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麻醉
  • 3篇镇痛
  • 3篇芬太尼
  • 2篇蛋白
  • 2篇毒性
  • 2篇雄甾烷醇类
  • 2篇药效
  • 2篇药效学
  • 2篇神经毒
  • 2篇神经毒性
  • 2篇手术
  • 2篇舒芬太尼
  • 2篇术后
  • 2篇七氟醚
  • 2篇全身麻醉
  • 2篇熵指数
  • 2篇维库溴铵
  • 2篇脑电双频
  • 2篇肌肉
  • 2篇肌松

机构

  • 1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第四五...

作者

  • 17篇陶国荣
  • 11篇于布为
  • 4篇罗艳
  • 3篇彭章龙
  • 2篇宋小星
  • 2篇张富军
  • 2篇薛庆生
  • 1篇薛张纲
  • 1篇赵欣
  • 1篇诸燕
  • 1篇包程蓉
  • 1篇董榕
  • 1篇庄蕾
  • 1篇张晓琴
  • 1篇李子元
  • 1篇李辉
  • 1篇杨笛
  • 1篇沈扬
  • 1篇吴新民
  • 1篇黄燕华

传媒

  • 3篇临床麻醉学杂...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上海医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国外医学(麻...
  • 1篇麻醉与监护论...
  • 1篇第十二次长江...
  • 1篇2008年第...
  • 1篇2014年中...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理想麻醉状态和精确麻醉在提升麻醉安全和建立舒适化医疗中的应用和推广
于布为罗艳薛庆生庄蕾陆菡陶国荣张富军金珏朱倩林张晓琴杨笑萱夏一梦董榕陆志俊宋小
该项目属于麻醉学领域。 麻醉安全一直是临床医疗的基础。舒适化医疗是患者和人民对于高质量医疗和健康的基本要求。在本世纪初,麻醉还是中国医学发展的主要安全隐患,其相关死亡率高达1/5000(2000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关键词:
关键词:麻醉安全麻醉学
维库溴铵对全麻患者脑电熵指数和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镇静深度的影响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过程中,维库溴铵对脑电熵指数——状态熵(AE)和反应熵(RE)以及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的影响。方法ASAⅠ级或Ⅱ级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4组(n=15):Ⅰ组为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Ⅱ组、Ⅲ组、Ⅳ组为试验组,分别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03、0.06、0.12 mg/kg。麻醉诱导采用异丙酚靶控输注(TCI),当效应室浓度(CE)达到3.5μg/ml时,按组别静脉注射维库溴铵或等容积生理盐水,5 min后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行气管插管,观察5 min后将Ⅰ组、Ⅱ组、Ⅲ组维库溴铵剂量补足到0.12 mg/kg。记录诱导前即刻、CE达到3.5μg/ml、注射维库溴铵或生理盐水后1、2、3、4、5 min、气管插管前即刻、插管后即刻及插管后1、3、5 min的RE、AE、BIS、HR和MAP。结果与维库溴铵静脉注射前即刻比较,4组静脉注射后各时点RE、SE、BIS、HR、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静脉注射前后RE、SE、BIS、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插管前即刻比较,4组插管后即刻及插管后1min时RE、SE、BIS、HR和MAP均升高(P<0.05或0.01);与Ⅰ组比较,Ⅱ组、Ⅲ组、Ⅳ组插管后即刻和插管后1 min RE、SE和BIS降低(P<0.05),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深度镇静且无伤害性刺激时,维库溴铵对脑电熵指数和BIS无影响;存在伤害性刺激时(如气管插管),即使小剂量(0.03 mg/kg)的维库溴铵也可降低脑电熵指数和BIS的升高幅度。
陶国荣宋小星任瑜彭章龙于布为
关键词:脑电描记术雄甾烷醇类清醒镇静
Tau蛋白病理在七氟醚所致发育期神经毒性中的作用
[目的]本研究考察多次七氟醚麻醉对发育对发育期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并研究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在七氟醚所致发育期神经毒性中的作用.[方法]1.6日龄(P6)野生型小鼠,接受3%七氟醚麻醉一次或三次,然后进行分子生物学或者行...
陶国荣
残余肌松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3年
肌肉松弛作为现代全身麻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外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肌肉松弛是全麻各个要素中最容易发生意外的一个环节,其中,残余肌松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甚至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残余肌松是指全麻手术后发生肌松作用残留,目前以四个成串刺激(train-of-four,TOF)比值d0.9作为残余肌松的诊断标准。本文将从残余肌松的诊断标准、实际发生情况、危害、医师现有的认识状况和防治策略等方面加以综述,为改善临床肌松药的安全性提供参考。
陶国荣于布为
关键词:残余肌松肌肉松弛全身麻醉肌松作用外科学并发症
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应用于胰腺肿瘤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应用于胰腺肿瘤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连续性纳入2021年1-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择期或限期行胰腺肿瘤手术,且术后使用PCIA的793例患者,根据PCIA的镇痛泵配方,将患者分为舒芬太尼组(300例)和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组(联合地佐辛组,493例)。采用倾向性匹配(PSM)进行1∶1匹配,设定卡钳值为0.02,两组患者匹配成功后每组各257例。分别于术后第1、2、3天记录患者静息时和活动时的疼痛VAS评分情况、中重度疼痛患者比例,以及镇痛相关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头晕)、患者的镇痛满意度、术后追加镇痛药物患者比例。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和镇痛泵使用情况(镇痛泵总按压次数、实际给药次数、PCIA舒芬太尼消耗总量)。结果两组间患者性别构成、年龄、BMI、ASA分级构成、基础疾病史、手术部位、手术方式,以及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舒芬太尼组术后第1天静息时疼痛VAS评分为0分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联合地佐辛组同时间(P<0.05),≥4分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联合地佐辛组同时间(P<0.05);术后第3天静息时和活动时疼痛VAS评分为0分的患者比例均显著低于联合地佐辛组同时间(P值均<0.05),≥4分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联合地佐辛组同时间(P值均<0.05)。舒芬太尼组术后第1天静息时的中重度疼痛患者比例,以及术后第3天静息时和活动时的中重度疼痛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联合地佐辛组同时间(P值均<0.05)。术后第1、2、3天,两组间患者恶心呕吐、瘙痒、低血压、头晕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第3天,联合地佐辛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显著低于舒芬太尼组(P<0.05)。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舒芬太尼用量、PCIA舒芬太尼消耗总量的差异
黄志华邵海军陶国荣陆肖坚王颖王嘉怡张嘉雯罗艳
关键词:地佐辛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静脉镇痛胰腺肿瘤
肺癌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全肺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多学科团队协作管理一例
2022年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此类患者在围手术期易发生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全肺切除术的创伤大,围手术期患者的心肺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较高。因此,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行全肺切除术和手术麻醉均面临巨大挑战。本文报道1例肺癌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于全身麻醉下行全肺切除术的病例,经MDT综合诊疗,全面评估患者状况,制订个性化预案,精确进行围手术期管理,使患者获得了手术机会并平稳度过围手术期各个阶段,顺利出院。
黄燕华沈扬张亚杰陈丽娇王子涵陶磊包程蓉陶国荣罗艳
关键词:全肺切除术围术期管理
Sugammadex:一个新型的肌松拮抗药
2010年
Sugammadex是一种经过修饰的γ-环糊精.能够与氨基甾类非去极化肌松药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从肾脏排泄.迅速逆转肌松作用。并且对深度肌松也能够快速逆转.有助于降低术后残余肌松.是一个接近理想状态的肌松拮抗剂。
陶国荣罗艳于布为
关键词:肌松作用拮抗药非去极化肌松药Γ-环糊精残余肌松
国产与进口罗库溴铵的药效学及对循环功能影响的比较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比较国产和进13罗库溴铵的药效学及对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210例,年龄18~65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n=105):国产罗库溴铵组(I组)和进口罗库溴铵组(Ⅱ组)。采用TOF-Watch。SX型加速度肌松监测仪刺激尺神经,观察拇内收肌颤搐情况。记录静脉注射插管剂量(0.6mg/kg)的罗库溴铵后气管插管条件、肌松起效时间、临床作用时间、最大肌颤搐抑制程度、75%恢复时间、恢复指数、循环指标完全恢复时间、血液动力学指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肌松起效时间、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指数、肌颤搐最大抑制程度、气管插管条件、循环指标完全恢复时间、给肌松药前后血液动力学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组75%恢复时间长于Ⅰ组(P〈0.05)。结论国产罗库溴铵与进口罗库溴铵具有相似的药效学特性,对循环功能无明显不利影响。
吴新民于布为薛张纲刘斌熊利泽薛昀李敏陶国荣李茜杨笛路志红
关键词:雄甾烷醇类神经肌肉阻滞剂量效应关系血液循环
基因多态性和麻醉被引量:2
2005年
由于基因的多态性,导致不同人群及个体间药物转运蛋白功能的差异、靶受体对相同药物的敏感性差异及药物代谢酶活性的差异,从而对相同药物产生不同的反应。现就基因多态性对麻醉药物的转运蛋白、作用受体及代谢酶三方面的影响作一综述。
陶国荣于布为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麻醉药
POCD的研究进展
自从Bedford首先报道全麻后老年病人手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至今,已过去半个世纪了,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从过去主要...
陶国荣薛庆生于布为
关键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全身麻醉发病机制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