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杰洲

作品数:33 被引量:305H指数:11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脊柱
  • 10篇关节炎
  • 9篇关节
  • 7篇强直
  • 7篇强直性
  • 7篇强直性脊柱炎
  • 7篇脊柱炎
  • 6篇风湿
  • 5篇预后
  • 5篇类风湿
  • 4篇随访
  • 3篇症状
  • 3篇骶髂
  • 3篇骶髂关节
  • 3篇髂关节
  • 3篇难治
  • 3篇考试
  • 3篇类风湿关节炎
  • 3篇脊柱关节
  • 3篇脊柱关节病

机构

  • 22篇汕头大学医学...
  • 12篇汕头大学
  • 4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卫生部北京老...
  • 1篇汕头市第二人...

作者

  • 33篇许杰洲
  • 19篇肖征宇
  • 19篇黄少弼
  • 13篇曾庆馀
  • 12篇林玲
  • 5篇陈肃标
  • 4篇王庆文
  • 4篇杨棉华
  • 4篇吴凡
  • 3篇尹继明
  • 3篇方建新
  • 3篇刘源
  • 1篇唐世杰
  • 1篇王乙容
  • 1篇郑少燕
  • 1篇钟卫红
  • 1篇谢素和
  • 1篇何萍
  • 1篇刘建平
  • 1篇廖文燕

传媒

  • 6篇中华风湿病学...
  • 4篇汕头大学医学...
  • 2篇河北医学
  • 2篇风湿病学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医学教育探索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考试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6
  • 1篇2005
  • 6篇2003
  • 2篇2002
  • 5篇2001
  • 2篇2000
  • 4篇1999
  • 4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4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2003年
目的 :探讨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Pigmentedvillonodularsynovitis ,PVNS)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 ,提高对PVNS的认识。方法 :对 9例经病理学确诊的PVNS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男女比例为 1 :3.5 ,平均发病年龄 35 .0± 1 7.0 1岁 ,主要表现为受累关节肿痛 ,以膝关节受累为主 ,MRI是较理想的无创检查方法 ,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结论 :临床。
林玲肖征宇黄少弼许杰洲
关键词: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膝关节病理学
冬虫夏草治疗单纯性血尿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01年
目的 :验证冬虫夏草对单纯性血尿转阴的效果。方法 :6 9例单纯性血尿病人随机分成甲乙二组 ,均用潘生丁、维生素E治疗 ,乙组加用冬虫夏草治疗 ,3个月后对甲乙两组病人血尿阴转率进行比较 ,并随诊 2年 ,了解血尿阴转率和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间 3个月及 2年血尿阴转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冬虫夏草对促使单纯性血尿转阴有显著效果 ,而且疗效持久。
尹继明方建新许杰洲廖文燕江晓生
关键词:冬虫夏草单纯性血尿中医药疗法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抗凝治疗的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讨华法林钠 (warfarin)和低分子肝素钙 (LMWH)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RNS)患者高凝 -纤溶状态的抗凝效果与尿蛋白减少的关系。方法 将 78例血D - 2聚体 (D -D)阳性 ,凝血酶原时间 (PT) <11s的RNS患者 ,在常规激素治疗的基础上 ,随机分成 4组。 2组分别用正常量warfarin和LMWH抗凝 ,另 2组分别用加大剂量的warfarin和LMWH抗凝 ,以PT延长至正常值 1~ 1.5倍及 2~ 2 .5倍为度。全部患者疗程 4周 ,治疗前后测定血D -D及尿蛋白各 1次。结果 warfarin与LMWH在PT达正常值 1~ 1.5倍及 2~ 2 .5倍的各时段内 ,患者的血D -D转阴、尿蛋白消减 ,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剂量warfarin在PT达正常值 1~ 1.5倍和 2~ 2 .5倍间 ,患者的尿蛋白消减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剂量LMWH在PT达正常值 1~ 1.5倍和 2~ 2 .5倍间 ,患者血D -D转阴、尿蛋白消减有显著性差异。warfarin比LMWH能更快地延长PT时间。结论 warfarin和LMWH能使RNS患者高凝-纤溶状态改善和尿蛋白消减 ,用药剂量以PT达正常值 2~ 2 .5倍为佳。
尹继明许杰洲方建新
关键词: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抗凝疗法尿蛋白
系统性硬化病6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系统性硬化病 (systemicsclerosis ,SSc)的临床表现 ,提高对SSc的认识。方法 :对 6 8例SSc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女之比为 1∶5 .8,平均发病年龄 37.13± 14 .6 1岁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改变 ,雷诺现象 5 3例 (77.94 % ) ,内脏器官受累 4 6例 (6 7.65 % ) ;γ球蛋白升高占 87.2 3% (4 1/ 4 7) ,ANA阳性率 5 9.0 2 % (36 / 6 1) ;与局限型组比较 ,弥漫型组雷诺现象发生较少 (P =0 .0 17) ,而出现关节畸形、内脏受损、白细胞增多及血沉增快者较多 (均P <0 .0 5 ) ;抗Scl- 70阳性率 14 .5 8% (7/ 4 8)且只见于弥漫型组 ,抗RNP阳性率 14 .5 8% (7/ 4 8)且只见于有雷诺现象患者 ;6例死亡者均为弥漫型 ,均死于心、肺、肾等合并症。结论 :SSc常累及多个系统器官 ,并存在多种免疫学异常 ;弥漫型SSc内脏受累较多、较重 ,预后差 ;早期诊治是改善SSc预后的关键。
林玲肖征宇黄少弼许杰洲
关键词:系统性硬化病免疫学预后
类风湿关节炎影像学病情进展影响因素分析
2003年
目的 探讨影响类风湿关节炎 (RA)影像学病情进展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 4 1例使用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 (DMARDs)治疗的 RA患者双手相 X线进展情况进行 2~ 9a随访 ,采用多因素 L 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发病年龄、病程、起病关节、关节外表现、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抗核周抗体、抗鼠食管角质层抗体、抗RA33抗体、HL A - DRB1* 0 4等位基因等因素与 RA影像学病情进展的关系。结果  L 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RB1* 0 4与 RA影像学病情进展具有相关性 (P=0 .0 35 )。结论  HL A- DRB1等位基因可作为估计
林玲肖征宇黄少弼许杰洲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影像学基因表达影响因素
汕头地区人群HLA_DRB1等位基因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2001年
目的 :探讨汕头地区人群HLA_DRB1等位基因分布 ,及其对风湿性关节炎 (RA)易感性及病情和预后估计的意义。方法 :用序列特异性引物基因扩增法 (PCR_SSP)对 117例RA、 38例SLE和 10 0例正常人进行DRB1等位基因鉴定 ;用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 (SSOP)斑点杂交进行DRB1 0 4亚型鉴定。结果 :RA患者DRB1 0 4频率显著高于正常组 (4 9 6 %对 18 0 % ) ,且以DRB1 0 40 5为主要亚型 (6 2 1%对 2 7 8% )。DRB1 0 4阳性组RA较阴性组病程长、发病年龄轻 (P <0 0 5 ) ,两组间各种自身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汕头地区人群RA和DRB1 0 4显著相关 ,其主要亚型为DRB1 0 40 5。DRB1等位基因型别可作为估计RA病情及预后的指标。
林玲曾庆馀刘升云黄少弼肖征宇许杰洲杨泽孙逸平沈晶晶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HLA-DRB1等位基因RAPCR-SSP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内皮质激素注射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01年
目的 了解强直性脊柱炎 (AS)骶髂关节 (SIJ)内皮质激素注射的疗效。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 ,在CT导引下穿刺SIJ滑膜部 ,取组织标本后 ,在CT导引下原路进入SIJ ,每侧注入丙酮缩去炎舒松 15mg。记录分析病人术前、术后临床资料。结果  2 8例中 2 2例 (78 6 % )疼痛明显减轻 ,晨僵、夜间痛、SIJ压痛、“4”征、ESR升高及需使用NSAIDs的例数均较术前明显减少。所有SIJ标本均有炎症表现。结论 SIJ关节内注射长效激素 ,可作为对NSAIDs不耐受或无效的AS和uSpA病人的一种有效的缓解腰背痛手段 ,同时uSpA病人SIJ病理标本的获得 。
王庆文曾庆馀刘源肖征宇陈肃标许杰洲林玲黄少弼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关节内注射
原发性症状性骨关节炎80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1997年
对805例骨关节炎分析,结果发现腰、颈、膝受累频率最高,手、髋少。各部位发生率均以女性为高,男女比例为1:2。急、慢性损伤为骨关节炎重要风险因素。CT有助于椎间盘病、MR有助于膝骨关节炎的诊断并提供更多信息。膝骨关节炎为异质性疾病。
曾庆馀许杰洲林秋强肖征宇黄少弼
关键词:骨关节炎症状性
未分化脊柱关节病的临床特点和骶髂关节病理观察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了解未分化脊柱关节病 (uSpA)的临床表现和骶髂关节 (SIJ)炎的病理特点 ,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1 6例uSpA患者中 8例予SASP或 (和 )MTX治疗并进行 3~ 9年随访 ,另 8例进行SIJ病理检查和局部治疗 ,对所得材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 6例中 81 3 % (1 3/ 1 6)符合ESSG标准 ,50 % (8/ 1 6)符合Amor标准。 8例接受药物治疗者于首诊后 (治疗过程中 ) 2~ 8(平均 3 2 )年、病程 3~ 2 4 (平均 6 7)年出现CTSIJ炎。行SIJ病理检查的 8例中 7例证实SIJ炎 ,病程为 1~ 7(平均 3 9)年。 1 6例uSpA的临床特点包括 :炎症性腰痛或 (和 )不对称寡关节炎 (93 3 % )、臀区痛 (37 5 % )、附着点痛 (56 3 % )以及对NSAIDs反应良好 (62 5 % )。男女比例为 2 2∶1 ,HLA B2 7阳性率仅 1 8% ,另有 36 %B1 3或 (和 )B4 0 阳性。药物治疗的 8例中 ,7例坚持连续 2~ 5(平均 3 2 )年治疗 ,症状控制。停药后 3~ 6年未见复发。接受SIJ局部治疗者 ,2例 (2 5 % )无效 ,5例有改善 ,但维持疗效仍需药物。结论 :炎症性腰腿痛 ,不对称性寡关节炎 ,附着点病和对NSAIDs反应良好是uSpA的临床特点。uSpA是一组异质性疾病。ESSG标准和Amor标准有待完善。坚持SASP或 (和 )MTX治疗可望控制病情。SIJ病理检查有利于SIJ炎的诊断 。
曾庆馀肖征宇许杰洲黄少弼王庆文陈肃标林玲
关键词:未分化脊柱关节病骶髂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核素骨显像与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核素骨显像骶髂关节与骶骨放射性比值测定诊断强直性脊柱炎 (AS)的价值。方法  16例AS患者 ,共 31个骶髂关节 ,CT检查诊断为 0、Ⅰ、Ⅱ、Ⅲ、Ⅳ期骶髂关节炎。先行全身骨显像、骶髂关节显像及放射性比值测定 ,1~ 3d后行CT引导下骶髂关节穿刺活组织检查。结果活组织检查示骶髂关节炎关节 30个 ,均有不同程度的滑膜炎、软骨及软骨下骨板血管翳侵入、骨质破坏等病变。核素骶髂关节显像示放射性比值升高关节 2 7个。 16例患者均有全身其他关节或脊柱病变。结论 核素骨显像及其放射性比值测定有利于AS骶髂关节炎的早期诊断 ,对其活动性监测有临床价值。
肖壮伟李俊雄刘源王庆文陈肃标奚宝珊许杰洲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核素骨显像病理分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