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力
- 作品数:6 被引量:45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小板平均体积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90例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同期检测患者MPV、Fg水平。结果 90例患者中有67例患者存在颈动脉硬化病变,23例正常。其中Ⅰ型25例;Ⅱ型31例;Ⅲ型5例;Ⅳ型5例;Ⅴ型1例。颈动脉硬化组患者的平均MPV、Fg水平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硬化组(均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MPV、Fg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
- 施雪英袁良津石力顾尚恒蒋鸣坤姚正鹏陈苏毅张林
- 关键词:脑梗死颈动脉硬化血小板平均体积纤维蛋白原
- 大血小板比率血小板平均体积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脑出血患者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纤维蛋白原(Fg)水平与脑出血的关系。方法对137例脑卒中住院患者与65例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进行P-LCR、MPV、Fg水平检测。结果 137例患者中,67例脑出血患者Fg水平与脑梗死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CR、MPV与脑梗死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但与健康对照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LCR、MPV、Fg水平和脑出血有明显的相关性。
- 施雪英袁良津石力顾尚恒曹莉陈苏毅
- 关键词:脑出血大血小板比率血小板平均体积纤维蛋白原
- 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研究对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治疗干预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10月-2010年10月间在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60例,将其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主要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干预,包括运动疗法、ADL训练及心理干预等。于治疗前、后采用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中国)及Barthel指数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康复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康复干预可明显提高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
- 施雪英石力袁良津顾尚恒蒋鸣坤姚正鹏张玉琴刘肇芳
- 关键词:脑梗死康复治疗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血清白蛋白及球蛋白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结局的关系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研究血清白蛋白(ALB)及球蛋白(GLB)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结局的关系。方法以4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体格检查、疾病相关情况及入院时血清ALB和GLB水平。参照脑卒中量表(mRS)评估患者出院结局,将mRS〈3分设为结局良好组,mRS≥3分设为结局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差异,并通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出院结局不良与血清ALB和GLB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结局不良组的年龄、复发、发病一入院时间、住院时间、NIHSS评分、SBP值、DBP值和血脂异常比例均高于结局良好组患者,而其血清ALB水平低于结局良好组(P〈0.05);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LB〈39.8g/L是患者出院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经调整后发生结局不良的危险性是高水平ALB〉43.2g/L者的3.117倍(P〈0.05),而未发现ALB水平为39.8~43.2g/L与出院结局不良的相关性(P〉0.05)。同时,研究未发现不同水平血清GLB与出院结局不良的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ALB水平是急性缺虹性脑卒中患者出院结局的影响因素,低水平血清ALB可增加患者出院结局不良的发生风险。
- 曹莉袁良津石力王雷江伟朱盼盼
- 关键词:脑卒中白蛋白球蛋白
- 卒中单元模式下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观察卒中单元模式下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治疗效果。方法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价在3级及以上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共117例,其中普通病房61例,卒中单元病房56例。普通病房组按《中国脑血管病的防治指南》进行治疗及常规护理,卒中单元病房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由专业治疗小组制定吞咽困难康复训练计划,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前后评价吞咽困难改善情况、误吸性肺炎发生率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卒中单元组疗效优于普通病房组(P<0.05),误吸性肺炎发生率低于普通病房组(P<0.05),治疗2周后卒中单元组患者巴氏指数增高,与普通病房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曹莉袁良津施雪英石力顾尚恒蒋鸣坤姚正鹏姜伟韬
- 关键词:卒中单元脑卒中吞咽困难
-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临床应用分析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观察不同疾病的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的结果,探讨术后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我院神经内科2005-2008年80例DSA的结果,分析疾病与血管病变的关系及术程中并发症。结果80例DSA显示:颅内外血管内斑块形成、血管闭塞、次全闭塞、血管狭窄等52例,Moyamoya病2例,阳性检出率67.5%。其中1例术后出现穿刺部位血肿,皮下瘀血12cm×18cm,1例出现小脑梗塞。结论DSA对于脑血管疾病是一项较为安全、灵敏的检查方法;颈动脉病变在脑梗死、短暂脑缺血发作以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 施雪英袁良津蒋鸣坤方毅周立军姚正鹏顾尚恒石力
- 关键词: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