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杰
- 作品数:20 被引量:202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低风险直肠癌患者全程新辅助治疗后主动性等待观察及器官保留策略:一项前瞻性、单中心、单臂研究(PKUCH-R01)的初步报告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讨对MRI分层低风险直肠癌给予全程新辅助治疗后实施等待观察及器官保留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开展的一项前瞻性单臂二期研究进行初步分析。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9年1月。筛选基线评价为低风险度的中低位直肠癌[初始MRI局部分期为T2或T3a或T3b,且壁外血管侵犯(EMVI)阴性,且环周切缘(CRM)阴性,高、中、低分化腺癌],给予为期1个月的新辅助调强放化疗(IMRT;50.6 Gy/22 f)+同期卡培他滨化疗,在4个月的等待间期,给予4次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巩固化疗,最终通过临床体检、直肠MRI、内镜评价、血清癌胚抗原等复查手段,明确肿瘤消退的效果,评效为临床完全缓解(cCR)或近cCR(near-cCR)的患者,实施等待观察疗法或器官保留手术。主要研究终点为:器官保留率和括约肌保留率。结果共38例纳入本次初步分析,其中男性24例,女性14例,中位年龄56岁。基线MRI分期:mrT29例(23.7%),mrT3a 14例(36.8%),mrT3b 15例(39.5%);肿瘤分化程度:高、中分化腺癌分别为5例(13.2%)和32例(84.2%)以及黏液腺癌1例(2.6%)。患者治疗前癌胚抗原水平升高1例(2.6%)。调强放疗期间发生3级放射性皮炎1例(2.6%);巩固化疗期间,发生3~4级不良反应18例(47.4%)。全程新辅助治疗结束后评效,cCR率为42.1%(16/38),near-cCR率为23.7%(9/38),非cCR(non-cCR)率为34.2%(13/38)。共20例(52.6%)cCR/near-cCR患者进入等待观察,其中4例出现局部再生。局部切除共4例,包括1例为再生后补救性局部切除。接受根治性切除13例(ypCR 4例):新辅助治疗后直接行低位前切除(LAR)10例,腹会阴联合切除1例,再生后补救性LAR 2例。拒绝手术治疗共4例。中位随访时间23.5(8.5~38.3)月;至末次随访,器官保留率为52.6%(20/38),括约肌保留率为84.2%(32/38);1例局部切除后患者发生肺转移。结论对MRI分层低风险直肠癌实施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巩固�
- 王林赵一鸣孙婷婷徐渊莲李士杰张晓燕蔡勇李永恒李忠武陈鹏举彭亦凡王维虎武爱文
- 关键词:直肠肿瘤
- 消化道肿瘤新辅助放化疗后的内镜评效
- 2024年
- 新辅助放化疗作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食管癌及食管胃结合部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不但能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还能使部分患者获得病理完全缓解。对新辅助治疗后达到临床完全缓解的患者,等待观察策略和器官保留理念可在不降低肿瘤学疗效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手术创伤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大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包括白光内镜、内镜下活检、内镜图像增强技术、超声内镜检查、超声内镜引导下针吸活检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人工智能辅助技术等在内的多种手段,已成为新辅助放化疗后疗效评估的重要参考依据,并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将针对临床中目前常用的以及新型内镜技术,在直肠癌、食管癌及食管胃结合部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及最新进展进行介绍。
- 李士杰王警吴齐
- 关键词:内镜直肠肿瘤食管肿瘤新辅助放化疗疗效评估
- 胃癌高发区血清胃蛋白酶原初筛加高危人群胃镜检查方案与直接胃镜筛查方案的效果比较被引量:45
- 2013年
- 目的评价血清胃蛋白酶原(PG)初筛加高危人群胃镜检查方案和直接胃镜筛查方案对胃癌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检出效果,探讨适合高发区人群的胃癌筛查方案。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山东省临朐县40—69岁农村常住居民,分别采用血清PG初筛加高危人群胃镜检查及直接胃镜筛查方案进行筛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种筛查方案对胃癌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检出率。结果采用血清PG初筛加高危人群胃镜检查方案共完成筛查3654例,检出胃癌11例(0.30%),其中早期胃癌7例(0.19%);检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0例(0.27%)。直接胃镜筛查方案共完成筛查2290例,检出胃癌19例(0.83%),其中早期胃癌12例(0.52%);检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0例(0.44%)。直接胃镜筛查方案对胃癌的检出能力是血清PG初筛加高危人群胃镜检查方案的2.83倍(95%CI为1.34—5.98),对早期胃癌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检出能力是血清PG初筛加高危人群胃镜检查方案的2.12倍(95%c,为1.12—4.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胃癌高发区采用直接胃镜筛查方案对胃癌,特别是早期胃癌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检出效果明显优于血清PG初筛加高危人群胃镜检查方案。
- 吕艳丽李毅刘光顺吴齐刘卫东李士杰曹长琦吴秀贞刘冬梅张雷张兰福马峻岭潘凯枫张联游伟程
- 关键词:血清胃蛋白酶原
- 术前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在早期胃癌治疗方式选择中的作用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评价小探头超声内镜(EUS)在早期胃癌(EGC)治疗方式选择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151例单发EGC临床病理资料。分析EUS判断EGC浸润深度的准确率及影响因素,评价基于EUS选择EGC治疗方法的策略。结果 EUS对EGC浸润深度判断的准确率为74.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2 cm、内镜下溃疡形成及病灶位于胃中上2/3是导致分期错误的危险因素(P<0.05)。75.3%(107/142)的EGC病例通过基于EUS评估获得了适合的治疗。结论小探头EUS在EGC浸润深度评估及治疗方式选择中具有良好实用性,当病灶直径大于2 cm、合并溃疡形成或位于胃中上部时,应当谨慎对待EUS结果。
- 王警吴齐孙利李子禹步召德苏向前李士杰
- 关键词:超声内镜早期胃癌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3
- 2015年
- 目的:评价国内单中心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因单发EGC接受ESD治疗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分别从临床特征、病理结果、治愈性评价、手术并发症及术后随访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共计116例EGC病例纳入本研究,包括男性88例,女性28例,中位年龄63岁(25~80岁)。术后病理组织学分型包括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8例(24.1%)、高分化腺癌35例(30.2%)、中分化腺癌35例(30.2%)及低分化腺癌18例(15.5%)。87例(75.0%)肿瘤局限于黏膜层,18例(15.5%)侵及黏膜下层浅层,11例(9.5%)侵及黏膜下层深层。病灶平均直径(1.49±0.96)cm,17例(14.7%)EGC合并溃疡形成。病灶整块切除率为95.7%(111/116),完整切除率为93.1%(108/116),总治愈性切除率为77.6%(90/116),其中,62例(53.4%)为标准的治愈性切除(standard curative resection,s CR),28例(24.2%)为扩大的治愈性切除(expanded curative resection,e CR),26例(22.4%)为非治愈性切除(non-curative resection,n CR)。s CR组病灶平均直径小于e CR组及n C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21,P〈0.001及t=-3.420,P=0.001)。n CR组0~Ⅲ型病例的比例及合并溃疡形成的比例更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287,P=0.006及χ2=17.737,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EGC合并溃疡形成及肿瘤浸润黏膜下层是导致非治愈性切除的因素(OR=6.634,P=0.006及OR=12.735,P〈0.001)。ESD相关并发症包括术后出血4例(3.4%)、术中穿孔3例(2.6%)、术后贲门狭窄2例(1.7%)及术后心衰1例(0.9%)。共有106例患者进入随访,除1例于术后8个月出现局部复发外,其余105例患者未见复发及转移,中位随访时间为22个月(12~47个月)。结论:ESD是治疗EGC安全且可行�
- 李士杰王警李子禹步召德苏向前李忠武吴齐
- 关键词:胃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 肠镜检查在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等待观察"疗法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肠镜检查在接受新辅助治疗后"等待观察"疗法中的评估作用。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检索2011年3月至2017年6月期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数据库,纳入完成新辅助放化疗(nCRT,放疗50.6 Gy/22 f,加卡培他滨口服)、nCRT结束12周内未接受根治性手术、临床综合评估符合临床完全缓解(cCR)及近cCR(near-cCR)的患者;排除初始评估及随访未接受本中心肠镜和MRI检查、或肠镜资料无法重新评估的患者。初始评效在nCRT结束后6~16周进行,将nCRT后初始疗效评估中肠镜检查结果为eCR、near-eCR和non-eCR及MRI检查的结果mCR、near-mCR和non-mCR与通过随访获得的局部病灶再发情况进行比较。肠镜与MRI两种手段评估结果的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Kappa值为0.21~0.40表明一般的一致性,0.41~0.60表示中等的一致性,0.61~0.80表示高度的一致性);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eCR组和near-eCR组的非肿瘤再生无病生存率(NR-DFS)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分析肠镜检查在后续"等待观察"随访中的临床意义。结果共筛选出3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21例(65.6%),女11例(34.4%);中位年龄57岁。肿瘤高分化者1例(3.1%),中分化26例(81.2%),低分化5例(15.6%);肿瘤临床分期T2~3N0期者9例(28.1%),T2~3N+期者23例(71.9%)。全组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48(18~80)个月,局部肿瘤再生率为34.4%(11/32),局部肿瘤再生的中位时间为10.0(4~37)个月。本组病例初始评估中位时间为nCRT结束后第9(5~19)周,根据内镜表现,eCR组、near-eCR组和non-eCR组分别有15例、15例和2例;根据MRI表现,mCR组、near-mCR组和non-mCR组分别有8例、21例和3例。eCR组肿瘤局部再生比例低于mCR组(1/15比1/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near-eCR组肿瘤局部再生率高于near-mCR组[9/15比42.9%(9/21)],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500)。肠镜与MRI对于nCRT后cCR或near-cCR的判断�
- 李士杰王林张晓燕李永恒李忠武吴齐孙应实武爱文
- 关键词:直肠肿瘤新辅助治疗肠镜检查
- 助力肿瘤学科发展——援疆工作心得
- 2020年
- 2019年2月,我响应党的号召,接受北京大学党委委派,成为教育部第9批第2期援疆工作队员来到戈壁绿洲石河子市,挂职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简称石大一附院)副院长。转眼1年半的援疆工作已接近尾声,回望这段经历,在派出单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和工作单位石大一附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援疆工作的岗位上,我认真开展工作、锻炼自己、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努力做到让派出单位放心、让对口单位称心、让远方家人安心.
- 李士杰
- 关键词:肿瘤学科
- 512例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食管狭窄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食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12例接受支架置入术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基本资料、吞咽困难缓解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期。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结果512例患者共置人596枚支架。支架置人前后吞咽困难分级平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0.6)级比(1.1±0.8)级,t=54.09,P〈0.01]。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4.5%(74/512),其中严重胸痛21例(4.1%)、出血16例(3.1%)、支架移位29例(5.7%)、食物嵌顿6例(1.2%)、瘘口未完全封堵2例(0.4%)。获得完整随访的238例患者生存期为30~1445d,平均218.9d。结论内镜下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置人术可有效缓解恶性食管狭窄患者的吞咽困难症状。
- 吴齐曹长琦李士杰张集昌
- 关键词:食管狭窄姑息疗法吞咽障碍
- 胃肠道间质瘤的内镜下切除被引量:3
- 2020年
-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尽管其生物学行为多变,但很少发生淋巴结转移,这使得采用内镜手段治疗GIST成为可能。近年来,涌现出一系列关于采用内镜手术治疗GIST的研究报道,包括内镜黏膜下挖除术、经黏膜下层隧道内镜切除术、内镜下全层切除术、腔镜内镜联合手术、腹腔镜辅助的内镜下全层切除术、非暴露内镜下胃壁翻转术等在内的众多内镜手术方式在GIST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前景。本文将对内镜切除术用于GIST治疗进行综述。
- 李士杰李士杰沈琳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内镜下切除
- 虚拟支气管镜导航联合支气管超声导向鞘引导肺活检术在肺周围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0
- 2019年
- 背景与目的虚拟支气管镜导航(virtual bronchoscopic navigation, VBN)联合支气管超声导向鞘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nography with guide sheath, EBUS-GS)用于经支气管肺活检术(transbronchus lung biopsy,TBLB),能够减少甚至避免射线暴露。本研究拟评价VBN联合EBUS-GS对肺周围性病变(pulmonaryperipheral lesions,PPLs)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镜中心接受EBUS-GS-TBLB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评价诊断率及安全性,并对影响诊断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2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男性65例,女性56例;平均年龄(58.8±10.3)岁。108例(89.3%)可在EBUS图像中显示,共有89例(73.5%)经EBUS-GS-TBLB获得明确诊断。EBUS-GS-TBLB对恶性病变的诊断率为82.5%。联合刷检、活检及肺泡灌洗中两种或三种方式取检的诊断率(87.2%)高于仅采用单一方式取检(58.8%)(χ~2=6.084, P=0.014)。影响EBUSGS-TBLB诊断率的因素包括超声探头位于病灶内部(χ~2=20.372,P=0.000)、病灶位于肺野内带及中带(χ~2=10.810,P=0.001)。1例(0.8%)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多。结论 VBN联合EBUS-GS-TBLB是一种诊断PPLs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 李士杰闫万璞陈麦林孙利吴齐陈克能
- 关键词:肺周围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