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序列对
  • 1篇血管
  • 1篇整复
  • 1篇肉瘤
  • 1篇套叠
  • 1篇内疝
  • 1篇取栓
  • 1篇取栓术
  • 1篇小儿
  • 1篇小儿肠套叠
  • 1篇脑血
  • 1篇脑血管
  • 1篇空气灌肠
  • 1篇空气灌肠整复
  • 1篇肌肉
  • 1篇肌肉瘤
  • 1篇灌肠
  • 1篇灌肠整复
  • 1篇灌注

机构

  • 4篇江门市新会区...

作者

  • 4篇李盛
  • 2篇钟景云
  • 2篇陈忠
  • 1篇叶文钦
  • 1篇谢品超
  • 1篇王晓波
  • 1篇文康彦
  • 1篇梁长松
  • 1篇李云辉
  • 1篇梁权海
  • 1篇练旭辉
  • 1篇李昶荣

传媒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西藏医药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08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提高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成功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提高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成功率的相关措施。方法:对135例肠套叠进行空气灌肠,一次注气未能整复的进行间歇注气、辅助手法按摩或肌注654—25mg后20-30min后再次整复。结果:本组135例中一次注气成功整复75例(55.5%),进行间歇性注气、辅助手法按摩或肌注654—2后成功整复48例(35.5%),不能整复12例(9%)。结论:一次注气未能成功整复,采用间歇注气、辅助手法按摩或肌注654—2可大大提高肠套叠成功率。
谢品超叶文钦梁权海李盛陈忠
关键词:肠套叠儿童空气灌肠
成人膀胱横纹肌肉瘤一例
2005年
陈忠练旭辉梁长松王晓波李盛李云辉
关键词:膀胱横纹肌肉瘤成人
CT灌注联合MRI DWI序列对脑血管取栓术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
2023年
目的:探究CT灌注联合MRI DWI序列对脑血管取栓术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3月-2023年3月于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接受脑血管取栓术治疗的60例患者。在接受脑血管取栓术的前后均接受CT灌注成像与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检查。比较术前术后CT灌注参数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峰值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以及MRIDWI表观弥散系数(ADC)数值。持续随访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预后,划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比较两组CT灌注参数、MRIDWIADC数值。以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CT灌注成像、MRIDWI序列单一与联合预测脑血管取栓术患者预后的效能(灵敏度、特异度)。结果:经mRS评分评价,预后不良组共10例(16.67%)、预后良好组50例(83.33%)。术后与预后良好组的CT灌注参数CBV、TTP、MTT均低于术前及预后不良组(P<0.05);术后与预后良好组的CT灌注参数CBF、MRI DWI ADC数值均高于术前及预后不良组(P<0.05)。CT灌注成像、MRI DWI序列联合预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各单一方式预测(P<0.05)。结论:脑血管取栓术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可通过CT灌注联合MRIDWI序列评价,通过测量CT灌注参数与MRIDWIADC数值能较好地评价疗效及预测预后情况,灵敏度、特异度高,值得推广。
李盛苏佳娜钟景云
关键词:CT灌注
多层螺旋CT结合后处理重建在腹内疝中的诊断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结合后处理重建技术在腹内疝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经过手术证实的腹内疝40例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A、B两组,各20例,A组为无后处理重建组,B组为有后处理重建。对比两组肠管形态、肠管壁、肠系膜血管、肠系膜密度差异。结果A组肠管形态异常8例(40%),B组肠管形态异常15例(75%),肠系膜血管异常6例(30%),B组肠系膜血管异常18例(90%),差异(p<0.05);B组,A组肠系膜密度异常11例(55%)、肠管壁异常14例(70%),B组肠系膜密度异常10例(50%)、肠管壁异常13例占65%,差异(p>0.05)。结论腹内疝诊断通过多层螺旋CT结合后处理重建的准确性较高,利于早期诊断、对症治疗,临床价值显著。
李盛苏佳娜李昶荣钟景云文康彦谭仲伦
关键词:CT腹内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