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莹
- 作品数:26 被引量:226H指数:8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加速康复外科进展及妇科早期拔除尿管的研究综述被引量:8
- 2019年
- 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已广泛应用于各学科,现因外科术后麻醉代谢需要及妇科盆腔手术的特殊性,绝大部分外科手术均需留置尿管,但留置导尿有诸多并发症,常见的有尿路感染、插管困难、渗漏、膀胱功能损伤、拔管困难等。本文主要对加速康复外科进展、妇科早期拔除尿管的应用及留置尿管并发症作一论述,实现缩短外科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的目的,以减少患者尿路刺激症状、尿路感染率,及紧张焦虑的情绪,从而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 侯爽王德莹曹婧皮亚男孙海珠邱晓红
- 关键词:妇科外科手术导尿管插入术
- MCPH1基因与宫颈癌的相关性研究
- 2015年
- 宫颈癌是发展中国家女性癌症死亡最常见的原因,我国宫颈癌发病率占到全世界1/3,目前研究表明,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治疗仍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且患者生存率不理想,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理,开发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人类小脑症基因1(Microcephalin 1,MCPH1)为原发性小头畸形的主要致病基因之一,与多种重要蛋白相互作用,参与细胞周期调控、DNA损伤应答、修复、凋亡、维持基因组稳定性以及抑制肿瘤发生发展等多种细胞活动,因此研究MCPH1与宫颈癌的发病机制有无相关性及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有着深远的意义。
- 吴美丽原继荣王德莹
- 关键词:宫颈癌
- 细菌潜生体与盆腔脓肿发病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潜生体(CGC)的形成机制及其与盆腔脓肿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构建盆腔炎性疾病(PID)模型:以雌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开腹在肠系膜处接种大肠埃希菌,观察生殖系统的病理变化,确定PID的急性加重期。构建PID急性加重期模型:分4组,对照组1组,抗生素组3组。注射1/2浓度抗生素,模拟临床非规范化应用。切片观察病灶处病理改变,镜下观察CGC的产生。结果 SD大鼠PID模型病灶处组织病理损伤程度与时间呈正相关。模型中炎症的病理转归分为急性期与慢性期。急性加重期界定为建模后7~17 d,但均无化脓现象。构建PID急性加重期内动物模型,使用1/2浓度头孢菌素的模型组病灶出现化脓反应,组织损伤严重。脓液中检测出革兰阴性、直径3~15μm的纤细大肠埃希菌CGC。结论不规范的抗生素治疗PID可诱导CGC形成,有诱发盆腔脓肿的可能。
- 孙海珠刘晶晶路莉王德莹陈秀慧赵吉子邱晓红
- 关键词:盆腔脓肿大肠埃希菌
- PI3K/Akt/mTOR和MAPK信号通路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15年
-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却具有侵袭、转移等特性。PI3K/Akt/m TOR和MAPK信号通路是两条重要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在多种细胞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显示,在EMs中存在PI3K/Akt/m TOR和MAPK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并通过调节细胞黏附分子(CAM)、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凋亡因子等的表达,影响异位内膜的黏附、侵袭,血管生成及凋亡,并受激素水平的调控,促进了子宫内膜细胞的异位侵袭和转移,与EM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马金赫王德莹陈秀慧路莉邱晓红
- 关键词:信号通路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
- 盆腔脓肿的诊疗进展被引量:9
- 2019年
- 盆腔脓肿(pelvic abscess)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常由盆腔炎性疾病发展而来,且发病率逐年攀升并呈年轻化,常导致不孕等多种威胁女性生殖健康的疾病。其临床症状各异且进展迅速,极易造成误诊或治疗不及时发生脓肿破裂等情况,严重者危及生命。对于盆腔脓肿,正确诊断与及时治疗是根本出发点,本文针对临床盆腔脓肿诊疗的进展作一综述。
- 殷欣卞广玉王德莹孙海珠邱晓红
- 关键词:盆腔炎性疾病脓肿
- 腹腔镜手术治疗大病灶剖宫产瘢痕妊娠2例报告被引量:13
- 2011年
- 2010年9月~2011年9月,对2例大病灶(直径8 cm)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先行子宫动脉栓塞(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联合动脉内注入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术后10天行腹腔镜手术切除妊娠病灶、修复子宫。2例均在UAE联合动脉内注入MTX后获得妊娠病灶的有效抑制(病灶大小分别由8.05 cm×6.20 cm、8.80 cm×6.20 cm缩小至7.1 cm×6.0 cm、7.0 cm×5.2 cm,血β-hCG水平分别由10 001.63 mIU/ml、6112 mIU/ml下降至1278.77 mIU/ml、818.06 mIU/ml),腹腔镜手术顺利,术中出血分别约为80 ml、100 ml,无中转开腹,未出现手术并发症,血β-hCG分别于术后第10、14天降至正常,术后月经规律。
- 陈秀慧王德莹张丽贾茹邱晓红
- 关键词:腹腔镜剖宫产瘢痕妊娠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炎性反应致疼痛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18年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是一种能够诱导细胞因子分泌、活化炎性细胞从而参与炎性反应的DNA结合蛋白,近来对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炎性反应中作用的研究逐渐增多.子宫内膜异位症作为一种发病率逐年攀升的良性炎性疾病,多发于育龄期女性,该病主要引起痛经和慢性盆腔痛等临床表现.其通常在炎性免疫、病灶组织侵袭和黏附等因素的协同作用之下,使患者盆腔微环境发生改变而致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机制虽然尚不完全清楚,但炎性反应和刺激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HMGB1可增加炎性因子的释放致使机体产生疼痛,且患者体内HMGB1的表达明显增多,通过降低患者体内HMGB1水平等相关治疗可减轻炎性反应和疼痛等症状,提示HMGB1可能成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个重要靶点.
- 殷欣卞广玉王德莹孙海珠邱晓红
-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子宫内膜异位症炎症疼痛
- 腹腔镜下联合垂体后叶素行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的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联合垂体后叶素行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腹腔镜下治疗60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A组),予垂体后叶素12μ注射于子宫体及卵巢系膜,再行囊肿剥除手术,并与腹腔镜下常规行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的患者60例(B组)比较,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A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小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联合应用垂体后叶素行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可有效的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操作时间,进而保护卵巢功能。
- 王德莹徐爱丽陈秀慧匡野孔宪超
- 关键词:腹腔镜垂体后叶素卵巢巧克力囊肿
- RNA干扰HPV16 E6基因表达对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HPV16 E6小干扰RNA(siRNA)对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针对HPV16 E6的siRNA,借脂质体转染SiHa细胞。应用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HPV16 E6 mRNA及其蛋白水平的表达。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评价HPV16 E6 siRNA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HPV16 E6 siRNA转染细胞48h及72h后,细胞内HPV16 E6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下调,与HPV16 E6阴性对照组及空白组比较[48h(1.85±0.15)vs(2.14±0.13),(2.29±0.11);72h(1.82±0.06)vs(2.32±0.14),(2.35±0.2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MTT显示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E6 siRNA可将细胞阻滞在G1期。结论:HPV16 E6 siRNA能抑制SiHa细胞增殖。
- 官立丽孔宪超李佩玲徐爱丽王德莹
- 关键词:RNA干扰宫颈肿瘤SIHA细胞HPV16E6
- 干扰素诱导蛋白10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9年
- 干扰素诱导蛋白10(IFN-γ-inducible Protein,IP-10)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趋化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以往的研究多集中IP-10的来源、结构及其作为一种趋化因子介导Th1型反应,近年来人们更加注重研究IP-10诱导胸腺依赖性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和作为一种血管新生抑制因子在肿瘤的发生和治疗中的作用。本文综述了IP-10及其受体CXCR3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 王德莹赵宁王晶
- 关键词:IP-10CXCR3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