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丽杰

作品数:38 被引量:231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心肌
  • 10篇血管
  • 8篇梗死
  • 7篇心肌梗死
  • 7篇衰竭
  • 6篇心力衰竭
  • 6篇药物
  • 5篇心律
  • 5篇心律失常
  • 5篇心脏
  • 5篇血管生成
  • 5篇血管生成素
  • 5篇抗心律失常
  • 5篇抗心律失常药
  • 5篇房颤
  • 4篇动脉
  • 4篇心律失常药物
  • 4篇心血管
  • 4篇心血管病
  • 4篇血管病

机构

  • 35篇北京大学第三...
  • 10篇北京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武汉亚洲心脏...

作者

  • 38篇孙丽杰
  • 17篇高炜
  • 13篇崔鸣
  • 10篇郭丽君
  • 8篇刘书旺
  • 8篇张媛
  • 7篇冯新恒
  • 7篇何榕
  • 5篇陈凤荣
  • 4篇孙超
  • 4篇曾辉
  • 4篇任川
  • 3篇毛节明
  • 3篇韩江莉
  • 3篇李丹
  • 3篇张福春
  • 3篇陈宝霞
  • 3篇王佐岩
  • 3篇张喆
  • 3篇李莹

传媒

  • 5篇中华心血管病...
  • 3篇心血管病学进...
  • 2篇中国介入心脏...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心血管杂...
  • 2篇中国心脏起搏...
  • 2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学位与研究生...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2007年全...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PDCD5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王楠张舒孙丽杰郭丽君高炜崔鸣
Angiopoietin-1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
目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是急性心肌梗死细胞移植治疗的理想细胞。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是内皮细胞特异性的生长因子,能够促进血管生成。本研究尝试用Ang1修...
孙丽杰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移植治疗血管生成素急性心肌梗死
成年人暴发性心肌炎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探讨早期识别暴发性心肌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2003年1月至2016年9月救治的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60例,根据临床诊断分为暴发性心肌炎组(n=9)和非暴发性心肌炎组(n=51)。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的症状、生命体征、血液生化学指标、超声心动图参数及心电图表现。并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早期识别暴发性心肌炎的相关因素。结果暴发性心肌炎组患者乏力和晕厥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暴发性心肌炎组[分别为77.8%(7/9)比21.6%(11/51)(χ2=11.509,P=0.002)和33.3%(3/9)比2.0%(1/51)(χ2=12.101,P=0.009)]。暴发性心肌炎组患者出现病毒感染样症状到出现心脏不适症状的时间较非暴发性心肌炎组短[(2.0±1.8)d比(4.5±3.5)d,t=2.085,P=0.041]。暴发性心肌炎组患者来诊时的收缩压较非暴发性心肌炎组低[(94±14)mmHg(1 mmHg=0.133 kPa)比(117±12)mmHg,t=5.18,P=0.001],心率较快[(99±20)次/min比(84±19)次/min,t=-2.096,P=0.04]。暴发性心肌炎组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高于非暴发性心肌炎组[7 962(1 470, 23 849)ng/L比1 771(45, 2 380)ng/L, z=-4.068,P=0.000]。暴发性心肌炎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非暴发性心肌炎组[(49±12)%比(60±13)%,t=2.473,P=0.016]。暴发性心肌炎组患者PR间期较非暴发性心肌炎组长[199(140,416)ms比156(112,204)ms,z=-2.300,P=0.021],PR间期〉200 ms者比率较高[33.3%(3/9)比3.9%(2/51),χ2=6.405,P=0.021];暴发性心肌炎组患者QRS间期大于非暴发性心肌炎组[(127±14)ms比(95±13)ms,t=-6.647,P〈0.001],QRS间期〉120 ms者比率较高[77.8%(7/9)比5.9%(3/51),χ2=28.471,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的PR间期(调整的OR=1.044,95%CI 1.005~1.084,P=0.025)和QRS间期(调整的
孙丽杰郭丽君崔鸣李莹周博达韩江莉张喆张永珍高炜
关键词:心肌炎成年人
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心肺耐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究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心肺耐力特点,分析可能影响其心肺耐力的因素,指导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心脏康复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7例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起搏器植入组)与匹配的128例一般人群(非起搏器植入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生化指标、超声心动图参数以及心肺运动测试结果,探究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心肺耐力特点。对起搏器植入患者进行亚组分析,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探寻影响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心肺耐力的因素。结果:起搏器植入组无氧阈心率、峰值心率、峰值心率占预计值百分比明显低于非起搏器植入组(94.16±18.14 vs105.48±16.36bpm,P<0.001;115.07±22.14 vs 130.14±20.93bpm,P<0.001;75.67±13.64%vs 85.18±11.24%,P<0.001),起搏器植入组峰值摄氧量低于非起搏器植入组(16.8±4.14 vs 18.65±3.90ml/kg/min,P<0.05),两组摄氧效率斜率、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均值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起搏器植入组进行亚组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运动习惯、心室起搏比例、植入年限在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多因素分析发现心室起搏比例≥40%是起搏器植入患者心肺耐力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R=0.167)。结论: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心肺耐力下降,年龄、运动习惯、心室起搏比例、植入年限是影响其心肺耐力的重要因素,其中心室起搏比例≥40%是影响心肺耐力的独立危险因素。
张丽李艳莹孙丽杰任川赵威刘萍宋燕新
关键词:双腔心脏起搏器心肺耐力影响因素
心电图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前降支病变部位的定位预测
了解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以第一间隔支为标志的前降支近远端病变的心电图表示,并比较近远端病变心电图之间的差异,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早期的心电图定位前降支病变部位的临床意义,指导临床早期通过简单而无创的心电图手段识别大面积心...
孙丽杰
关键词:ST段抬高心电图梗死相关动脉病变部位
文献传递
高钾血症导致起搏器起搏和感知功能异常1例被引量:5
2014年
报道1例高钾血症引起的心律失常和起搏器功能障碍,患者为71岁的老年女性,主因意识障碍来诊,既往有慢性心力衰竭、慢性肾功能不全及起搏器植入病史。该患者表现为显著低血压、严重高钾血症,心电图显示室性逸搏心律及起搏器起搏和感知功能障碍,给予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葡萄糖注射液/胰岛素及碳酸氢钠静脉输液等降钾治疗后,心电图显示起搏器功能异常及室内传导阻滞逐步改善,提示对慢性心力衰竭和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严密监测血钾浓度十分重要。
汪宇鹏陈宝霞苏凯杰孙丽杰张媛郭丽君高炜
关键词:高钾血症心脏起搏器
常规心电图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前降支闭塞部位预测价值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的常规心电图(ECG)对前降支(LAD)闭塞部位的预测价值。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以第一间隔支(S1)为标志将患者分为S1近端病变(PS)组(61例)和S1远端病变(DS)组(40例)。分别测量常规ECG12导联ST段的偏移程度及出现的频率,以计算、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及其对近、远段病变部位的预测性诊断价值。结果(1)各导联诊断LAD近端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aVR导联ST段抬高为43%和85%(P=0.004);aVL导联ST段抬高≥1.5mm为16%和97%(P=0.031);Ⅱ导联ST段下移≥1.0mm为39%和85%(P=0.009);Ⅲ导联ST段下移≥2.0mm为23%和98%(P=0.005);aVF导联ST段下移≥1.0mm为38%和88%(P=0.006);V5导联ST段下移为20%和86%(P=0.037);aVR导联ST段抬高同时伴V5导联ST段下移为18%和100%(P=0.005);aVR导联ST段抬高同时伴V6导联ST段下移为30%和93%(P=0.008);(2)各导联诊断LAD远端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Ⅲ导联ST段居于等电位线或抬高为53%和90%(P=0.000);V5导联ST段抬高≥1.5mm为50%和82%(P=0.001);(3)近、远端患者的梗死面积和心功能水平未见明显差异。结论(1)aVR导联ST段抬高同时出现V5、V6导联ST段下移;下壁导联Ⅱ、Ⅲ、aVF导联ST段明显下移(Ⅱ,aVF导联ST段下移≥1.0mm,STⅢ下移≥2.0mm)以及Ⅰ,aVL导联ST段抬高,尤其是aVL导联ST段抬高≥1.5mm均提示LAD近端病变。(2)下壁导联(尤其是Ⅲ导联)ST段居于等电位线或升高,V5导联ST段抬高≥1.5mm均提示LAD远端病变。
牛杰孙丽杰郭静萱张萍郭丽君毛节明陈明哲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电描记术冠状血管
妊娠合并三尖瓣感染性心内膜炎一例被引量:2
2015年
患者女性,34岁,主因“间断发热1个月,剖宫产术后2d,呼吸困难1d”于2014年10月4日由我院产科转入心内科.患者入院前1个月(孕3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40℃,伴干咳,就诊于外院,考虑肺炎,予抗感染治疗,先后曾用头孢类抗生素及厄他培南.患者因担心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用药不规律,用药3d体温降至正常后自行停药,但3~5 d后体温再次升高,反复多次,入院前1周仍发热.转入我科前2 d(孕35周)因胎膜早破行急诊剖宫产术.
陈少敏孙丽杰崔鸣李卫虹冯新恒张喆郭丽君高炜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三尖瓣间断发热头孢类抗生素急诊剖宫产术抗感染治疗
总胆红素水平对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远期预后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住院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TBil水平与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CHF急性加重患者入院24h内血液学检查及心脏结构及功能参数,平均随访28.5个月,分析远期死亡的预测因子。结果入院时TBil≤12.8mmol/L组、TBil〉12.8~18.2mmol/L组、TBil〉18.2mmol/L组远期病死率分别为12.2%、17.9%和38.9%(P=0.002),脉压分别为(55.5±17.3、48.9±13.1、46.1±13.7)mmHg(1mmHg=0.133kPa)(P=0.008)。相关性分析显示TBil与右室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相关(r分别为0.34、0.23)。多因素分析显示TBil和利钠肽是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P值分别为0.038、0.027)。结论CHF急性加重时,TBil水平增高预测其远期病死率增加。
孙丽杰张福春李丹陈凤荣崔鸣高炜
关键词:心力衰竭胆红素预后
血管生成素1基因上调Tie2受体表达促进大鼠急性心肌梗死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 通过观察血管生成素 1 (angiopoietin 1 ,Ang1 )基因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Tie2受体表达的影响 ,探讨Ang1基因治疗促进血管生成 ,减少梗死面积的可能机制。方法 结扎左前降支冠状动脉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 ,心肌内分别直接注射空载质粒或phAng1质粒 ;分别于术后第 3,7,1 4 ,2 8天取材 ,利用RT PCR技术分析心肌组织内Tie2受体表达 ;免疫组化方法计算血管生成以及肌性小动脉生成数量 ,Masson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Ang1基因治疗组Tie2受体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于术后 7天达到高峰 ,2 8天降至正常水平。术后第 7,1 4和 2 8天 ,Ang1基因治疗组的血管生成及肌性小动脉生成较同期对照组均明显增加 ,梗死面积减小。结论 Ang1基因心肌内注射促进急性心肌梗死血管生成及肌性小动脉生成 ,减小梗死面积 ,其机制可能与促进Tie2受体上调有关。
孙丽杰崔鸣冯新恒王佐岩马康涛毛节明沈丽陈凤荣周春燕
关键词:TIE2急性心肌梗死血管生成素梗死面积上调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