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李婷燕

李婷燕

作品数:5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颌面
  • 1篇原菌分布
  • 1篇植牙
  • 1篇手术
  • 1篇种植牙
  • 1篇肿瘤
  • 1篇腭裂
  • 1篇腭裂患儿
  • 1篇颌面部
  • 1篇颌面部间隙
  • 1篇颌面部间隙感...
  • 1篇颌面间隙感染
  • 1篇围手术
  • 1篇围手术期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肺癌
  • 1篇先天
  • 1篇先天性
  • 1篇先天性唇腭裂
  • 1篇硝唑

机构

  • 5篇遵义市第一人...
  • 1篇遵义医学院附...

作者

  • 5篇李婷燕
  • 2篇李帮辉
  • 2篇欧洪波
  • 2篇王怡丹
  • 1篇王凯
  • 1篇马礼鸿
  • 1篇刘晓丽

传媒

  • 2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3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先天性唇腭裂患儿围手术期家长参与护理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分析先天性唇腭裂患儿围手术期家长参与护理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一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先天性唇腭裂患儿197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95)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n=102)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强调家长参与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愈合时间、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4.1±0.6)d和并发症发生率(2.5%)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4.6±0.8)d和并发症发生率(12.2%),实验组家长满意度(95.1%)明显高于对照组(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先天性唇腭裂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家长参与护理有非常好的护理效果,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
何吉琼李婷燕
关键词:先天性唇腭裂护理家长
非小细胞肺癌中TNC、USP22和Ki-67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中TNC、USP22和Ki-67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SP法联合检测46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TNC、USP22和Ki-67的表达。结果TNC蛋白主要表达于非小细胞肺癌巢周围细胞外基质、基膜,且与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相关(P<0.05);USP22和Ki-67蛋白主要表达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胞核,且与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非小细胞肺癌中TNC、USP22和Ki-67 mRNA表达均增强(P<0.01)。结论TNC可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的浸润、转移,USP22和Ki-67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指标,联合检测TNC、USP22和Ki-67的表达,可为临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及预后判断等提供参考。
马礼鸿高静王凯李婷燕刘晓丽
关键词:肺肿瘤非小细胞肺癌TNCKI-67RT-PCR
健康教育在颌面间隙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颌面间隙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6例接受治疗的颌面间隙感染患者,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5.6%,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4.4%,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44.4%,观察组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颌面间隙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何吉琼李婷燕
关键词:健康教育颌面间隙感染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临床感染特点及相关预防措施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调查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临床感染特点,探讨相关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6年3月161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脓液标本,注入疱肉培养液管中,分别进行需氧和厌氧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161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感染部位以眶下间隙、颌下间隙和咬肌间隙感染为主,分别占31.7%、23.0%和13.7%;病因以牙源性感染为主,占61.5%,其次为腺源性感染和外伤性感染,分别占19.3%和10.6%;共分离出病原体423株,以需氧-厌氧混合菌感染为主,占45.4%;需氧菌感染占33.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占11.3%;厌氧菌感染占21.5%,以普氏菌最常见,占9.2%;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最为敏感,耐药率为22.9%;肺炎链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最为敏感,耐药率为8.6%和9.5%;普氏菌、梭杆菌对亚胺培南最为敏感,耐药率为6.5%和11.5%;放线菌对多粘菌素E最为敏感,耐药率为26.7%。结论医院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以眶下间隙感染为主,牙源性感染是主要病因,需氧-厌氧混合菌感染最为常见,临床应根据其药敏和相关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病情发展。
何吉琼李婷燕王怡丹欧洪波李帮辉万里丽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原菌
种植牙术后全身与局部用药对PCT、CRP的影响及治疗效果研究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牙术后全身与局部抗感染对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及治疗效果,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1月120例行口腔种植牙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身组与局部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全身组给予奥硝唑治疗,局部组在制备好的种植窝洞内及切口部位给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d抽取静脉血检测PCT、CRP水平,并比较两组术后疼痛及疗效差异。结果:局部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全身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组疼痛发生率41.7%比例明显低于全身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种植牙行局部抗感染治疗疗效及止痛效果明显好于全身治疗患者。
王怡丹欧洪波李婷燕李帮辉何吉琼
关键词:C-反应蛋白奥硝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