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娜
- 作品数:72 被引量:206H指数:7
-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延安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40岁慢性HBV感染者临床特征分析
- 2014年
- 目的: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自然史的背景下,探讨20~40岁年龄段的慢性 HBV 感染者临床特征,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及时间分辩荧光免疫分析(TRFIA)技术检测1000例(20~40岁)慢性 HBV 感染者血清中 HBV DNA、HBV M(hepatitis B virus marker)含量,用速率法检测 ALT 水平。结果男性患者在免疫清除期和再活动期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P <0.05);水平传播感染的患者在非活动期和再活动期的比例明显高于垂直传播(P <0.05);垂直传播的患者 HBsAg 水平明显高于水平传播的患者(P <0.05)。结论20~40岁慢性 HBV 感染者传播途径、性别可影响其自然病程。
- 刘娜徐光华吴殿磊李伟琴冯继红李春霞
- 关键词:慢性HBV自然史HBSAG
- 妊娠中期不明原因麻疹1例
- 2017年
- 1临床资料
患者,女,32岁。孕3产1孕21d周,以“发热、咳嗽1w。皮疹4d”,于2016年6月30日来笔者所在医院检查,孕早期,既往体检正常。疫苗接种史不详。主诉于1周前无明显原因及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伴咳嗽、咽痛,感乏力,4d前患者发现面部开始出现皮疹,逐渐蔓延至上肢、胸腹部及背部.为红色斑丘疹,大小不等,直径约3-5mm,
- 高红艳刘娜东冰徐光华
- 关键词:孕妇麻疹
- 恩替卡韦在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在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2016年2月-2017年3月入住我院并经医生确诊为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102例病人自由组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治疗的过程中,对照组利用常规治疗,观察组使用常规治疗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经过9周的治疗后,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患者P<0.05结论:恩替卡韦在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
- 东冰刘娜王莉倪菁
- 关键词:恩替卡韦
- HBV感染合并布加综合征1例报告被引量:1
- 2014年
- 1病例资料患者,女,25岁,农民。以“间断腹胀、上腹痛1年,加重伴恶心1周”之主诉于2013年5月7日来本科就诊。2年前患者因“不孕症”在延安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期间查出乙型肝炎标志物HBsAg、HBeAg、抗-HBc阳性,并伴有腹水形成,当时诊断为“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给予保肝药物治疗(还原型谷胱甘肽、丹参),效果不佳,为进一步治疗于2011年3月以“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在本科住院治疗。
- 武琼刘娜徐光华
-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肝硬化布加综合征病例报告
- ALT持续正常的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临床特征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分析ALT持续正常的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60例2013年9月—2020年1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病科门诊就诊的ALT持续正常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比较患者基线和随访终点各指标的差异,统计随访结束时患者HBV DNA、HBsAg自然转阴以及肝炎活动、肝硬化和肝癌的累计发生率。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结果所有患者随访24.00~72.00月,其中31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行肝组织活检,18例(58.1%)患者肝脏伴有轻度损伤,13例(41.9%)患者肝脏存在中度损伤。患者的HB⁃sAg、HBeAb、HBcAb、ALT和ALB水平随访前和随访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HBV DNA、AST和LSM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结束时6例患者检测不到HBV DNA;4例患者出现HBsAg自然阴转;2例患者出现肝炎活动;2例患者发展为肝硬化;1例患者进展为肝细胞癌。结论约30.0%的ALT持续正常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有抗病毒治疗指征。此类患者如果条件允许应积极行肝组织活检评估肝脏损伤程度;临床医生也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毒学、影像学和人口学特征直接给予抗病毒治疗。
- 周路路刘娜任丹丹徐光华
- 关键词:肝炎E抗原丙氨酸转氨酶肝组织活检
- 肝细胞癌血清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 2010年
- 原发性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肝细胞癌占原发性肝癌的80%~90%,肝细胞癌的死亡率较高。早期治疗能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而早期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肝细胞癌血清标志物的检测为其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利的方法,并且操作简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目前常用的血清标志物为AFP、AFP异质体、AFPmRNA、磷脂酰基醇蛋白聚糖-3、α-L-岩藻糖苷酶等。联合使用这些标志物有助于肝细胞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
- 曾庆磊付素伟刘娜徐光华
- 关键词:肝细胞癌血清学标志物
- ALT水平正常的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病理学特点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正常(≤40 U/L)的乙型肝炎病毒(HBV)e抗原(HBeAg)阳性的慢性HBV感染者的肝组织病理学特点,进一步研究影响肝组织炎性反应分级及纤维化分期的相关因素。方法185例ALT正常的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肝组织明显炎性反应者(A2~A3)29例,占15.7%;肝组织明显纤维化者(F2~F4)32例,占17.3%。回顾性分析纳入者的人口学、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模型筛选影响肝组织明显炎性反应和纤维化的相关因素,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T和肝脏弹性测量值(LSM)是肝组织明显炎性反应的独立预测因素(HR=1.078、1.492,P=0.019、P<0.001);家族史、HBsAg和LSM是肝组织明显纤维化的独立预测因素(HR=4.398、0.343、1.308,P=0.023、0.022、0.008)。ALT、LSM在诊断肝组织明显炎性反应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69、0.742(P<0.05);以ALT≥30.5 U/L为截断值,诊断肝组织明显炎性反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55.2%、73.7%、67.9%;以LSM≥6.4 kPa为截断值,诊断肝组织明显炎性反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51.7%、83.3%和75.4%。LSM在诊断肝组织明显纤维化的AUC为0.688(P<0.05);以血清LSM≥8.1 kPa为截断值,诊断肝组织明显纤维化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为40.6%、92.8%和85.4%。结论在HBeAg阳性的慢性HBV感染的患者中,正常的ALT水平并不总是代表肝组织没有炎性反应及纤维化的存在;高ALT水平和高LSM是肝组织明显炎性反应的独立预测因素,有家族史、低HBsAg和高LSM水平是肝组织明显纤维化的独立预测因素;血清ALT水平与LSM能够较准确地诊断肝脏炎性反应程度,LSM能够较准确地诊断患者肝纤维化程度。
- 刘娜张瑞芹李春霞东冰周路路张楠徐光华武琼
- 关键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肝活检
- 40岁以上HBeAg阳性和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临床特点比较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40岁以上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40岁以上慢性HBV感染者共186例,其中HBeAg阳性组93例,HBeAg阴性组93例。结果 40岁以上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男性为多(76.34%),并且多有乙型肝炎家族聚集现象(78.49%);40岁以上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的HBV DNA水平与ALT水平均高于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40岁以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HBeAg阳性者占少数;40岁以上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HBeAg阳性者多合并腹水形成,而HBeAg阴性者既可见腹水形成,又可见上消化道出血。结论 40岁以上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多见于男性,多具有家族聚集现象,HBeAg阳性肝硬化患者所占比率较低,但HBV DNA水平较高,肝脏的炎症活动明显,病情进展可能较快。
- 李春霞徐光华潘怀强刘娜
- 关键词:肝硬化
- 乙型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合并假性血小板减少1例被引量:3
- 2018年
- 患者,男性,44岁,农民。否认有肝炎家聚现象,有输血史,否认饮酒嗜好,有吸烟史28年,20支/d。1年前在我科住院诊断为乙型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开始应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后多次在我科住院治疗,血小板波动在34~45×10 9/L。此次因“发现HBsAg阳性20年,发现血小板明显减少4 d”主诉于2018年5月19日入院。查体:体温36.3℃,脉搏75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12/68 mmHg。
- 刘娜李春霞东冰徐光华牛迎花何英利赵英仁
- 关键词: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假性血小板减少乙型肝炎HBSAG阳性输血史
-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再次妊娠孕早期甲状腺功能与宫内妊娠结局关系研究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再次妊娠孕早期甲状腺功能与宫内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接受规律产检的85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产检的85例正常早期孕妇作为对照组。所有孕妇均于孕9~12周检测甲状腺功能指标,包括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促甲状腺激素(TSH)、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分析孕早期甲状腺功能指标对宫内妊娠结局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FT_(3)、FT_(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SH、TPOAb、TgA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宫内妊娠结局良好53例、不良32例;宫内妊娠结局不良组血清FT_(3)、FT_(4)水平均低于宫内妊娠结局良好组,TSH、TPOAb、TgAb水平均高于宫内妊娠结局良好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FT_(3)和TSH均是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再次妊娠宫内妊娠结局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FT_(3)联合TSH预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再次妊娠宫内妊娠结局不良的AUC为0.923,敏感度为87.69%,特异度为88.15%。结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再次妊娠孕早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是引起妊娠期自发性流产的重要原因,血清FT_(3)联合TSH预测宫内妊娠结局不良的效能较好,值得临床予以重视。
- 薛娟张媛媛刘娜
- 关键词:复发性流产再次妊娠孕早期甲状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