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刘立荣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3篇阻塞性
  • 2篇胸膜
  • 2篇胸膜间
  • 2篇胸膜间皮瘤
  • 2篇皮质激素
  • 2篇激素
  • 2篇间皮
  • 2篇间皮瘤
  • 2篇恶性
  • 2篇恶性胸膜间皮...
  • 2篇肺病
  • 2篇肺疾病
  • 2篇肺肿瘤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测定
  • 1篇胸膜肿瘤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瘤
  • 1篇血浆

机构

  • 7篇华西医科大学...
  • 5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岳池县人民医...

作者

  • 12篇刘立荣
  • 3篇王曾礼
  • 1篇曾经泽
  • 1篇步宏
  • 1篇邓承祺
  • 1篇何庆
  • 1篇李新科
  • 1篇张贤良
  • 1篇董碧蓉
  • 1篇高洁
  • 1篇余勤
  • 1篇陈代云
  • 1篇刘先蓉
  • 1篇李献
  • 1篇任治秀
  • 1篇许国章

传媒

  • 6篇华西医学
  • 2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华西医讯
  • 1篇新药与临床

年份

  • 1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 5篇1992
  • 1篇1991
  • 2篇199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阻塞性肺疾病伴感染肾功能的改变(附41例报告)
1992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感染时,由于通气功能障碍及呼吸衰竭,常表现程度不一的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由于老年患者通气功能障碍明显,对肾功有一定影响,加之老年人肾功能生理性减退。
刘先蓉许国章余廷龙刘立荣李献
关键词:老年人阻塞性肺病肾衰竭
首选吸入糖类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探讨
1991年
对支气管哮喘首选GCS吸入法治疗,从理论、实践、观念无疑是一次变革。为活跃学术气氛,本刊将作者综述国外文献的有关观点、方法作以介绍,以引起广大读者的兴趣。由于效果目前尚难下结论,国内还没有统一意见,因此进入临床应用时一定要慎重,严密观察,小范围内试用。
刘立荣
关键词:哮喘GCS
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治现状被引量:2
1990年
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MPM)并非罕见,诊断困难,预后恶劣,为提高本病的诊治水平,兹将MPM的诊治现状综述于下。一、诊断 (一)性别与年龄:男多女于,男为女的2~6倍。发病年龄最小3岁,最大73岁,国内以40~50岁发病较高,国外2/3的患者为50~70岁。 (二)
刘立荣
关键词:胸膜间皮瘤恶性
迟效茶碱片治疗老年阻塞性肺疾病被引量:1
1993年
阻塞性肺疾病(OLD)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62±12a。服迟效茶碱片250mg, bid, 5d,d6又服250mg。观察其临床疗效和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血药浓度。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副作用,茶碱稳态浓度平均值波动在15±9-19±9μg/mL范围,为期望的治疗浓度。
高洁刘立荣王曾礼曾经泽余勤
关键词:阻塞性肺疾病茶碱药代动力学
恶性胸膜间皮瘤(3例尸解病例的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1992年
本文报告8例恶性胸膜间皮瘤尸解病例,上皮型2例,1例纤维型大体改变为巨大结节,并推挤膈肌至脐平面。对此3例进行了PAS、D-PAS,CM、AB、H-AB、CI、H-CI和CEA、Keratin、Vimentin等组化和免疫组化研究,并结合文献复习对人体胸膜间皮的组化和免疫组化特征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人体胸膜间皮瘤的临床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意见。本组3例均合并DIC,推测本病有产生DIC的倾向性,临床对此病应警惕DIC发生的危险。
张贤良步宏刘立荣王曾礼
关键词:间皮瘤胸膜肿瘤
合理使用皮质激素治疗COPD的初探
1995年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为非特异性炎症,在发病过程中,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肥大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上皮和内皮细胞释放组织胺、血小板激活因子(PAF)、蛋白溶解酶、血栓素A2(TXA2)、白三烯(LT)等介质,导致气道腺体分泌物增加,血管通透性增高,粘膜充血水肿,白细胞趋化和血小板聚集,使气道反应性增高,气道收缩,结缔组织破坏,肺气肿和肺动脉高压形成.综上所述,COPD的发病机理与炎性细胞及其释放的介质密切相关.而COPD患者病情发展缓慢,死亡病因主要是呼吸衰竭.因此.如能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阻止或延缓肺部炎症的损害过程,改善呼吸功能是可取的.
刘立荣何庆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糖皮质激素
白细胞介素研究的现状
1992年
1979年第二届国际淋巴因子会议上规定,联系白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因子叫做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都来源于白细胞(特别是淋巴细胞),又都作用于白细胞,都具有增殖及分化的调节作用。 IL的生物学特征迄今已发现10种IL,其特点是:(1)
刘立荣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
右下肺硬化性血管瘤1例
1992年
患者女,34岁,已婚。住院号:488934。因反复右胸痛5年,加重20天,于1989年9月27日入院。于入院前5年始出现右侧胸痛,深吸气时加重,胸闷、乏力,无明显咳嗽、咳痰,无发热。胸片示“右側胸膜包裹性积液,前下胸膜增厚”,诊断为“
任治秀刘立荣陈代云
关键词:肺肿瘤血管瘤
内皮素的生理学作用和临床意义被引量:6
1993年
Yanagisawa等在1988年首次发现一种新的生物活性肽:内皮素(Endothelin,ET),是21肽。ET主要由血管内皮合成,支气管上皮细胞也能产生。ET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具有强烈持久收缩全身血管的作用,尤其是对冠状动脉和肾血管有明显的收缩作用。本文仅就ET的生物活性、生理学作用和临床意义作一扼要介绍。
刘立荣
关键词:内皮素生理学
30例肺癌误诊分析
1994年
30例肺癌误诊分析何青平四川省岳池县人民医院(638350)刘立荣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1986年至1989年150例经病理确诊为肺癌,其中30例曾被误诊为其他胸肺疾患,现就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一、一般资料1.性别与年龄:女性8例、男性22例。最...
何青平刘立荣
关键词:肺肿瘤误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