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
- 作品数:26 被引量:102H指数:5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经皮胆囊造瘘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
- 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AC)为临床工作中常见的一种普外科疾病。随着现代医学对其病因的认识不断加深,其临床治愈水平不断提高,对于不能进行外科手术的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经皮胆囊造瘘术(Percu...
- 张誉王一鸣王海阿斯哈提·库万太陈凯
-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手术时机
- 基于入院指标的细菌性肝脓肿液化成熟度贝叶斯统计预测模型构建
- 2024年
- 背景和目的:脓肿的液化成熟度是影响细菌性肝脓肿(PLA)患者早期治疗、有创引流及预后康复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疾病早期能够有效诊断PLA并及时给予相应的评估与治疗是临床诊疗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国内外的诊疗策略是通过增强CT、MRI检查及手术情况确定脓肿性质,缺乏快速确定脓肿性质的手段。本研究利用入院常规检查指标,通过采用贝叶斯统计方法,构建PLA液化成熟度的预测模型,为PLA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116例PLA患者资料。根据增强CT、手术情况明确的脓肿成熟度,将患者分完全液化组(59例)与未完全液化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常规检查指标和临床特征。对原始资料进行二分类,经筛选后得出诊断价值较大的指标。采用贝叶斯统计法建立PLA液化成熟度预测模型,并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1月期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接诊的23例PLA患者对模型进行验证,并生成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本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筛选结果显示,发病时间、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计数、血清降钙素原、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平扫CT值等因素与PLA的脓肿液化成熟度明显相关(均P<0.05);经ROC曲线验证,基于以上指标构建的贝叶斯统计预测模型的敏感度为90.0%、特异度为84.6%、正确率为87.3%。结论:所构建的PLA液化成熟度贝叶斯统计预测模型能够快速有效地明确脓肿性质。在疾病早期根据体征不排除PLA时即可根据入院常规检查指标和临床特征进行使用,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 王一鸣张誉李岩王海阿斯哈提·库万太陈凯
- 关键词:贝叶斯定理
- 自体血回输联合氨甲环酸对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凝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分析自体血回输联合氨甲环酸对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凝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于本院择期行腹腔镜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1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处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氨甲环酸组(74例)及联合组(自体血回输联合氨甲环酸,5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凝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吸取脾血时间、术后第1天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1天,两组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手术前后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白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较术前均显著升高(P<0.05),氨甲环酸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联合组(P<0.05)。结论自体血回输联合氨甲环酸能够减轻手术对机体免疫和创伤反应的影响。
- 阿迪力江.艾麦提艾山江.乌买尔江陈凯
- 关键词:自体血回输氨甲环酸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凝血功能免疫功能
- 基于PBL教学法的分阶段教学方法在普外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16
- 2014年
- 目的:寻求更好的普外科临床教学方法。方法:将100名学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以问题讨论(PBL)为基础的分阶段式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教学法。课程结束后,两组采用相同的试题进行闭卷考试,并对观察组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学生考试成绩的及格率和优秀率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96%以上的学生对以问题讨论为基础的分阶段式教学法持肯定态度。结论:以问题讨论为基础的分阶段式临床教学法优于传统临床教学方法。
- 陈凯邓大伟高文彪
- 关键词:普外科
- E-cad在低位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裸鼠模型血清及移植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裸鼠低位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模型血清及移植瘤组织中E-钙黏蛋白(E-cad)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大肠癌细胞株SW480接种于裸鼠直肠黏膜下,建立裸鼠低位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模型。120只裸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40只,A组(直肠癌模型组)采用二甲基肼注射+SW480种植,B组(二甲基肼对照组)采用二甲基肼注射,C组(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采用ELISA检测血清E-cad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RT-PCR法检测种植瘤组织中E-cad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A组裸鼠的血清E-Cad含量为(19.48±1.25)mg/L,明显高于B组裸鼠和C组裸鼠的血清E-Cad含量(2.36±0.18mg/L和2.15±0.12 mg/L)(t=8.28,9.01,P<0.05)。发现侧方淋巴结转移的裸鼠血清E-Cad含量,明显高于未发现侧方淋巴结转移的裸鼠,差异有显著性(t=10.28,P<0.05)。A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E-Cad蛋白的表达强度弱于B组和C组(t=9.81,7.69,P<0.05)。A组中,有侧方淋巴结转移发生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E-Cad蛋白表达强度较未有侧方淋巴结转移发生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表达明显减弱,差异有显著性(t=9.36,P<0.05)。A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E-Cad mRNA表达明显下调,与B组和C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A组中发现侧方淋巴结转移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E-Cad mRNA表达强度明显下调,与未发现侧方淋巴结转移的裸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7.85,P<0.05)。结论血清E-cad的表达水平可能与直肠癌淋巴转移密切相关,同时直肠癌组织中E-Cad蛋白和mRNA表达减弱或缺失,导致癌细胞间粘附性降低,促进癌细胞获得侵袭和转移的能力。
- 艾斯克尔.吐拉洪陈凯邓大伟
- 关键词:直肠癌淋巴结转移E-钙黏蛋白裸鼠
- 低位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E-钙黏蛋白的表达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建立裸鼠低位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模型,检测E-钙黏蛋白在裸鼠低位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模型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大肠癌细胞株SW480接种于裸鼠直肠黏膜下,建立裸鼠低位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直肠癌模型组(A组,40只,二甲基肼注射+SW480种植)、二甲基肼对照组(B组,40只,二甲基肼注射)和空白对照组(C组,40只,不作任何处理)。处死裸鼠,光镜下观察种植瘤组织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种植瘤组织和转移淋巴结组织中E-钙黏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A组裸鼠约1周时成瘤率为100%,之后瘤结节逐渐长大。B组和C组裸鼠均未成瘤。A组裸鼠的肿瘤组织中E-钙黏蛋白阳性表达率(40.0%)明显低于肿瘤周边组织(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4,P<0.05)。B组裸鼠的直肠黏膜组织中E-钙黏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0.0%,C组裸鼠的直肠黏膜组织中E-钙黏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5.0%,A组肿瘤组织以及B组、C组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P<0.05),A组的E-钙黏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B组和C组(χ2=8.12、9.04,P<0.05)。发生侧方淋巴结转移的A组裸鼠种植瘤组织中E-钙黏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3.3%,明显低于未发生侧方淋巴结转移的裸鼠种植瘤组织(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8,P<0.05)。结论二甲基肼预处理后进行人大肠癌细胞株SW480接种制模法成功构建了裸鼠低位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模型。E-钙黏蛋白表达减弱可能在直肠癌发生、侵袭及淋巴结转移演进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 艾斯克尔.吐拉洪陈凯邓大伟
- 关键词:直肠癌淋巴结转移E-钙黏蛋白裸鼠
- 经腹膜前间隙修补腹股沟疝腹腔镜路径与传统路径临床对比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安全性、微创性及美容效果。方法:比较分析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128例)和传统开放腹膜外疝修补术(75例)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美体评分、术后患侧术区疼痛、手术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无术后出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两者术后均有复发。单因素分析,腹腔镜组与传统组在年龄、性别、是否是单侧或双侧疝诊断、复发时间没有显著差异,在创面暴露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疼痛程度上差异明显P<0.05。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相比较,腹腔镜组明显少于传统组P<0.05。住院天数并没有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与传统开放腹膜外疝修补术相比,手术更安全、恢复快,可获理想的美容效果,是治疗腹股沟疝的有效可靠方法。
- 陈凯高文彪长孙卫国张金辉邰沁文
- 关键词:腹股沟疝腹腔镜腹膜前间隙
- 意外胆囊癌的诊断策略及治疗进展
- 2023年
- 意外胆囊癌(unexpected gallbladder carcinoma, UGC)通常是指术前未经发现,术后病理确诊的胆囊恶性肿瘤。其术前缺乏典型的症状、体征及特异的影像学表现,胆囊癌的术前诊断仍面临着巨大挑战,使其被意外发现的概率升高。手术仍是目前唯一理想的治疗手段,但是关于其手术方式、肝脏及淋巴结清扫范围、意外胆囊癌的外科治疗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争议。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行术中冰冻病理发现UGC的概率为0.2%-2%,占胆囊癌总数50%。因此,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及文献,针对意外胆囊癌术前诊断及外科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 周博邢新风陈凯
- 关键词:胆囊恶性肿瘤意外胆囊癌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
- 桉树脑在制备抗产ESBLs大肠杆菌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公开了桉树脑在制备抗产ESBLs大肠杆菌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针对现有产ESBLs大肠杆菌药物的研究现状,深入研究发现在牛至挥发油中具有抑制产ESBLs大肠杆菌的活性单体为桉树脑,单体桉树脑能够影响...
- 宫海燕王盛力李劭昱陈凯
- 一种医疗器械用旋转机构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器械用旋转机构,涉及医疗技术领域。该医疗器械用旋转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镶嵌有受力装置,所述外壳的内腔设置有转动结构,所述受力装置包括受力外壳,所述受力外壳的内腔设置有位移块,所述位移块的...
- 陈凯苏洪德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