颅内感染.未见手术部位硬膜外和硬膜下血肿发生,枕大神经解剖保存率达80%。结论在显微神经外科基础上,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骨瓣成形开颅和复位是安全、快捷、可行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张勇蔡军尹方明孙晓辉瞿文军林劲芝罗唯师
关键词:开颅术后颅窝桥小脑角并发症
基于影像组学的神经血管压迫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关系探讨
2024年
目的 基于影像组学筛查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与治疗的4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测量平均动脉压,行头部MRI检查构建神经血管压迫模型。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相关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预测效能。结果 共48例患者平均动脉压为56.89~120.44 mm Hg,平均为(94.32±11.34)mm Hg;42例(87.50%)病灶位于单侧、6例(12.50%)病灶位于双侧,计54例次神经血管压迫模型。根据是否引发三叉神经痛分为患侧组(40例次)和健侧组(14例次),患侧组神经血管压迫面积(Z=-2.823,P=0.005)和神经血管压力(Z=-0.365,P=0.006)均大于健侧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神经血管压力大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危险因素(OR=1.001,95%CI:1.0003~1.0022;P=0.011)。ROC曲线显示,神经血管压迫面积预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曲线下面积为0.747(95%CI:0.605~0.890,P=0.006),灵敏度为42.50%、特异度为100%,截断值为25.34 mm^(2);神经血管压力的曲线下面积为0.755(95%CI:0.616~0.895,P=0.005),灵敏度为67.50%、特异度为78.60%,截断值为1672.99 mm Hg·mm^(2);且二者预测效能相当(Z=-0.250,P=0.805)。结论 神经血管压迫面积和神经血管压力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倪洋张昉张勇林劲芝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LOGISTIC模型ROC曲线
颅内压控制下持续脑脊液引流加置换治疗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型颅脑损伤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观察颅内压控制下持续脑脊液引流加置换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37例伤后24h内入院原发性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均行头部CT检查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并无有手术指征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实施颅内压控制在70—200mmH,O之间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加置换。对照组:仅行腰穿引流,不做颅内压控制及脑脊液置换。两组均进行包括预防感染、脱水、止血、防止上消化道出血、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同时监测生命征、意识改变及血、尿常规和生化指标,必要时对治疗方案作出调整。通过观察蛛网膜下腔积血清除时间、脑脊液蛋白变化、再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例数及GOS评分判断疗效。结果蛛网膜下腔积血清除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加快(P〈0.05);脑脊液蛋白正常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亦加快(P〈0.05);疗效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颅内压控制下持续脑脊液引流加置换治疗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型颅脑损伤能有效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瞿文军杨俊林劲芝
关键词:颅内压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引流重型颅脑损伤
球囊压迫术与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1
2022年
目的探讨球囊压迫术(PBC)与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21年7月手术治疗的156例PTN的临床资料。应用PBC治疗79例(PBC组),MVD治疗77例(MVD组)。结果术后1年,PBC组有效率(93.7%)与MVD组(90.9%)无统计学差异(P>0.05)。PBC组术后面部麻木发生率(93.7%)、口唇疱疹发生率(39.2%)明显高于MVD组(分别为46.8%、3.9%;P<0.05),而耳鸣发生率(0%)明显低于MVD组(11.7%;P<0.05)。PBC组术后1年复发率(10.8%,8/74)与MVD组(5.7%,4/70)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BC与MVD治疗PTN疗效肯定,各具优势。术前影像学检查有明确责任血管的PTN,优先选择MVD治疗;顽固复发、年老体弱以及存在基础病的PTN,建议选择PBC治疗。
彭若愚林劲芝罗国轩刘佳文张勇
关键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结果研究核磁共振DTI扫描序列对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7例经手术证实的因责任血管压迫引起三叉神经痛(TN)患者(患者组)和5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常规MRI及横轴面DTI,测量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值。结果对照组三叉神经的ADC值为(1.76±0.98)×10-3mm2/s,FA值为0.40±0.18,左侧与右侧三叉神经桥池段的ADC值和FA值均无差异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患者A组比较,ADC、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B、C、D 3组三叉神经受压组比较,ADC、FA值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压迫部位ADC值增高59例,不变8例,平均ADC值明显高于正常三叉神经组织。压迫部位FA值下降32例,不变23例,增高11例,平均FA值低于对照组三叉神经组织。结论 DTI对判断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有一定价值,三叉神经压迫程度越大,ADC值越高,FA值越低,对TN患者进行准确的术前判断和预后的评估有一定指导意义。
孙晓辉颜剑豪罗唯师王墨林劲芝张勇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血管压迫磁共振成像扩散张量成像微血管减压术
微血管减压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
2010年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偏侧面肌痉挛(HFS)的临床疗效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09年9月于本院进行MVD治疗的偏侧面肌痉挛患者52例,对其手术方法、疗效进行总结。结果52例HFS患者中术后痉挛即刻消失者37例(71.15%),术后2~4周后痉挛消失者11例(21.15%);2例(3.85%)症状减轻,口服药物可以控制,并在手术3个月后逐步停药;1例复发(1.92%);1例经过12个月随访症状无缓解,判定为无效(1.92%);手术有效率为98.08%(51/52)。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偏面肌痉挛手术疗效满意。
罗衡山张勇林劲芝
关键词:微血管减压术偏侧面肌痉挛疗效
立体定向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心血管反应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导航下经皮穿刺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中,对心血管所产生的副作用。方法对256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立体定向导航技术对三叉神经半月节进行经皮穿刺热凝毁损,术中全程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及心电图。结果所有256例(100%)患者进行射频毁损治疗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率及血压的升高,静脉应用硝酸甘油调控效果良好。在穿刺卵圆孔过程中有22例(8.6%)患者出现即时的不同程度的心率和血压的降低(最低心率<60次/min有12例(4.7%),最低心率≥60次/min有10例(3.9%),对心率下降但心率≥60次/min的患者采用立刻终止手术操作,患者心率可以逐渐好转。对心率下降并且心率<60次/min的患者静脉注射阿托品干预后,患者心率能恢复正常。结论经皮穿刺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术中进行持续的心电监测可以实时了解心率及血压变化,立即予以停止手术操作和药物干预可以有效避免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林劲芝王墨罗唯师张相罗国轩孙晓辉张勇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心率
手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意义及其脑组织氧分压变化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求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氧分压(PbtO2)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2例急性重型脑损伤患者(均在全麻下急诊行血肿清除术和/或去骨瓣减压术),并且符合GCS≤8分,术前以及术后行PbtO2持续监测,同时行血电解质、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aO2)测定;分析PbtO2变化的临床意义。结果预后良好及预后不良组经过手术的干预,8、24、48、72h后PbtO2均明显升高,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预后死亡组中,术后8、24、48hPbtO2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没有发生与插入监测电极相关的并发症。结论脑组织氧分压测定是一种安全、灵敏、可靠的局部脑组织氧监测方法,可反映出重型脑损伤后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情况,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持续脑组织氧分压监测可判断重型脑外伤患者预后。
林劲芝瞿文军柯以铨罗衡山王墨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脑组织氧分压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特征性MRI序列检查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RTA)不同成像序列在诊断三叉神经痛血管神经压迫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全部行微血管减压术(MVD)。术前均行MRTA检查,运用三维时间飞跃成像序列(3D-TOF)、超快平衡场回波序列(B-TFE)、T1高分辨率各向同性容积激发序列(THRIVE)及最大密度投影法(MIP)重建,观察血管神经走行关系,并与术中所见进行对比。结果 MRTA检查共发现责任血管115例,三叉神经无血管压迫13例;术中观察发现责任血管122例,三叉神经无血管压迫6例。MRTA检查与术中观察情况一致121例(95%)。本组治愈106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2例。结论 MRTA检查对发现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责任血管与神经关系具有重要价值,3D-TOF、B-TFE、THRIVE及MIP序列扫描可显示责任血管,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术前评估和指导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孙晓辉颜剑豪罗唯师王墨林劲芝张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