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东
- 作品数:11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型阳离子磷酸胆碱聚合物可作为反义寡核苷酸基因的运输载体
- 2014年
- 背景:病毒类基因载体虽然具有较高的转染效率,其安全性一直受到人们的质疑。目的:以阳离子磷酸胆碱聚合物作为基因药物运输的载体,研究其对人类c-myc反义寡核苷酸(AS-ODN)的负载和运输能力,并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应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合成具有高度生物相容性的双嵌段磷酸胆碱聚合物MPC30-DEA70,并对其溶液进行表征。用DNA凝胶电泳法对MPC30-DEA70与针对AS-ODN生成不同N/P比值的基因复合物进行表征。将MPC30-DEA70/AS-OD基因复合物转染至体外培养的HEK293细胞,检测其细胞相容性、转染效率和细胞内转运机制。结果与结论:MPC30-DEA70在pH=4.0-11.0范围内的0.01 mol/L PBS中显示出高度水溶性,其正电性随pH值降低而增强。MPC30-DEA70/AS-ODN基因复合物在DNA凝胶电泳中显示出不同程度的电泳迟滞,随电性增强而显著。MTT法检测显示MPC30-DEA70对HEK293细胞株的毒性呈剂量依赖性,高浓度下细胞毒性显著增强。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复合物的转染随N/P比值增加而显著增强;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AS-ODN分子在细胞核内的转运,提示其有效的核定位。证实新型阳离子磷酸胆碱聚合物可以有效负载和运输反义寡核苷酸,是一种高效安全的非病毒类转基因载体。
- 鲁永织孙甜甜曹希传张卓琦王志荣徐晤郝湛军王向东张超群夏勇李东野
- 关键词:基因疗法反义寡核苷酸非病毒载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Optim和硅橡胶涂层电极的临床应用比较研究
- 2014年
- 目的:观察Optim和硅橡胶涂层电极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的电学稳定性表现(包括电极起搏阈值、感知和阻抗),并且分析电极断裂、绝缘层破损、穿孔、脱位、感染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择双腔起搏器植入患者300例,随机分为Optim组和硅橡胶组各150例,随访时间为1年,植入后0、3、6、9、12个月进行常规起搏器程控随访,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各种存在记录的电极位置重新调整、电极拔除、电极更换。结果 Optim组电极断裂、绝缘层破损的发生率低于硅橡胶组(P<0.05),电极脱位的发生率高于硅橡胶组(P<0.05);2组之间电极穿孔、感染的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别(P>0.05)。结论起搏器植入后Optim涂层电极感知灵敏度、阈值和阻抗表现稳定,电极断裂和绝缘层破裂的发生率较硅橡胶涂层电极减少,但电极脱位的发生率较高,建议由临床经验丰富的手术医师植入使用。
- 程明月王志荣徐晤程伟殷琴王向东陆远
- 关键词:起搏器电极OPTIM硅橡胶
- 灯盏花素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观察被引量:6
- 2001年
-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 (UP)患者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 6 0例 U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 ,治疗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 2组患者血中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 ,2组患者血栓素 A2 (TXA2 )水平明显降低 ,6酮前列腺素 F1α(6 keto PGF1α)水平明显增高 (P均 <0 .0 1) ,但治疗组变化程度大于常规组 (P均 <0 .0 1) ;治疗组脂质过氧化物 (L PO)、遗传性假血友病第 因子 (v WF)和纤维结合蛋白 (Fn)水平均降低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水平增高 (P均 <0 .0 1) ,常规组 L PO、SOD、v WF和 Fn则无显著变化 (P均 >0 .0 5 )。治疗前 U P患者 L PO与 v WF呈直线相关 (r=0 .5 2 ,P<0 .0 1) ,治疗后 L PO与 v WF降低值呈直线相关 (r=0 .71,P<0 .0 1)。结论 :灯盏花素注射液具有抗脂质过氧化反应 ,调整血栓素 A2 /前列环素 I2 (TXA2 / PGI2 )比例平衡 。
- 徐晤陈建辉王向东黄炜李敏茹
-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灯盏花素注射液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中医药疗法
- 心房颤动326例病因分析
- 1999年
- 王向东
- 关键词:心房颤动病因瓣膜病高血压心肌病
- 赖诺普利与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比较
- 2000年
- 王向东
- 关键词:高血压药物疗法赖诺普利卡托普利
- 直立倾斜试验对晕厥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评价
- 本文探讨直立倾斜试验(head up tilt test,HUT)在不明原因晕厥(unexplained syn-cope UPS)患者诊断中的意义及安全性评价。
- 朱红黄炜徐晤王向东潘德锋徐通达杨煜王金凤
- 关键词:直立倾斜试验晕厥安全性评价
- 文献传递
- 氟伐他汀与贝那普利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与贝那普利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19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氟伐他汀组、贝那普利组及联合用药组,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氟伐他汀组显效率为45.3%,总有效率为81.3%;贝那普利组分别为43.8%,82.8%;联合用药组分别为62.5%、96.9%,联合用药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氟伐他汀组、贝那普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三组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治疗期间对照组出现1例头晕,不影响治疗,所有患者均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氟伐他汀与贝那普利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一用药,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是一种较理想的降压治疗方案。
- 王向东
- 关键词:氟伐他汀贝那普利高血压
- 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用于心脏电复律术前麻醉的效果评价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 评价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用于心脏电复律(cardioversion)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60例行心脏电复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22例、依托咪酯组(E组)18例、依托咪酯+丙泊酚组(P+E组)20例,分别应用丙泊酚和(或)依托咪酯进行麻醉,术后5 min、30 min和2h分别观察患者基础生命体征、反应程度、镇静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各组血流动力学指标、Ramsay评分及电复律有效率无明显差别(P>0.05);P+E组电复律时1度、2度和3度体动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5%、15%、0,较P组及E组明显减少(P<0.05).E组术后恶心、呕吐、肌颤、呼吸抑制发生率分别为38.9%、44.4%、72.2%、11.1%,较P组明显增加(P>0.05),P+E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与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肌颤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分别为5%和10%,较P组减少(P<0.05).结论 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用于心脏电复律麻醉血流动力学平稳,不良反应少.
- 程明月王志荣徐晤程伟殷琴王向东陆远
- 关键词:丙泊酚依托咪酯麻醉
- 碳酸锂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1例被引量:1
- 2005年
- 钱文浩刘闯王向东潘德锋夏勇
- 关键词:碳酸锂心律失常
- PCI术后24 h内急性左心衰竭发作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了解PCI术后24 h内急性左心功能衰竭(AHF)的发病率,分析临床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自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行PCI术1 5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HF特征性症状和体征如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气促、心悸、脉搏细速、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皮肤湿冷、末梢发绀、心动过速、奔马律、双肺干湿性哕音肺(泡)间质水肿、低血压或血压显著升高、谵妄及少尿等.尽早进行床边心脏超声检查评估心室功能及辦膜功能不全,排除急性二尖辦反流、室间隔破裂、游离壁破裂及急性心包压塞等。1 565例患者中满足AHF临床诊断的患者有10例(Ⅰ组),其余1 555例非AHF患者(Ⅱ组),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PCI术过程。AHF治疗包括面罩吸氧、和(若需要)辅助人工机械通气、使用硝酸盐或硝普钠、利尿剂、正性肌力药、吗啡、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等。结果AHF的发病率为0.64%,10例AHF患者经过积极治疗有8例缓解并最终痊愈出院,2例AHF反复发作后死亡。与Ⅱ组患者相比,AHF患者年龄偏大、女性较多、冠状动脉病变较重、急性冠脉综合症比例较高、PCI术过程较长、造影剂剂量较多、术后容量超负荷。结论对具有上述相关危险因素的PCI患者应重视心脏功能变化,及时处理以改善症状和生存率,防止不良后果发生。
- 夏勇李东野王志荣吴建东张延斌张辉徐晤潘德峰张超群杨煜徐通达郝湛军李文华钱文浩陈建辉朱红黄炜刘加立王向东
-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冠脉综合症冠状动脉病室间隔破裂人工机械通气正性肌力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