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亚兰
- 作品数:8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CL25和LTBP2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9
- 2022年
- 目的探讨CCL25和LTBP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129例NSCLC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将同期129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CL25和LTBP2水平,比较两组血清CCL25和LTBP2水平差异性,分析血清CCL25和LTBP2水平与NSCLC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NSCLC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CCL25和LTBP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的NSCLC患者血清CCL25和LTBP2水平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不同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血清CCL25和LTBP2水平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CL25和LTBP2联合诊断NSCLC的曲线下面积为0.85,检测灵敏度为0.80,特异度为0.83。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CCL25和LTBP2水平明显升高,二者可能是潜在的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标志物。
- 叶亚兰孟凡亮仰杰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 ECT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ECT2(epithelial cell transforming sequence 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外周血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50例NSCLC患者和5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的ECT2表达,探讨其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结果 ECT2蛋白在NSCLC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较健康志愿者外周血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分别为1218.62±224.18 ng/l和489.46±68.15 ng/l (P<0.05),并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选取ECT2:906.24 ng/l为最佳cut-off值,其敏感度为73.2%,特异度为91.4%,曲线下面积(AUC)为0.913。结论外周血中ECT2蛋白在NSCLC中表达水平增高,可作为新的肿瘤标志物。
- 朱洪斌叶亚兰颜刚林
- 关键词:外周血肺癌肿瘤
- 血清Ang-2、VEGF、PCD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畸胎瘤细胞衍生生长因子(PCDGF)及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判断其在非小细胞肺癌联合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9月~2018年4月就诊于安医大附属巢湖医院呼吸内科,经病理确诊的48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收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年龄、性别、吸烟、病理、分期、转移程度,并采用ELISA法检测4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Ang-2、VEGF、PCDGF含量及电化学发光检测CEA、SCC的含量。诊断效能评价指标用ROC曲线分析,以敏感度、特异度、正确率表示。结果在鳞癌患者中Ang-2含量高于腺癌患者(P<0.05);PCDGF在年龄≤60岁的患者中的水平低于年龄>60岁的患者(P<0.01);对于局部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VEGF含量高于远处转移患者(P<0.05);Ang-2+PCDGF联合检测诊断肺鳞癌灵敏度和正确率均为最高,分别为82.76%和75.00%。结论Ang-2、PCDGF联合检测对于肺鳞癌的诊断价值最高,VEGF能够更好预测非小细胞肺癌局部转移,CEA仍然是腺癌的最敏感的标记物。
- 孟凡亮陈亚新高建荣高硕仰杰叶亚兰颜刚林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 外周血NLR、D-二聚体、hs-CRP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D-二聚体、hs-CRP与COPD急性加重和合并呼吸衰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COPD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40例纳入AECOPD组,并按有无合并呼吸衰竭分为单纯AECOPD组(20例)和AECOPD合并呼衰组(20例),收集同期门诊随诊的COPD稳定期患者30例纳入SCOPD组,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纳入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AECOPD组、SCOPD组、健康对照组患者的外周血NLR、D-二聚体、hs-CRP含量,分析上述三组患者外周血各指标之间的差异、单纯AECOPD组与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组之间外周血各指标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AECOPD组外周血NLR、D-二聚体、hs-CRP均高于S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SCOPD组外周血NLR、D-二聚体、hs-CRP均高于健康对照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组外周血NLR、D-二聚体、hs-CRP均高于单纯AECOPD组,AECOPD组外周血NLR与D-二聚体、hs-CRP均呈正相关(P<0.01)、D-二聚体与hs-CRP呈正相关(P<0.01)。结论外周血NLR、D-二聚体、hs-CRP与COPD急性加重和并发呼吸衰竭密切相关,可作为反映COPD病情变化的参考指标。
- 孟凡亮郭太平高建荣仰杰高硕叶亚兰颜刚林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
- 巢湖市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现状及疾病认知程度的调查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了解巢湖市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的治疗现状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方法对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3月1日入住呼吸内科哮喘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完成此次调查的患者共134例,27.61%患者发病当日就诊,60.45%1周内就诊,11.94%1周以上就诊;按哮喘严重程度分级标准,中度、重度及危重度发作比例分别为93.28%、4.47%及2.24%;长期使用的前三位药物是口服茶碱及缓释剂(90.30%),吸入短效B2受体激动剂(38.06%)及吸入糖皮质激素(26.87%)。54.48%患者认同哮喘是一种细菌感染或以细菌感染为主的疾病,仅27.61%认同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结论巢湖市哮喘患者总体治疗水平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较差,对哮喘患者教育工作以及推广规范化治疗有待进一步加强。
- 王勇生叶亚兰高硕仰杰
- 关键词:哮喘问卷调查疾病认知
- 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预测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临床疗效及预后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探讨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预测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50例2011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根据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结果分为总有效组(n=40)和无效组(n=10),随访1年,根据预后的复发情况分为预后好组(n=38)和预后差组(n=12),分别比较总有效组和无效组、预后好组和预后差组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对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的预测价值。结果:手术后总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手术前,且总有效组高于无效组(P<0.05)。手术后预后好组和预后差组患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手术前,且预后好组高于预后差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对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5和0.806。结论:采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疗效及预后比较好的患者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高,并且其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预测价值。
- 谢斌高硕叶亚兰高建荣颜刚林徐红
- 关键词: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支气管扩张大咯血预后
- IL-6、PNI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的关系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预后营养指数(PNI)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就诊且治疗好转出院的120例老年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出院后180 d临床结局分为死亡组(n=45)和存活组(n=75),分析临床相关指标与老年AECOPD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IL-6、低PNI为老年AECOPD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生存分析发现高IL-6、低PNI患者平均生存时间较短。结论:高IL-6、低PNI与老年AECOPD患者不良预后关系密切。
- 高建荣叶亚兰高硕仰杰孟凡亮
- 关键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白细胞介素-6预后营养指数预后
- 培美曲塞和吉西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患者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和吉西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患者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连续收集老年晚期NSCLC患者55例,采用χ2检验比较培美曲塞单药化疗27例与吉西他滨单药化疗28例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差异。结果培美曲塞组部分缓解(PR)4例、疾病稳定(SD)12例、疾病进展(PD)11例,控制率为59.3%,无疾病进展期(PFS)为5.9个月;吉西他滨组PR 3例、SD 11例、PD 14例,控制率为50.0%,PFS为5.1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美曲塞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11.1%(3/27),吉西他滨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21.4%(6/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美曲塞与吉西他滨单药一线治疗老年晚期NSCLC疗效相似,但培美曲塞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
- 孟凡亮高硕叶亚兰谢斌
- 关键词:培美曲塞吉西他滨老年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