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洁

作品数:100 被引量:713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4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9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农业科学
  • 5篇理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7篇葡萄酒
  • 16篇香气
  • 16篇发酵
  • 15篇葡萄
  • 14篇酵母
  • 13篇酿酒
  • 13篇酿造
  • 8篇啤酒
  • 8篇黄酒
  • 8篇风味
  • 7篇生物胺
  • 7篇同位素
  • 7篇酿酒葡萄
  • 7篇微生物
  • 7篇香气成分
  • 7篇酒葡萄
  • 7篇氨基甲酸乙酯
  • 6篇多酚
  • 6篇饮料
  • 6篇色谱

机构

  • 98篇中国食品发酵...
  • 29篇新疆农业大学
  • 12篇天津科技大学
  • 6篇宁夏大学
  • 6篇西藏农牧学院
  • 5篇云南农业大学
  • 3篇山东轻工业学...
  • 3篇西藏自治区农...
  • 3篇华夏长城葡萄...
  • 2篇江南大学
  • 2篇西藏民族大学
  • 2篇北京龙徽酿酒...
  • 2篇西藏自治区农...
  • 1篇国家地质实验...
  • 1篇广西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烟台大学

作者

  • 100篇薛洁
  • 18篇王德良
  • 15篇张凤杰
  • 13篇于佳俊
  • 13篇王异静
  • 10篇赵彩云
  • 10篇江伟
  • 9篇武运
  • 6篇郝建秦
  • 5篇张军翔
  • 5篇张敬
  • 5篇贾士儒
  • 5篇孙志伟
  • 4篇林奇
  • 4篇闫寅卓
  • 4篇李涛
  • 4篇梁萌萌
  • 4篇魏玉洁
  • 4篇杜丽娟
  • 4篇郭阳

传媒

  • 29篇食品与发酵工...
  • 18篇酿酒科技
  • 10篇中国酿造
  • 7篇食品科学
  • 5篇中外葡萄与葡...
  • 4篇中外酒业
  • 3篇啤酒科技
  • 1篇酿酒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茶叶科学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科技成果管理...
  • 1篇食品科学技术...

年份

  • 2篇2024
  • 8篇2023
  • 8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8篇2018
  • 6篇2017
  • 8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欧李果醋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欧李果醋产品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欧李为原料,包括酶解、酒精发酵、醋酸发酵、调配、陈酿等工序。本发明所获得的欧李果醋,颜色为樱桃红,酸度醇和,具有浓郁的果香。欧李果醋较好的保留了原果中绝大部分有机酸、...
薛洁王异静张五九刘伟成
文献传递
酒中生物胺对小鼠醉酒行为及脑中5-羟色胺含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探讨酒中生物胺对小鼠行为学及脑中5-羟色胺含量的影响。建立48%vol食用酒精对小鼠饮后上头和醉酒的实验模型,确定旷场实验、爬杆时间和翻正反射在模型中的评价作用;配制不同浓度的酪胺、组胺、苯乙胺、色胺、腐胺及混合胺的48%食用酒精溶液,连续灌胃5 d,进行行为学评价,最后一次灌胃后检测脑中5-羟色胺含量。结果表明,小鼠的上头灌胃剂量为10.0 m L/kg·bw,醉酒灌胃剂量为15.0 m L/kg·bw,旷场试验、爬杆实验、翻正反射相互结合,可反映小鼠的行为学表现;低剂量、低浓度生物胺灌胃的行为学反应与48%vol酒精灌胃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剂量、高浓度生物胺灌胃时,酪胺和苯乙胺使小鼠活动兴奋,不易醉酒,而组胺和混合胺加剧醉酒的发生,其他结果无显著性差异;酪胺灌胃30 min后,小鼠脑内5-HT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和模型组(P<0.05),组胺组接近正常小鼠,而混合胺明显低于空白组和模型组(P<0.05),色胺、苯乙胺和腐胺与模型组无显著性差异,均低于正常小鼠(P<0.05)。
张凤杰王德良李红薛洁韩东闫素娟
关键词:生物胺小鼠醉酒5-羟色胺偏头痛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酿酒葡萄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被引量:7
2022年
该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宁夏贺兰山东麓4个葡萄产区中30个酿酒葡萄微生物组成和多样性。结果表明,在属水平上,无论是细菌多样性,还是真菌多样性,产区间都存在明显差异;赤霞珠葡萄品种最为丰富的真菌属为Alternaria、Cladosporium、Fusarium、Chaetomium和Didymella,细菌的优势菌为Ralstonia、unidentified_Chloroplast、Massilia、Gluconobacter和Sphingomonas;产区距离相距越远,微生物相似度也越低。霞多丽中真菌的优势菌为Alternaria、Cladosporium、Naganshia、Hanseniaspora和Aspergillus,细菌的优势菌为Serratia、Ralstonia、Pantoea、unidentified_Chloroplast和Pseudomonas;同产区不同酿酒葡萄品种采收期越晚,真菌微生物种类也越多,而细菌的多样性却越低。
薛蓓于佳俊杨帆卢灏泽石俊张晓蒙马文瑞张晶晶陈璐王妍凌薛洁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微生物群落酿酒葡萄
黄酒酿造过程中细菌群落组成及发酵特性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对麦曲、浸米水和黄酒发酵醪中的细菌进行分离和鉴定,并分析代表菌株的生长速度、产酸能力和酸味特性。结果表明,分离的41株细菌经16S rDNA序列鉴定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片球菌属(Pediococcus)、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4个属。乳酸菌一直存在于酿造过程中,且种类丰富,其中短乳杆菌数量最多;从菌体增殖的OD600值、产酸能力和产酸风味三方面评价乳酸菌代表菌株,植物乳杆菌L15生长较快,产酸能力突出且酸味清爽,副干酪乳杆菌L46次之,短乳杆菌虽增殖和产酸状况良好,但酸味恶臭。其他菌种产酸能力不突出。
张凤杰褚小米薛洁王异静王德良周建弟钱斌
关键词:黄酒细菌发酵特性RDNAPCR
不同产区青稞原料成分差异性与酿造适用性的分析被引量:13
2018年
分别对西藏、四川、甘肃、黑龙江4个青稞产区共40种青稞样品进行原料成分差异性及酿造适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区青稞原料含水量、蛋白质、淀粉、葡聚糖等构成相似,但支链淀粉占比表现明显差异性。西藏、四川和黑龙江产区青稞原料总淀粉含量较高,支链淀粉占比较大,蛋白质与葡聚糖含量相对较低,适用于青稞酒的酿造。该研究为构建我国青稞酒原料体系数据库,建立青稞酒酿造国家标准,规范青稞酒酒体品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金玮鋆张晓蒙郝建秦张玉红薛洁谷方红
关键词:青稞
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不同酒龄黄酒的微量风味分析与应用被引量:27
2011年
通过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了黄酒中34种风味成分,即醇类8种、酯类14种、醛类4种、酸类5种、酚类1种、内酯类1种和杂环类1种,该法精密度为4.42%~13.44%,回收率为78.44%~118.92%,检出限为0.002—13.92μg/L,该法准确可靠、操作简便。利用该法检测了不同酒龄的黄酒,发现黄酒中所测的风味化合物含量总和为726.233~1290.769mg/L-1,醇类、酯类和醛类是黄酒的主体香气,分别占风味化合物含量总和的63.68%-71.10%、27.84%~34.09%、〈2%。黄酒中主要化合物依次为β-苯乙醇、乳酸乙酯、异戊醇、异丁醇、乙酸乙酯、丁二酸二乙酯和2,3-丁二醇等。醇类在陈酿期间呈下降趋势,表明醇类主要是酿造过程产生,这是醇不断被氧化成酸所致;酯类是酒体变得醇香浓郁的重要原因,在陈酿期间呈先下降而后上升的趋势,这可能是陈酿后期醇酸酯化反应或酯交换的原因;醛类呈上升趋势,主要是陈酿过程中经高级醇的氧化或美拉德反应而来,其中5一甲基糠醛、糠醛和苯甲醛增加比例在10~40倍之间,是黄酒老化的重要指示剂。
江伟兰玉倩黄毅薛洁张五九
关键词:发酵酒SPME风味成分
酿酒葡萄DNA的提取方法被引量:1
2018年
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核酸蛋白检测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DNA的浓度和纯度,对改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ex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CTAB)法与2种商业试剂盒提取4种不同品种酿酒葡萄DNA的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良的CTAB法提取DNA完整性较好,基因组DNA样品的OD260/OD280值均在1. 8左右,4个酿酒葡萄均能扩增出PCR条带,且条带清晰,无拖尾现象。说明改良的CTAB法提取的酿酒葡萄基因组DNA浓度和纯度均较高,可以进行PCR扩增、电泳检测、遗传多样性分析以及基因图谱构建等下游分子生物学研究试验。
王舸楠马文瑞全莉王雪微武运薛洁
关键词:DNA提取改良CTAB法DNA分子
葡萄酒贮存过程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的变化被引量:7
2014年
为探讨葡萄酒贮存过程中氨基甲酸乙酯(EC)含量的动态变化情况,通过外加反应底物(尿素与瓜氨酸),在葡萄酒体系中研究EC的生成规律,分析了贮存温度、初试尿素和瓜氨酸含量、pH值对贮酒过程中E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贮存过程中葡萄酒中尿素和瓜氨酸含量呈下降趋势,而EC的含量逐渐上升;贮存温度、初试尿素和管氨酸含量越高,贮存一段时间后葡萄酒中EC含量也越高;对葡萄酒进行热处理能够显著促进EC的形成,但pH值对EC含量的影响不明显。
付方圆薛洁梁萌萌赵彩云武运安荣
关键词:葡萄酒氨基甲酸乙酯尿素温度瓜氨酸
非酿酒酵母Nakazawaea ishiwadae GDMCC 60786产乙酸乙酯的诱变菌株筛选及其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
2023年
为提升Nakazawaea ishiwadae GDMCC 60786产乙酸乙酯的能力,通过物理诱变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和化学诱变甲基磺酸乙酯、亚硝基胍筛选突变菌株。利用三丁酸甘油酯初筛、摇瓶发酵二筛和外加底物发酵三筛。同时,对突变菌株进行遗传稳定性、溶血性和耐药性体外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对出发菌株进行诱变处理,最终获得1株高产乙酸乙酯、遗传稳定性良好及体外安全性良好的突变菌株N5,将该诱变菌连续传代5次,得到乙酸乙酯含量的平均值为764.52 mg/L,葡萄糖转化率达到38.22%,与出发菌株相比,乙酸乙酯提高了1.90倍,葡萄糖转化率提高了25.03%。外加乙醇后,突变菌株N5乙酸乙酯质量浓度为1426.81 mg/L;但外加乙酸后,该菌株不生长,并失去产酯能力,表明其对乙醇耐受性强于乙酸。同时发现24 h时,突变菌株N5的酯酶、乙酰辅酶A和醇酰基转移酶活性均达到最大值。本研究构建了一套适用于该菌株的诱变体系。
马文瑞孙志伟石俊张小娜于佳俊于佳俊王德良裴疆森薛洁王德良
关键词:乙酸乙酯酶活性
SNIF-NMR和IRMS技术在葡萄酒质量评价中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2
2008年
利用SNIF-NMR和IRMS技术测定葡萄酒中稳定性同位素D/H和18O/16O的比值。结果表明,通过测定乙醇分子中甲基位(D/H)Ⅰ和次甲基位点(D/H)Ⅱ的含量,可判断葡萄酒在酿造前是否进行了加糖操作,而通过测定葡萄酒水分中18O/16O的比值,可鉴别全汁葡萄酒和半汁葡萄酒。研究结果为中国葡萄酒的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蒋露薛洁林奇王异静
关键词:IRMS葡萄酒稳定同位素分析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