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太雨

作品数:18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教育
  • 3篇教学
  • 2篇遗产
  • 2篇社会教育
  • 2篇效仿
  • 2篇教育功能
  • 2篇教师
  • 2篇教学方法
  • 2篇非物质文化
  • 2篇非物质文化遗...
  • 2篇传统教学
  • 2篇传统教学方法
  • 1篇新课改
  • 1篇新课改背景
  • 1篇新闻
  • 1篇行政部门
  • 1篇有效性
  • 1篇制衡
  • 1篇儒学
  • 1篇社会

机构

  • 14篇沈阳师范大学

作者

  • 14篇孙太雨
  • 3篇刘洋
  • 2篇王青娜
  • 2篇马彦超
  • 1篇张婷
  • 1篇王一夫
  • 1篇赵伟
  • 1篇付艳
  • 1篇金萍

传媒

  • 1篇辽宁教育
  • 1篇教学与管理(...
  • 1篇甘肃理论学刊
  • 1篇开封教育学院...
  • 1篇继续教育研究
  • 1篇淮阴师范学院...
  • 1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辽宁教育行政...
  • 1篇渤海大学学报...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重庆文理学院...
  • 1篇牡丹江教育学...
  • 1篇中国教育学会...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文化遗产视角下东北文庙教育功能与价值探究被引量:1
2012年
"庙学合一"是东北地区古代传统教育的原生态格局,东北地区文庙客观地反映着东北地区文化和教育的演变历史,具有明显的政治教化、社会文化教育、劝学等传统教育功能,千百年来,一直是传承儒家文化和扩充中国教育历史的"活化石"。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其教育遗产价值发生了重大变化,只有立足于时代发展的需求,寻求传统与现代的合理对接,重构东北文庙教育遗产现代价值体系,才能使东北地区文庙深厚的文化和教育底蕴得以发扬光大。
孙太雨付艳
关键词:教育功能
民国时期社会教育法规研究(1912-1945)
民国时期是社会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教育是民国时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时期社会教育的法制建设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社会教育事业在具体的社会教育法规指导下成绩斐然,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民国时期社会教...
孙太雨
关键词:民国时期权利保障
文献传递
完善中小学教师轮岗制度的博弈与制衡被引量:4
2012年
教师轮岗制度,又称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轮岗制度、教师交流制度,是指为实现教师队伍由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由优质学校向改革学校、由城镇学校向农村学校流动的师资均衡配置目标,由区县(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在其所属的中小学校之间开展的交流任教制度。沈阳市早在1996年就进行了两轮薄弱学校改造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2003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的中小学试行教师流动制。
孙太雨王青娜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轮岗制度教师交流制度制衡博弈教育行政部门
辛亥革命时期图书馆社会教育研究
2012年
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步伐。以提升国民素养、重塑民族精神、启发全民智慧为目的的社会教育思潮全面兴起,作为社会教育思潮传播阵地的图书馆开始由传统的藏书楼转变成社会教育的实施机构,其功能得到了全新的审视。教育部在社会教育行政上的改革和相关法规的颁布,有力的推动了公立图书馆社会教育事业的全面展开。图书馆服务重心的下移及对社会教育形式和场所的丰富,使得图书馆开展社会教育活动的受众范围不断扩大,民众教育观念深入人心。
孙太雨刘洋
关键词:辛亥革命近代化
历史与载体:东北文庙教育遗产现代价值研究
2011年
东北文庙历史悠久,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文化内涵,见证了中国的主流传统文化———儒家文化在东北地区的发展,对儒家文化的传播和中国教育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是珍贵的教育遗产。东北文庙兼具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双重特性,是深入研究东北文化、教育历史,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将东北文庙纳入教育遗产范畴进行研究,得出东北文庙自身所特有的教育遗产价值包括: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教育价值四个方面。
金萍孙太雨
庄严文庙:儒学礼仪与教学并重的合一被引量:1
2013年
“庙学合一”是我国古代传统教育的原生态格局,文庙客观地反映着我国古代文化和教育的演变历史,具有明显的政治教化、强化学校教育、劝学等传统教育功能,千百年来一直是传承儒家文化和扩充中国教育历史的“活化石”。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其教育遗产价值发生了重大变化,只有立足于时代发展的需求,寻求传统与现代的合理对接,重构文庙教育遗产的现代价值体系,才能使我国文庙深厚的文化和教育底蕴得以发扬光大。
孙太雨
关键词:教育功能
《盛京时报》教育新闻的文本解读与价值分析
2015年
《盛京时报》教育新闻具有极强的时代感和历史价值。清末民初(1906年—1912年)《盛京时报》教育新闻报道主要集中在西学东渐、留旧推新和亲日教育三个维度上,重点关注并报道各类新式学堂建立、新旧学制的交替并存和亲日奴化教育等方面。《盛京时报》教育新闻主体特征主要表现为注重文化层面的传播和渗透,"含蓄"而又带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性,宣传效果显著等。作为正史文献的有力补充,传播和普及民众教育,通过教育新闻为各界爱国人士提供抒发言论的自由平台,借教育新闻报道宣传亲日政治立场等,是《盛京时报》教育新闻历史价值的重要体现。
赵伟孙太雨
关键词:《盛京时报》教育新闻文本解读
“内发”与“外铄”的统一: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2013年
教师专业成长是提高教育质量,夯实教育改革基础的关键。探寻合理有效的教师成长途径是摆在教育研究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可以从"内发"与"外铄"两个范畴进行概论,并且统一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因此,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可以从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积极进行教育教学反思、强化教师成长政策保障、提升教育科研质量四个方面展开。
刘洋孙太雨
关键词:教师专业成长有效性
东北地区文庙的保护与利用——基于教育文化遗产视野的思考
2011年
东北地区文庙历史悠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教育内涵,具有珍贵的历史及现实价值。对其进行研究,无论是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还是深入了解东北文化、教育历史都具有深刻的意义。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原因,东北地区现存的文庙数量极少,对其保护和利用亟待加强。将东北地区文庙开发成为社会教育基地,恢复祭孔典礼,在文庙中记载当地文化教育名人是对其保护与利用的可行性探索。
孙太雨王青娜
从旁枝到主干:新时期我国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策及取向被引量:1
2011年
社会教育事业在新时期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发展社会教育事业是实现学习化社会的必然要求。现阶段我国社会教育事业中存在缺乏科学的大教育观念、管理混乱、理论与实践研究薄弱、财政与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等问题。树立民众教育观,明确管理责任与义务,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保障财政投入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集中优势资源,有步骤地优先重点发展部分社会教育事业和优势项目,注重图书馆、博物馆的多元辐射取向,青少年宫的公益取向,社区教育的终身学习取向,学校兼办社会教育取向,是新时期社会教育事业从作为学校教育之补充的"旁枝",发展成为教育体系之核心的关键所在。
孙太雨王一夫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