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胜芳 作品数:15 被引量:237 H指数:7 供职机构: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理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化学工程 更多>>
OPA柱前自动衍生-紫外检测米胚芽中的γ-氨基丁酸的HPLC法研究 被引量:39 2003年 研究了OPA柱前自动衍生 紫外检测米胚芽中的γ 氨基丁酸的HPLC法 ,在最适的条件下 ,γ 氨基丁酸的线性范围为 10~ 2 5 0mg/L ,r =0 9999,RSD小于 1 2 % ,回收率为98 7%~ 10 1 2 %。通过富集 ,米胚芽中的GABA含量由 0 3 0 1mg/g提高到 4 3 9mg/g。 张晖 吴胜芳 姚惠源关键词:米胚芽 Γ-氨基丁酸 HPLC法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分析微囊藻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 2023年 建立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HS-GC-IMS)方法,比较了不同生长时期的微囊藻挥发性物质差异。根据离子迁移谱图结果,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通过其指纹谱图观察挥发性物质相对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挥发性成分的GC-IMS谱图存在明显差异,前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8.4%。从微囊藻水华样品中共鉴定出91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包括醛类23种、醇类21种、酯类16种、酮类10种、硫醚类7种、酸类2种、萜烯类2种,其中1-丁醇、(E,E)–2,4–癸二烯醛、乙酸、二甲基硫醚、(E)–3–己烯–1–醇、1–辛烯–3–酮等是微囊藻水华特征挥发性差异物。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可用于藻类水华时挥发性代谢物的筛查及确证,为环境监测提供数据支持。 虞锐鹏 虞锐鹏 吴胜芳 吴胜芳 王婵 周海权关键词:微囊藻 挥发性成分 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菊花中的3种菊酯类农药残留量 被引量:30 2008年 建立了加速溶剂萃取菊花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农残分析检测方法。探讨了选择性加速溶剂萃取技术在农残前处理上的应用,开发了集萃取、净化于一体的快速新型样品前处理技术。同时还对气相色谱串联质谱的质谱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了一种快速准确高灵敏的农残检测方法。方法的回收率在80%-106%之间,精密度在5.6%-13%,并在1.0-6000μ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67),检出限(S/N=3)〈0.5μg/L;定量限(S/N=10)〈1.67μg/L。 吴胜芳 王利平 刘杨岷 虞锐鹏关键词:加速溶剂萃取 串联质谱 菊花 富硒酵母中硒蛋氨酸的GC-MS/MS测定 本文比较了3种富硒酵母中硒蛋氨酸的提取方法,建立了富硒酵母中硒蛋氨酸的GC-MS/MS测定方法,为酵母中硒蛋氨酸的检测提供一个新的方法选项。 陈尚卫 戴军 朱松 吴胜芳 虞锐鹏关键词:富硒酵母 硒蛋氨酸 分离提纯 文献传递 加速溶剂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微囊藻毒素 被引量:7 2016年 采用加速溶剂萃取(ASE)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联用技术,建立了快速提取和测定水产品中微囊藻毒素MC-RR、MC-LR的方法。通过对实验条件的筛选和优化,确定ASE的优化条件:85%甲醇水溶液为萃取剂,弗罗里硅土为吸附剂,温度85℃,静态循环2次,最终萃取体积20 m L。微囊藻毒素的质量分数在0.025~8μg/g范围内,峰面积与样品质量分数线性关系良好(R^2>0.997),检出限为3.2~10.0μg/kg。样品加标回收率为68.5%~86.3%,相对标准偏差在7.0%~9.8%之间。 张玲玲 虞锐鹏 陶冠军 王利平 吴胜芳 宋启军关键词:加速溶剂萃取 微囊藻毒素 水产品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气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法对富硒包菜汁中硒甲基硒半胱氨酸与硒蛋氨酸的测定 被引量:14 2008年 建立了一种快速分析富硒包菜汁中硒甲基硒半胱氨酸和硒蛋氨酸含量的方法。以氯甲酸乙酯作衍生化试剂,利用串联质谱技术在多离子监测模式下对衍生物进行GC-MS/MS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25 mg/L,线性相关系数r≥0.9988;方法检出限分别为硒甲基硒半胱氨酸(met-Se-cys)4μg/L、硒蛋氨酸(Se-met)2μg/L;met-Se-cys的方法回收率为82%~97%,RSD小于6.3%,Se-met的方法回收率为100%~109%,RSD小于7.5%。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并能有效排除基质的干扰,适合于食品中硒甲基硒半胱氨酸和硒蛋氨酸的定性定量分析。 吴胜芳 莫海珍 王利平 刘杨岷关键词:包菜 衍生化 硒蛋氨酸 不同熬煮工艺对牛杂汤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3 2015年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和感官评定方法鉴定了商业牛杂汤的主要风味化合物,在此基础上优化了自制牛杂汤配方,并研究了不同熬煮时间和熬煮方式对牛杂汤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商业牛杂汤最主要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有26种,包括醛类、萜烯类、醇类、酮类及其他化合物等种类。熬煮时间对牛杂汤风味有较大影响,1—3h内延长熬煮时间会促进牛杂汤中挥发性成分的充分释放,但超过3h汤中风味物质含量显著减少,牛杂汤的最适合熬煮时间为3h;常规熬煮、开盖熬煮和高压熬煮的牛杂汤中分别检测出28、32、37种风味化合物,但高压熬煮汤的香味显著弱于常规和开盖熬煮,这可能是由于高压熬煮中脂肪氧化所产生的己醛、辛醛含量较低所致。 何志勇 简浩彬 林玉惠 吕全彬 马少军 吴胜芳 秦防 曾茂茂 陈洁关键词:风味 熬煮 气相色谱-质谱法及嗅探技术分析蓝藻水华水体中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6 2010年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富集蓝藻水华水中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进行定性分析,对色谱峰峰面积进行归一化,计算出各成分相对百分含量,比较了不同萃取涂层、萃取温度及采样时间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确定了固相微萃取的最佳条件:CAR/PDMS涂层,萃取温度45℃,采样时间25min。鉴定出丁酸、异戊酸、乙酸、二甲基三硫、己酸、邻甲酚、丙酸、二甲基二硫、正戊酸、β-柠檬醛、硫代丁酸甲酯、3-甲基吲哚、异戊醇、甲硫醇、1-丁醇等82种化学成分。采用质谱检测器与嗅探分析器并联方式,有效鉴别得到引起人体嗅觉反感的蓝藻水华主要异味物质18种,其中二甲基三硫、二甲基二硫及β-柠檬醛为蓝藻水华暴发后增加最明显的恶臭物质。 虞锐鹏 王利平 吴胜芳 车金水 刘杨岷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法 蓝藻水华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桑叶的生物功能特性及其应用 被引量:27 2003年 桑叶含有芸香苷、槲皮素、DNJ桑叶多糖等诸多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对桑叶的生物功能特性及其应用进行了综述。 吴胜芳 王树英 汤坚关键词:桑叶 生物活性 富硒酵母中硒蛋氨酸的GC-MS/MS测定 被引量:5 2012年 建立酵母中硒蛋氨酸含量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分析方法。比较3种富硒酵母中硒蛋氨酸检测样品的提取方法,优化硒蛋氨酸的酶解提取条件;以氯甲酸乙酯为衍生化试剂,2-氯苯丙氨酸为内标物,采用选择离子模式对衍生物进行GC/MS/MS检测。结果表明,硒蛋氨酸的回收率为90.0%~97.0%,检测限为4μg/L,方法精密度(RSD)为7.8%。该方法简单快捷、定量准确、灵敏度高。 陈尚卫 戴军 吴胜芳 虞锐鹏 朱松关键词:富硒酵母 硒蛋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