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玉
- 作品数:21 被引量:121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科技厅新苗人才计划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 低管电压扫描技术结合低浓度对比剂在腹部CT中的应用
- 目的 探讨低管电压扫描技术结合低浓度对比剂在腹部CT扫描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体重指数18.5kg/m2≤BMI≤24.9kg/m2的60例体重适中患者,随机分成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30例.常规剂量组管电压12...
- 凌东亚王世威徐志超王军娜潘晨暄陈海波周长玉
-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扫描管电压对比剂
- 乳腺癌患者MVD VEGF与Ki-67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MVD、VEGF与Ki-67、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MVD、VEGF、ER、PR、HER-2、Ki-67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MVD均值为(22.85±8.063),VEGF、Ki-67阳性高表达率分别为56.5%、685%,ER、PR、HER-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8%、593%、38.0%;MVD与Ⅺ-67表达、淋巴结转移成正相关(P〈0.05,r=0.279,r=0.216),与年龄、ER、PR、HER-2、肿瘤大小无关;VEGF表达与Ki-67表达、淋巴结转移成正相关(P〈0.05,r=0571,r=0.202),与年龄、ER、PR、HER-2、肿瘤大小无关;MVD与VEGF成正相关(P〈0.05,r=0.481)。结论联合检测MvD、VEGF可评估Ki-67表达、淋巴结转移风险。
- 崔艳婷谢小红顾锡冬胡袁媛周长玉
- 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MVDVEGFKI-67淋巴结转移
- 乳腺癌分子生物学特征与磁共振成像特点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特点与乳腺癌分子生物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31例乳腺癌的MRI影像特征,及肿瘤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72.Ki-67的表达。分析磁共振肿块形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早期强化率、达峰时间和各生物分子的关系。结果Her-2阳性乳腺癌的早期强化率高于Her-2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47,P=0.043)。ER阳性乳腺癌的达峰时间高于ER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83,P=0.047)。ER阳性表达与达峰时间呈正相关性(r。=O.190,P=0.030)。ki-67高增殖的达峰时间低于ki-67低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56,P=0.011)。Ki-67阳性表达与达峰时间呈负相关性(t=-0.298,P=0.001)。结论乳腺癌磁共振表现与分子生物学特征存在-定相关性,提示可通过磁共振特点预测乳腺癌生物学特征,为患者治疗和预后提供-定参考。
- 周剑萍谢小红顾锡冬胡袁媛周长玉
- 关键词:磁共振分子生物学乳腺癌
- 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动态增强MRI和扩散加权成像表现及其与乳腺癌的鉴别被引量:56
- 2014年
- 目的 探讨肉芽肿性乳腺炎(CM)的动态增强MRI和DWI表现,及其和乳腺癌的鉴别诊断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5例GM和64例乳腺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乳腺DWI及动态增强扫描.采用x2检验比较2组患者病灶类型、部位、强化方式、乳头内陷、供血动脉增粗、皮肤增厚水肿及淋巴结肿大等特征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GM患者脓肿区和非脓肿区ADC值、乳腺癌病灶ADC值差异.采用Wilcoxon检验比较2组患者病灶动态增强血流动力学参数值,包括早期强化率(EER)、峰值强化率(Emax)和峰值时间(Tmax).结果 45例GM中,43例病变呈非肿块样,2例呈肿块样;16例累及乳晕,29例在乳腺区段内;40例为不均匀伴环形强化,5例为不均匀强化;24例乳头凹陷,42例供血动脉增粗,29例皮肤增厚水肿,17例淋巴结肿大.64例乳腺癌中,54例为肿块样病变,10例为非肿块样;5例累及乳晕,59例在乳腺区段内;30例为不均匀伴环形强化,34例为不均匀强化;16例乳头凹陷,51例供血动脉增粗,12例皮肤增厚水肿,20例淋巴结肿大.2组患者的病变类型、部位、强化方式、乳头凹陷、皮肤增厚水肿征象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7.574、13.075、20.297、20.398和23.510,P均<0.01),供血动脉增强和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928和0.502,P>0.05).动态增强扫描GM病灶的EER、Emax和Tmax分别为146.58%、191.13%和195.00 s,乳腺癌病灶上述参数值分别为118.13%、159.43%和183.33 s,EER、Em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271和-2.948,P均<0.01),T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0.548,P>0.05).GM病灶脓肿区DWI呈高亮信号,非脓肿区呈高信号,非脓肿区信号低于脓肿区;乳腺癌病灶DWI呈高信号.GM脓肿区、非脓肿区与乳腺癌的平均ADC值分别为(8.0±2.6)× 10-3、(11.3±1.7)×10-3和(8.2±1.1)×103mm2/s,3组间ADC的差异有统计
- 周长玉许茂盛喻迎星刘玉凤丁雪委葛敏
- 关键词:肉芽肿性乳腺炎乳腺肿瘤磁共振成像
- Kaiser评分诊断MRI BI-RADS 4类亚厘米肿块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Kaiser评分鉴别诊断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类亚厘米肿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经病理证实的BI-RADS 4类亚厘米肿块患者173例,由3位乳腺诊断医师依据评分流程图进行盲法评估,通过ROC曲线分析诊断准确率。评估不同ADC阈值对评分的影响,不同ADC阈值的AUC比较行DeLong检验。结果:173例中,良性67例,恶性106例。Kaiser评分诊断亚厘米肿块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AUC分别为90.6%~92.5%、62.7%~68.7%、80.9%~82.7%、79.7%~82.2%、81.5%~84.0%、2.48~2.92、0.12~0.14、0.801~0.830。以1.4×10-3 mm2/s作为ADC阈值,Kaiser评分的诊断准确率和AUC均最高,但不同ADC阈值的AUC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aiser评分诊断BI-RADS 4类亚厘米肿块性能良好,以1.4×10-3 mm2/s作为ADC阈值对Kaiser评分的辅助诊断价值更优。
- 杜亮张睿馨徐可佩方珍洪敏萍周长玉许茂盛
- 关键词: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 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MRI表现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IGM)是一种少见的乳腺慢性非干酪样坏死性炎性病变,其特点是病因不明的慢性坏死性小叶性肉芽肿性炎。IGM临床表现复杂,在病变发展不同时期表现多样,乳腺X线摄影、超声扫描等常用的检查方法对IGM的诊断并不理想,因此近年来临床上已开始采用MRI检查来诊断。
- 周长玉金平许茂盛喻迎星项萍
- 关键词:肉芽肿性乳腺炎MRI乳腺导管肉芽肿性炎病理学检查乳头内陷
- 治疗前乳腺癌动态增强磁共振纹理分析特征与新辅助化疗的应答反应相关性研究
- 目的:评估治疗前动态增强磁共振纹理分析特征是否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有关,并且探讨这种纹理特征与肿瘤亚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135例乳腺癌病人,平均年龄46±5.3岁,入组患者均在新辅助化疗前进行乳腺动态增...
- 张睿馨许茂盛周长玉
- 文献传递
- 3.0TMR功能成像评价与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NAC)前后3.0TMR功能成像各项指标变化特点,为NAC的疗效评价与预测提供更多的依据。方法对27例经穿刺活检病理检查证实乳腺癌且接受NAC的患者行NAC前、后乳腺3.0TMRI扫描。对动态增强MRI和扩散加权成像(ADC值)等多指标定量分析。化疗结束后所有患者行手术治疗,取得病检结果。结果病灶ADC值有效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NAC后TIC渐趋平缓,可由流出型到平台型或上升型,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AC化疗前后动态增强扫描的半定量参数(EER、Tmax、Emax)的变化有效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EER、Tmax、Emax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结合动态增强TIC与半定量参数可早期预测与评估新辅助化疗疗效,为乳腺癌诊治提供一种安全、无创的检查手段。
- 李晶许茂盛周长玉
- 关键词:乳腺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新辅助化疗扩散加权成像
- 基于多参数MRI影像组学特征预测肉芽肿性乳腺炎中医证型的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模型在预测肉芽肿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mastitis,GM)中医辨证分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GM病例111例,所有入组病例根据中医诊断标准分为标阳本阴兼血瘀证和标阳本阴兼气血不足证,其中标阳本阴兼血瘀证58例,标阳本阴兼气血不足53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将病例按7:3分为训练组及验证组,通过深睿科研平台软件,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 MRI)第2期、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像中各提取了1 648个影像组学特征;通过随机森林算法及LASSO回归分析建立4个模型:DCE模型、ADC模型、DWI模型及联合模型(DCE+ADC+DWI),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评估预测性能。[结果] 4个影像组学模型(DCE模型、ADC模型、DWI模型及联合模型)在预测GM中医分型的训练组中的AUC分别为0.84、0.82、0.81、0.92,验证组中的AUC分别为0.79、0.73、0.70、0.82,联合模型诊断效能最高,验证组中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2、0.94、0.67。[结论]基于多参数MRI的影像组学模型具有预测GM中医分型的潜力,联合DCE、DWI、ADC序列比单一序列更佳,本研究结果可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客观化、标准化的依据。
- 洪敏萍周长玉卜阳阳卜阳阳赵虹
- 关键词:乳腺肉芽肿性乳腺炎中医分型血瘀证
- 黏液样胶质神经元肿瘤的影像、病理表现及鉴别诊断
- 2024年
- 黏液样胶质神经元肿瘤(MGT)是2021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第5版)中新定义的一种罕见的良性胶质神经元肿瘤,属于WHOⅠ级。过去,MGT由于在组织学形态上与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相似而被诊断为“透明隔中的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样肿瘤”。随着技术的发展,MGT的研究在影像学、病理学以及基因检测方面都有了新进展,尤其是PDGFRA的Lys385密码子处的热点突变,使MGT被定义为一个新的胶质瘤类型。本文对MGT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特点以及基因检测结果进行了总结,并整合了与可能误诊的疾病的鉴别诊断,提出了该疾病可以发展的研究方向和潜在的治疗措施,旨在为MGT的诊治提供帮助,减少该疾病的漏诊、误诊。
- 毛馨怡贺鹏周长玉王宇军
- 关键词:影像学表现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