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媛媛
- 作品数:67 被引量:389H指数:11
- 供职机构:浙江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鼻咽癌调强放疗联合含铂方案化疗后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及相关临床因素分析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初步探讨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IMRT)联合含铂方案化疗后长期生存患者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SNHL)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接受IMRT联合含铂方案化疗,至今无复发无转移的鼻咽癌患者53例,检测患者听力状态,分析临床因素与低频SNHL之间的相关性。[结果]53例患者,中位随访期为60个月(28-84个月)。共计106支耳接受听力检测。低频(0.5k Hz、1k Hz、2k Hz)SNHL发生率为14.2%,高频(4k Hz)SNHL发生率为44.3%。其中,初治时年龄超过50岁、UICC(2002分期)T4分期、接受累积顺铂化疗剂量超过200mg/m^2,及随访期间伴分泌性中耳炎者更易发生(P值分别为0.031、0.044、0.031、0.01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累积顺铂化疗剂量为低频SNHL的影响因素(P值分别是0.024、0.028,),伴发分泌性中耳炎者低频SNHL发生风险也有可能增加(P=0.063)。[结论]对IMRT联合含铂化疗后的鼻咽癌患者,年龄、累积顺铂化疗剂量、伴分泌性中耳炎可影响SNHL的发生率,临床需引起注意。
- 王谨李丽黄邵敏陈雪林陈媛媛赵充陈明
- 关键词:调强放疗听力损伤
-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放疗靶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初步报告被引量:7
- 2010年
- 背景与目的在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imited-stage small cell lung cancer,LSCLC)的放化疗综合治疗中,放疗靶区等方面尚存争议。本研究旨在前瞻性比较LSCLC经诱导化疗后按不同靶区范围进行放疗的局部控制率和毒副反应的差异及对生存的影响。方法LSCLC患者,经EP方案诱导化疗2周期后,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按照化疗后和化疗前原发灶范围勾画放疗靶区(gross tumor volume-tumor,GTV-T),区域淋巴结靶区(gross tumor volume-nodal,CTV-N)两组均包括达到诊断标准的淋巴结所在的结区。放疗45Gy/30次/19天,开始于化疗后1周-2周,放疗中按期进行第3周期化疗。放疗后再行3周期化疗。完全缓解者行预防性全脑照射(prophylactic cranial irra-diation,PCI)。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入组37例、40例患者。局部复发率分别为32.4%、28.2%(P=0.80),其中单独照射野外复发率分别为3.0%、2.6%(P=0.91),且均位于原发病灶同侧锁骨上区。纵隔型N3是照射野外复发危险因素(P=0.02,OR=14.13,95%CI:1.47-136.13);放疗期间发生I度、II度体重减轻分别为29.4%、5.9%和56.4%、7.7%(P=0.04);0度-I度和II度-III度后期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分别为97.1%、2.9%和84.6%、15.4%(P=0.07)。研究组和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2.1个月和26.9个月;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7.9%、44.4%、37.3%及75.8%、56.3%、41.7%(P=0.79)。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仅照射化疗后原发灶范围及阳性淋巴结区未降低局部控制率和总生存率,而放疗毒性降低。但目前样本量尚未达到设计要求,最终结论需继续扩大样本数后得出。
- 胡晓包勇张力陈媛媛李凯新王卫华刘源何瀚孙宗文庄婷婷王彦陈静梁颖张阳赵洪云王凤华陈明
- 关键词:肺肿瘤小细胞肺癌放疗靶区
- EBV阳性鼻咽癌相关性中性粒细胞抑制肿瘤微环境中的CD8^(+)T细胞活化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分析鼻咽癌(NPC)肿瘤微环境(TME)中的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AN)浸润与患者的预后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初步探讨EBV阳性NPC的TAN对CD8^(+)T细胞活化的作用。方法:收集2008年至2012年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118例初治且无转移的EBV阳性NPC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并分析NPC组织中CD8^(+)T细胞、TAN浸润和EBV感染之间的关系,检测NPC组织标本中的TAN浸润程度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流式细胞术检测HK1-EBV细胞培养上清液对TAN极化的N2型标志物(CD182和CD206)表达水平的影响,并进一步检测极化后的TAN对CD8^(+)T细胞活化标志物(CD69和PD-1)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EBV阳性NPC组织中CD8^(+)T细胞和TAN浸润增多且两者在数量上呈负相关关系(P=0.005 2);EBV阳性NPC组织中高水平浸润的TAN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OS:P=0.025,PFS:P=0.027),TAN浸润水平是EBV阳性NPC患者总生存时间(P=0.035)的独立预后因子;与对照组相比,HK1-EBV细胞培养上清液可诱导TAN极化并高表达N2型标志物(CD182:P<0.001;CD206:P<0.01);极化后的TAN可抑制CD8^(+)T细胞CD69的表达并促进PD-1的表达(P<0.001)。结论:EBV阳性NPC能够促进TME中的TAN浸润增多并使其极化成N2型,从而抑制CD8+T细胞的活化,发挥免疫抑制作用,与NPC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 欧阳蒂君陈楠杨洁莹陈媛媛向橦夏建川
- 关键词:EB病毒鼻咽癌肿瘤微环境
- 可切除脑转移瘤术前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手术联合术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疗提高了可切除脑转移瘤患者的总生存,成为可切除脑转移瘤重要的治疗模式之一。与之相比,术前SRS具有减少术中有活性的肿瘤细胞播散到治疗腔、降低照射剂量、减少对周围正常脑组织的照射、保证了围术期治疗的顺利进行等理论优势,而且被近年的临床研究证实其可降低局部复发率、放射性脑坏死和软脑膜转移的发生率。另外,其适应证、剂量分割及联合药物治疗等实施细节有待更多前瞻性研究证实。本文对该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张雪芳何洁芳陈媛媛
- 关键词: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术前治疗
- 微生物在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20年
-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OM)是头颈部肿瘤放疗后最常见不良反应之一。ROM会引起患者口腔疼痛、进食困难、营养不良,甚至导致治疗中断。近年来,口腔微生物在ROM中作用逐渐受到重视。故针对ROM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微生物在ROM中的研究进展、机制通路和益生菌治疗进行综述。
- 舒泽凯赖淑贞陈媛媛陈明
- 关键词:微生物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 营养预后指数PNI对食管放化疗患者的预后影响
- 目的 :评估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对食管癌放疗患者生存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和浙江医院确诊为食管癌,并接受放射...
- 王谨叶英俊陈媛媛谢淑萍
- 增强CT扫描对鼻咽癌大体肿瘤体积勾画的影响
- 目的:基于CT断面勾画的大体肿瘤体积(GTV)是精确放疗的基础,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模拟CT扫描时使用造影剂增强与否对鼻咽癌GTV勾画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完成病理确诊和标准临床分期程序的鼻咽癌连续病例10个,...
- 陈媛媛张黎黄劭敏张一弓赖淑贞周琦超邓小武
- 关键词:鼻咽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大体肿瘤体积
- 文献传递
- 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术后高级别脑胶质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8
- 2017年
- 目的评价放疗联合替莫唑胺(TMZ)治疗术后高级别胶质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8--2015年间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11例采用3DRT联合TMZ治疗初诊高级别胶质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疗效和安全性。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1、2、3年样本数分别为71、49、31例,OS率和PFS率分别为83.5%、46.9%、35.6%和52.2%、34.7%、26.4%。放化疗期间常见不良反应为急性中枢神经系统、血液学、肝及胃肠道反应,但多数均能耐受。病理分级是影响OS、PFS率的因素(P=0.000、0.000)。结论3DRT联合TMZ治疗术后高级别胶质瘤疗效肯定,安全性较好。病理分级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 李凯新孔月董百强花永虹陈媛媛辛培玲胡巧英陈明
- 关键词:替莫唑胺
- 生酮饮食与高级别胶质瘤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高级别胶质瘤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神经胶质瘤,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术后予放化疗辅助治疗。由于高级别胶质瘤呈浸润性生长,治疗效果欠佳。为了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许多研究者开始将生酮饮食应用于高级别胶质瘤治疗中。生酮饮食是通过减少肿瘤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增加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反应和减轻炎症来实现抗肿瘤的作用,这种作用在一系列细胞、动物实验及临床预试验中得到了证实。在高级别胶质瘤中,生酮饮食也被证实是可行且安全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需要高度选择适应患者人群。
- 刘晓慧黄爽陈媛媛
- 关键词:高级别胶质瘤生酮饮食能量代谢
- 正常肺组织大分割照射全肺平均耐受剂量与生物学效应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建立正常组织分次照射基于肺纤维化影像学改变的全肺平均剂量-效应模型,定量分析分割照射相比单次照射的生物学效应及耐受剂量关系.方法采用8~10周龄C57BL6雌性小鼠按随机数表法分组进行X射线全肺野照射,分别给予梯度剂量0、2.0Gy×5次、4.0Gy×5次、6.0Gy×5次、7.0Gy×5次、8.5Gy×5次.照射后24周行CT扫描成像,CT图像三维重建后经三维分割算法获得肺部平均密度与肺部体积值,并分别据此进行Boltzmann模型放射生物学建模.结果照射后24周CT图像三维重建冠状位图像提示剂量依赖的肺部影像学改变.同一时间点肺组织全基因组芯片与组织病理学研究均提示与影像学改变高度吻合.经放射生物学建模,分次照射诱导肺密度改变的全肺平均剂量(Dmean)中位剂量为(30.80±0.80)Gy(校正R2=0.97);引起肺体积减小的中位剂量为(31.31±7.07)Gy(校正R2=0.92).基于影像学参数的剂量-效应曲线提示,肺组织对分次照射的耐受性相比单次照射显著提高.结论纤维化进展过程中,肺密度与肺体积改变对X射线的依赖性不仅取决于总剂量大小,也与分割次数、分次剂量存在一定关联.
- 周成吴润叶周兆明封巍徐裕金王谨张鹏石磊陈媛媛陈明
- 关键词:分割照射放射性肺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