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觉印
- 作品数:15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站坪合理坡度的计算机模拟
- 2000年
- 根据试验测得的数据 ,针对不同车辆组合、不同风速、不同坡度进行了车辆溜逸概率的计算机模拟 ,提出了各种车辆数的车组在无风条件下不发生溜逸的临界坡度值。
- 赵华张觉印
- 关键词:计算机模拟防溜铁路车站
- 脱钩点位置的计算方法及驼峰净平台长度的合理取值范围的探讨被引量:1
- 1991年
- 本文通过系统分析单个车、两辆车和3~7辆车组成的车组在峰顶脱钩时的受力状况,推导出计算脱钩点位置的公式。并在此基础上首次计算确定峰顶平台长度的合理范围。
- 张觉印
- 关键词:车组
- 全文增补中
- 全减速顶驼峰道岔区坡度的确定
- 1981年
- 全减速顶驼峰是最近十五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驼峰自动化连续调速制式。它的优越性在于:连挂率高,安全可靠,既不需要外部能源,又不需要外部控制系统,安装容易,维修简便,投资较少,运营费低。因此,它为驼峰自动化又开创了另一条新路。自1965年英国铁路的廷斯利(Tinsley)编组站采用全顶方案实现驼峰溜放车辆连续调速自动化以来。
- 张觉印
- 关键词:减速顶英国铁路溜放分路道岔
- 各种调速制式驼峰峰高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 1993年
- 我国现有驼峰调速制式很多,新技术装备对驼峰及调车场的纵断面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简述了各种制式驼峰峰高计算的方法和计算公式系列。
- 张觉印
- 关键词:纵断面调速制式驼峰
- 驼峰推送线禁溜线迂回线的出岔形式
- 1996年
- 驼峰推送线禁溜线迂回线的出岔形式尹红赖秀生张觉印1驼峰推送线、禁溜线的出岔形式当一条溜放线连接2条推送线或2条溜放线连接3~4条推送线时,通常采用两种连接方式:一种是采用6号对称道岔连接,见图1;另一种是采用9号单开道岔,一股推送线直向贯通溜放线,另...
- 尹红赖秀生张觉印
- 关键词:铁路驼峰迂回线
- 驼峰溜放车辆计算车型及其总重的确定
- 1994年
- 对我国铁路驼峰作业车近30年的发展变化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论证,重新提出驼峰计算车型及其总重为:难行车采用p_(50)不满载,总重30t;中行车采用C_(50)满载,总重70t;易行车采用C_(62A),满载,总重80t。
- 张觉印黄宣镌尹红
- 关键词:驼峰
- 峰顶至第一分路道岔合理距离的探讨
- 1993年
- 分析了峰下第一制动位减速器安全允许入口速度、难行车的最低过岔速度、加速坡与中间坡间竖曲线与第一分路道岔在平、纵断面布置上的相互制约关系;论证了峰顶至第一分路道岔的合理距离;探讨了加速坡的合理坡度和坡长;指出了《站规》中将加速坡极限值定为65‰的不可能性。
- 张觉印
- 关键词:道岔峰顶
- 驼峰平均推送坡的计算值为什么比实际允许值小很多?被引量:1
- 1990年
- <正> 在驼峰设计中,的确遇到计算的驼峰平均推送坡的坡度值比实际的容许值小很多的问题。本刊1989年第6期上向劲松同志写了《驼峰推送部分平均坡度的确定》(以下简称向文)提出了他的一些论点,在此也淡谈自己的看法。现行计算驼峰平均推送坡的坡度值的计算公式(见向文公式1),是根据驼峰机车将车列在i推断面上推动的条件:F起≥(i推+w曲+w岔)(Q+P)+Q(w_o~″+w起)+P(w_o~′+w起) (1)式中:w曲——L列范围内的曲线附加阻力,w曲=8 sumα/L列(公斤/吨);w岔——L列范围内的道岔附加阻力,w岔=24N/L列(公斤/吨)。
- 张觉印
- 关键词:驼峰设计计算值
- 三级式编组站待编时间计算方法的探讨被引量:2
- 1990年
- 在对6个三级式编组站有关单项作业指标进行实际查定的基础上,找出编组子系统中到达流及服务流的统计分布,引入随机服务系统的多种排队模型,提出了在不同调车机车使用方式下待编时间的通俗计算公式。利用此计算公式,可省去繁琐的查定工作,节省财力、人力及时间。
- 张觉印
- 关键词:铁路运输编组站服务流数学期望均方差数学模拟
- 全文增补中
- 改编能力和通过能力都比较高的单向驼峰编组站
- 1980年
- 单向编组站调车系统(到达场——驼峰——列车编组设备——出发场)的改编能力和整个车站(包括直通场)的通过能力取决于许多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如下一些方面:
- И.Е.沙夫钦科张觉印
- 关键词:驼峰编组站到达场编组场牵出线列车编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