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立伟

作品数:40 被引量:177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天文地球
  • 6篇文化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生物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冶金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地球科学
  • 6篇地球
  • 5篇地震
  • 4篇勘探
  • 4篇固体地球
  • 3篇地球物理
  • 3篇地质
  • 3篇断层
  • 3篇固体地球科学
  • 2篇地球深部
  • 2篇地学
  • 2篇地质调查
  • 2篇页岩
  • 2篇页岩气
  • 2篇油气
  • 2篇油气资源
  • 2篇诱发地震
  • 2篇深部
  • 2篇石油
  • 2篇能源

机构

  • 21篇中国科学院
  • 20篇中国科学院文...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中国极地研究...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40篇王立伟
  • 18篇郑军卫
  • 15篇赵纪东
  • 9篇刘学
  • 7篇刘文浩
  • 4篇张志强
  • 4篇刘学
  • 4篇刘文浩
  • 3篇王艳茹
  • 3篇张树良
  • 3篇安培浚
  • 3篇刘学
  • 1篇凌晓良
  • 1篇祁元
  • 1篇张爱平
  • 1篇高峰
  • 1篇宋晓谕
  • 1篇于建荣
  • 1篇刘燕飞
  • 1篇毛开云

传媒

  • 18篇国际地震动态
  • 5篇世界科技研究...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科学观察
  • 1篇资源科学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科学管理研究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海洋开发与管...
  • 1篇发展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新重庆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7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 8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文献计量的地球关键带研究态势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地球关键带自2001年由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RC)正式提出后,美国、南非、中国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相继组织和部署了地球关键带研究项目,制定相关的研究计划,同时,建设了长期野外观测网络站点,以加强和促进地球关键带研究。本文基于SCIE文献数据库中2001~2015年与地球关键带研究相关的论文、研究综述和学术会议论文等分析发现:近15年,国际地球关键带研究论文总体呈增长趋势,并存在较大的波动;美国及美国研究机构在地球关键带研究的论文数量方面占绝对优势,中国研究机构的研究实力仍需进一步提高;从研究热点变化来看,各主要国家和机构所共同且最为关注的研究主题为关键带、水文学、土壤等;此外,跨学科研究已成为地球关键带研究的重要组织模式之一。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未来我国应该重点开展的4个研究方向。
王立伟张志强安培浚刘文浩
关键词:文献计量学地球科学
地球深部金属矿资源探测国际发展态势分析
目前全球开采的金属矿主要来自地壳浅层(深度500m以内),据预测,这些金属矿产将在2050年前消耗殆尽.已知矿床深部和覆盖区(包括植被、土壤戈壁、岩层覆盖区和沼泽区等)的资源预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攻深找盲",已经成为找...
刘学郑军卫赵纪东王立伟刘文浩
关键词:金属矿深部探测技术创新
国际智库对全球页岩气革命前景的评估
2014年
2013年,国际有关智库连续发布页岩油气开发的分析报告,分析全球页岩气开发的前景与风险,我国作为全球页岩气资源最多的国家,更是这些智库关注的焦点。分析国际智库有关全球及我国页岩气开发前景的观点,特别是我国页岩气开发面临的严峻风险挑战,将有利于我国制定科学和长期的页岩气开发战略。一。
郑军卫张志强王立伟
关键词: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地球化学相石油安全致密储层天然气市场储层
英国科研诚信体制建设的经验及启示被引量:11
2017年
自20世纪90年代起,英国逐渐重视建设科研诚信体制。经过多年发展,现已建立起其独特且完备的科研行为指南。对其科研诚信体制发展脉络和主要特点进行梳理和分析对我国建设科研诚信体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刘学张树良王立伟牛艺博
关键词:科研诚信
青藏高原冰川、积雪与地质灾害空间观测研究态势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气候变化带来的一系列严重问题越来越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21世纪初启动的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新的核心计划——气候与冰冻圈计划(Climate and Cryosphere,CliC),使得冰冻圈研究成为国际热点的标志。由于青藏高原冰川积雪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以及地质灾害常发的特殊性,近年来中国、印度、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部署了一系列研究计划和研究项目,发表了大量的青藏高原冰川、积雪和地质灾害空间观测机理与应用的论文。通过文献计量分析这些论文可以反映出国际上青藏高原冰川、积雪与地质灾害空间观测研究的进展和发展态势。以SCIE中检索到的2000-2015年间与青藏高原冰川、积雪与地质灾害空间观测研究相关的论文、研究综述和学术会议论文等相关文献为基础,分析了国际地球关键带研究的总体研究概况、主要研究主体(国家和机构)分布和不同时期的研究主题和热点、学科领域分布、研究合作及未来发展态势等特征。
安培浚高峰王立伟
关键词:青藏高原冰川积雪地质灾害遥感
德国GFZ国家实验室管理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5
2017年
分别从战略定位、行政管理机制、科研组织机制、经费来源及构成、人才管理、实验设施及野外台站建设、数据系统建设七个方面对德国波茨坦地学研究中心(GFZ,级别等同于美英等国的国家实验室)的管理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其管理模式具有机构定位明确、科研布局矩阵化、管理体制严谨、支撑网络强大、合作交流丰富、国际联盟多样化等特征和优势。据此,为中国地学类国家实验室的筹建提出了建议:(1)找准定位,合理布局,避免重复科研布置;(2)协调利用现有资源,建立系统化的基础设施网络保障体系;(3)实行矩阵化的管理模式,建立科研团队整体协调机制;(4)加强对外交流,牵头建立大型的国际地学研究联盟。
刘文浩郑军卫赵纪东王立伟刘学
关键词:地学
Science Advances:美科学家开发微震检测新技术
2016年
2015年12月4日,《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杂志刊载了题为《通过计算有效的相似性检测地震》(Earthquake detection through computationally efficient similarity search)的文章指出,
王立伟王艳茹Yoon C EOssian OBergen K J
关键词:SIMILARITY微震FINGERPRINT最大震级信号压缩
欧洲地球物理研究基础设施未来建设规划框架
2013年
2013年10月,荷兰皇家气象研究所(KNMI)基于欧洲板块观测系统(EPOS)、加强美国和欧盟环境基础设施研究领域之间的合作(COOPEUS)、欧洲地震风险评估和减灾基础设施研究网(NERA)和欧洲地震学观测和研究设施(ORFEUS)项目的研讨会,发布了题为《欧洲地球科学路线图:下一代地球物理研究的基础设施》(A roadmap for earth science in Europe:the next generation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infrastructures)的报告。本文对报告提出的欧洲地球物理研究基础设施未来建设规划框架进行了归纳,以期对我国的相关工作给予借鉴。
王立伟
关键词:环境基础设施地球物理地球科学家固体地球科学EPOS
光释光测年研究国际态势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光释光(OSL)测年被提出30年以来已经发展成为第四纪研究中最被认可的测年技术之一。但是,该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态势尚不明晰。基于文献计量的方法,利用Thomson Data Analyzer(TDA)和UCINET软件对Web of Science的SCIE数据库中收录的发表于1985-2015年的OSL测年研究论文进行定量分析,分别从研究论文总量变化情况、研究力量分布、研究热点方向及我国光释光测年研究主要特征这4个维度对OSL测年研究国际态势及我国发展现状进行了讨论,并对我国该技术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刘文浩赵纪东王立伟刘学郑军卫
关键词:光释光测年方法
新的超级计算机模型揭示青藏高原地下奥秘
2015年
青藏高原成因主流理论认为,印度板块向北俯冲导致青藏高原水平缩短,同时向上抬升。近日,研究人员采用Stampede和Lonestar4超级计算机进行数据模拟,整合不同类型的地震波反演地球图像。应用地球物理勘探中的全波形反演技术,结合上千个地震观测站的地震记录,精确地对青藏高原下部进行了高分辨率三维层析成像。
王立伟王艳茹Chen MNiu FLiu Q
关键词:青藏高原计算机模型地球物理勘探超级计算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