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
- 作品数:19 被引量:68H指数:5
- 供职机构: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钦州市居民高血压病发病及其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2010年
- [目的]探讨钦州市居民高血压病发病及其危险因素。[方法]2007年10月~2009年12月,抽取钦州居民600名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高血压发病及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有心血管家族史、年龄大、饮酒、睡眠质量差及体重指数较大的人群患高血压病的几率较大。[结论]卫生部门应通过宣教提高人群的高血压防治知识,提倡良好的生活方式,以达到预防高血压的目的。
- 黄芳张明马可
- 关键词:高血压LOGISTIC回归分析
- 胚胎型大脑后动脉与后循环缺血相关性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胚胎型大脑后动脉患者临床特征以及与后循环缺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96例胚胎型大脑后动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胚胎型大脑后动脉患者发生后循环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396例胚胎型大脑后动脉患者中,有276例发生后循环缺血,发生率为69.70%。单因素及多因素结果显示,男性、饮酒、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双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是胚胎型大脑后动脉患者发生后循环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发生后循环缺血的概率较高,男性、饮酒、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双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均是其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积极治疗或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对预防胚胎型大脑后动脉患者发生后循环缺血具有重要的意义。
- 林敏仕梁朝莹马可颜循金张炜志李松良唐国富陈俊宇
- 关键词:后循环缺血
- VEEG监测对鉴别癫及非癫发作的意义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发作期视频脑电图(VEEG)在诊断癫性发作及发作类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35例发作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发作期VEEG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VEEG共监测到临床发作733次,发作期脑电图记录到样放电557次。诊断为癫381例,其中癫合并非癫性发作(NES)24例,占6.3%;单纯NES 54例。癫发作类型以部分性发作为主,癫发作及发作间期样放电多见于NREMⅠ、Ⅱ期。结论 发作期VEEG监测对鉴别癫及非癫发作有重要的鉴别意义。
- 马可蓝瑞芳刘秀颖
- 关键词:发作性疾病视频脑电图
- 脑梗死后头痛发生机制及治疗进展
- 2024年
- 脑梗死(CI)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在所有脑卒中中占比60.00%~80.00%;脑出血称为出血性脑卒中,在所有脑卒中中占比20.00%~30.00%。在2016年全世界由于脑血管疾病造成死亡的人数约550万人,高居死亡病因首位。同时脑梗死在一定程度上给存活者遗留认知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肢体瘫痪以及疼痛等多种后遗症,对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其中脑梗死后头痛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因此,本文针对脑梗死后头痛发生机制以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 陈俊宇马可
- 关键词:脑梗死头痛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
- 同型半胱氨酸对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探究同型半胱氨酸对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NIHSS评估神经功能,Logisti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脂血症、糖尿病史、房颤史、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抗凝治疗、入院收缩压、入院舒张压、入院NIHSS评分与12个月预后相关;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入院NIHSS评分、入院舒张压与脑梗死12个月MRS评分有关,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与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12个月神经功能预后有关。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是影响脑梗死合并高血压预后的危险因素,且该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上升明显,可作为预防和治疗依据。
- 吕华东劳小芳陈强棠马可蓝瑞芳
-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脑梗死高血压预后
- 补体C3与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临床研究
- 蓝瑞芳刘秀颖马可覃祖业梁莉黄翠艳颜循金
- 课题来源:2009年钦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合同编号:20094105。背景:脑梗死是中国中老年人群的多发病、常见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脑梗死的发病率也随之逐年上升。卒中已位居发展中国家致死和致残最常见因素的...
- 关键词:
- 关键词: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治疗
- 经以机械取栓为主的动脉内多模式治疗的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5
- 2018年
- 目的探究经以机械取栓为主的动脉内多模式治疗的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采用以机械取栓为主的动脉内多模式治疗的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82例,根据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50例和预后不良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治疗情况及治疗结果,经以机械取栓为主的动脉内多模式治疗的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高血压发生率、心房颤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性别、闭塞部位及糖尿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方式、取栓次数及行支架置入、行动脉溶栓、行静脉溶栓、行球囊扩张、术中应用替罗非班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病至穿刺时间、穿刺至血管开通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修正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术前与术后24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后24 h颅内出血发生率及血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闭塞部位[OR=5.003,95%CI(1.809,13.836)]、糖尿病[OR=4.948,95%CI(1.950,12.554)]、mTICI分级[OR=0.234,95%CI(0.079,0.696)]、术前NIHSS评分[OR=3.536,95%CI(2.385,5.243)]、术后24 hNIHSS评分[OR=3.127,95%CI(2.184,4.476)]、术后24 h颅内出血[OR=3.801,95%CI(1.297,8.621)]、血管再通[OR=0.217,95%CI(0.070,0.672)]是经以机械取栓为主的动脉内多模式治疗的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闭塞部位、糖尿病、mTICI分级、术前NIHSS评分、术后24 hNIHSS评分、术后24 h颅内出血及血管再通是经以机械取栓为主的动脉内多模式治疗的大动脉�
- 吕华东马可蓝瑞芳
- 关键词:脑梗死机械取栓
- 利脑心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利脑心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140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分别采用氯吡格雷治疗和利脑心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均治疗7 d。比较2组治疗前后P-选择素(Ps)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梗死面积、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s水平、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及脑梗死面积低于对照组(P<0.05),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脑心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能显著降低血浆Ps水平、CRP水平,减轻脑缺血损伤,有效改善预后。
- 陈俊宇蓝瑞芳马可刘秀颖
- 关键词:氯吡格雷脑梗死有效性安全性
- 40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诊断及治疗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40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方法:选取收治的确诊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4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以低分子肝素抗凝及对症治疗安全有效。结论:了解CVST的临床特征并能进行MRI+MRV检查来早诊断、早治疗最为关键,治疗主以抗凝、溶栓及对症治疗,临床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 马可
- 关键词: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帕金森模型中的神经保护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4年
- 帕金森临床主要表现为运动系统障碍,如僵直、静止性震颤、运动徐缓等,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常见于老年人。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在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征、治疗、临床特点、疾病转归方面均已有系统且深入的认识。帕金森病主要累及运动及其它系统,多巴胺纹状体通路破坏和黑质致密部多巴胺神经元丢失为主要造成运动功能障碍的原因。帕金森病主要包括认知和精神障碍、僵下、姿势不稳、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等症状。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为左旋多巴的辅助药品,在帕金森治疗中作用显著,具副作用少及有高度选择性优点,分析帕金森模型中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对药物的合理应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帕金森模型对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对保护神经退行性病变的作用进行研究,以探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保护神经作用机制,并提出新的观点,以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参考依据。
- 马可
- 关键词: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帕金森模型神经保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