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朋
- 作品数:38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马凡综合征-家系FBN1基因突变筛查
- 2010年
- 目的 对一个马凡综合征家系进行FBN1基因突变筛查,探讨该家系的分子发病机制.方法 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采集家系中四名患者及两名正常个体外周静脉血5毫升,提取基因组DNA.采用直接测序法对FBN1基因全部65个外显子,以及外显子内含子拼接部进行序列分析.Polyphen程序分析FBN1基因突变引起的蛋白结构和功能改变.结果 通过基因突变筛查,发现该家系所有患者均携带有c.2261A>G(p.Y754C)突变体,而患者家中正常个体及100名正常对照无此突变.经Polyphen程序分析,此突变将导致FBN1蛋白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结论 FBN1基因突变体p.Y754C是导致该马凡综合征家系的致病原因,此突变首次在中国马凡综合征患者中发现.
- 郝朋汤欣宋慧王犁明王玉川应铭韩瑞芳李宁东
- 关键词:马凡综合征微丝蛋白质类突变系谱
- 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急性发作期与非发病期泪膜功能的改变
- 2013年
- 目的探讨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SAC)患者急性发作期与非发病期泪膜功能的改变。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15例(30眼)SAC患者(SAC组)于急性发作期与非发病期分别行泪膜功能评估,包括泪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I检测(SIt)及泪膜干涉成像仪检查。选择同期1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其泪膜功能。结果SAC组急性发作期BUT显著低于非发病期和对照组[(6.974-1.56)8比(11.274±1.39)、(12.00±1.1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50,P=0.000;U=1.00,P=0.000);SAC组非发病期BU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322.00,P〉0.05)。SAC组急性发作期、非发病期及对照组sI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泪膜干涉成像仪检查,对照组80.0%(24/30)为Ⅰ~Ⅱ级,20.0%(6/30)为Ⅲ级;SAC组急性发作期20.0%(6/30)为Ⅰ~Ⅱ级,80.0%(24/30)为Ⅲ~V级;SAC组非发病期60.0%(18/30)为Ⅰ~Ⅱ级,40.0%(12/30)为Ⅲ~V级,SAC组急性发作期泪膜干涉成像仪分级与非发病期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27,P=0.000;χ^2=8.40,P=0.004);SAC组非发病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98,P〉0.05)。结论SAC可引起泪膜功能的改变,导致泪膜不稳定;季节过敏性炎性反应所致的泪膜不稳定,不表现为永久性,SAC非发病期泪膜功能可恢复至正常。
- 李轩姜志昕郝朋
- 关键词:结膜炎变应性泪膜眼表
- 人视紫红质基因的克隆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韩瑞芳郝朋王玉川应铭王犁明李宁东
- 关键词:视紫红质基因基因克隆真核表达视网膜色素变性
- MicroRNA-29a-3p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人角膜基质细胞的肌成纤维细胞转化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MicroRNA-29a-3p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角膜基质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选用培养至2~4代的人角膜基质细胞,分别设置对照组、TGF-β1组、miR-29a过表达对照+TGF-β1组、miR-29a过表达+TGF-β1组、miR-29a抑制表达对照+TGF-β1组及miR-29a抑制表达+TGF-β1组。采用TGF-β1体外诱导的人角膜基质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细胞饥饿过夜之后,在无血清的条件下转染miR-29a 24 h;然后以浓度5 ng/mL加入TGF-β1,无血清培养48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细胞总RNA提取法提取细胞总RNA,逆转录成cDNA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目的相应指标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应蛋白的表达。结果人角膜基质细胞呈多角形,树突状,排列规则。按实验设计处理完细胞之后,各组细胞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效果良好。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平滑肌肌动蛋白α(αSMA)的mRNA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miR-29a过表达对照+TGF-β1组比较,miR-29a过表达+TGF-β1组αSMA mRNA表达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miR-29a抑制表达对照+TGF-β1组比较,miR-29a抑制表达+TGF-β1组αSMAmRNA表达有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同时,αSMA在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可得,对照组与TGF-β1组相比,αSM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iR-29a过表达+TGF-β1组与miR-29a过表达对照+TGF-β1组相比αSM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而该指标在miR-29a抑制表达+TGF-β1组与miR-29a抑制表达对照+TGF-β1组的比较中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结论MicroRNA-29a对TGF-β1诱导的人角膜基质细胞的肌成纤维细胞转化作用是负性的。
- 李凌菡郝朋李轩
- 关键词:角膜基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
- 一个Marfan综合征家系FBN1基因的突变筛查
- 王玉川郝朋应铭王犁明李宁东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蓝光损伤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 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外泌体对蓝光损伤后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表达的影响.方法 培养hUCMSC,收集上清液,采取梯度超速离心法分离纯化外泌体.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外泌体形态;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hUCMSC外泌体表面特异性标志蛋白CD63及hUCMSC表面蛋白CD90的表达.取生长良好的人RPE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光损伤组和hUCMSC外泌体处理组.光损伤组和hUCMSC外泌体处理组以蓝光(2000±500) Lux照射RPE细胞12h建立光损伤模型;hUCMSC外泌体处理组细胞培养液中分别加入25、50、75 μg/ml的hUCMSC外泌体,并以此分为低浓度、中浓度、高浓度3个亚组.各浓度亚组继续培养8、16、24 h结束培养.采用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检测各组RPE细胞VEGF-A蛋白表达,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RPE细胞VEGF-A mRNA表达.结果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hUCMSC外泌体为圆形或椭圆形膜性小囊泡,直径50~100 nm.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hUCMSC外泌体表达外泌体表面特异性标志蛋白CD63及hUCMSC表面蛋白CD90.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结果显示,光损伤组RPE细胞VEGF-A蛋白及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553、-19.456,P<0.05).hUCMSC外泌体处理组RPE细胞培养8、16、24 h时,低浓度、中浓度、高浓度亚组RPE细胞与光损伤组RPE细胞相比,VEGF-A蛋白及mRNA表达均有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hUCMSC外泌体作用时间延长及作用浓度增强,RPE细胞VEGF-A蛋白及mRNA下调作用越强(P<0.05).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相同作用时间随着hUCMSC外泌体作用浓度提高,VEGF-A蛋白表达不断下降.结论 hUCMSC外泌体能够有效降低蓝光损伤后人RPE细胞VEGF-A的表达,其效应与hUCMSC外泌体作用浓度、时间呈正相关.
- 何广辉陈松马映雪杨婧王健陈莉王玉川郝朋
-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外泌体视网膜色素上皮
- 核前体mRNA的剪接与视网膜色素变性被引量:3
- 2011年
-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组常见的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疾病,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在超过40个不同种类的RP致病基因中包括一部分全身广泛表达的基因,最具代表性的为5个核前体mRNA(pre—mRNA)的剪接相关基因。在RP基因的最新研究中,人们认识到核前体mRNA剪切缺陷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RP(adRP)病因学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同时也使人们对核前体mRNA剪切这一基本的生物学过程有了更清楚的认识。目前,人们在此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adRP相关的核前体mRNA剪切基因(adRP-剪接因子)突变如何影响核前体mRNA剪切功能。(2)这些全身表达的基因变异为何特异性地引起视网膜病变。这两个研究主题也恰恰吻合了此类疾病发病机制中的前后两个重要环节。近年来,人们已经在第一个研究主题中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第5个adRP-剪接因子SNRNP200基因的克隆及其相关功能研究是此研究方向的重要进步之一。在第二个研究主题中人们也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各种生物模型的建立使得人们对疾病的病理过程有了更清晰的描述,然而在关键的发病机制问题上依然面临着许多令人迷惑的问题。总结adRP-剪接因子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点阐述核前体mRNA的剪接缺陷引发RP的分子机制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 赵晨郝朋赵堪兴
- 关键词:视网膜色素变性
- 一株指示牛泡沫病毒感染的细胞系及其应用
- 一株指示牛泡沫病毒感染的细胞系及其应用。该细胞系可以在BFV感染的特定条件下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从而通过检测该蛋白的表达来间接指示牛泡沫病毒的感染。该细胞系(其保藏号为CGMCC No.1989)的构建过...
- 乔文涛马喆郝朋陈启民耿运琪
- 文献传递
- 一马凡综合征家系FBN1基因突变研究
- 郝朋应铭王玉川王犁明李宁东
- 关键词:马凡氏综合征突变
- 两个视锥-视杆细胞营养不良家系的AIPL1基因变异分析
- 2019年
- 目的分析两个视锥-视杆细胞营养不良家系的基因变异情况,探索基因变异类型与临床表型的联系.方法对家系成员进行电生理、眼底照相等眼科临床检查.采集患者及其父母外周静脉血样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筛选家系候选致病基因并进行分析.结果家系1患者检测出AIPL1基因错义变异c.923T>C(p.L308P)和无义变异c.421C>T(p.Q141X),其父亲携带p.Q141X变异,母亲携带p.L308P变异;家系2患者检测出AIPL1基因错义变异c.572T>C(p.L191P)和无义变异c.421C>T(p.Q141X),其父亲携带p.Q141X变异,母亲携带p.L191P变异.结论AIPL1基因新的p.L308P、p.L191P、p.Q141X复合杂合变异体尚未见报道,是导致两例视锥-视杆细胞营养不良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全外显子组测序方法有助于对视锥视杆细胞营养不良进行分子鉴别诊断,并为患者遗传咨询提供依据.
- 王犁明郝朋应铭韩瑞芳王玉川高娟苑晓勇李轩
- 关键词:基因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