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炜
- 作品数:18 被引量:124H指数:6
-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局社会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主动脉缩窄致高血压1例
- 1998年
- 黄炜张延斌
- 关键词:高血压腹主动脉缩窄先天性心脏病
- ATP敏感性钾通道在异氟烷预处理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采用Langendof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研究ATP敏感性钾通道(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s,KATP)在异氟烷预处理中的作用。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格列苯脲组(Glib组)、5-hydroxyde-canoic acid组(5-HD组)、异氟烷预处理组(IsoP组)、Glib+异氟烷预处理组(Glib+IsoP组)和5-HD+异氟烷预处理组(5-HD+IsoP组)。监测复灌后心功能和心肌存活面积的变化。结果Glib+IsoP组和IR组心功能指标均低于IsoP组(P〈0.01),Glib+IsoP组和IR组的心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Glib+IsoP组和5-HD+IsoP组心肌存活面积与IR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低于IsoP组(P〈0.01),Glib+IsoP组和5-HD+IsoP组心肌存活面积与IR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低于IsoP组(P〈0.01)。结论ATP敏感性钾通道的开放在异氟烷预处理中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 燕宪亮黄炜曾因明许铁王厚清范建伟
- 关键词:异氟烷ATP敏感性钾通道
- 直立倾斜试验对晕厥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评价
- 本文探讨直立倾斜试验(head up tilt test,HUT)在不明原因晕厥(unexplained syn-cope UPS)患者诊断中的意义及安全性评价。
- 朱红黄炜徐晤王向东潘德锋徐通达杨煜王金凤
- 关键词:直立倾斜试验晕厥安全性评价
- 文献传递
- 灯盏花素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观察被引量:6
- 2001年
-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 (UP)患者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 6 0例 U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 ,治疗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 2组患者血中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 ,2组患者血栓素 A2 (TXA2 )水平明显降低 ,6酮前列腺素 F1α(6 keto PGF1α)水平明显增高 (P均 <0 .0 1) ,但治疗组变化程度大于常规组 (P均 <0 .0 1) ;治疗组脂质过氧化物 (L PO)、遗传性假血友病第 因子 (v WF)和纤维结合蛋白 (Fn)水平均降低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水平增高 (P均 <0 .0 1) ,常规组 L PO、SOD、v WF和 Fn则无显著变化 (P均 >0 .0 5 )。治疗前 U P患者 L PO与 v WF呈直线相关 (r=0 .5 2 ,P<0 .0 1) ,治疗后 L PO与 v WF降低值呈直线相关 (r=0 .71,P<0 .0 1)。结论 :灯盏花素注射液具有抗脂质过氧化反应 ,调整血栓素 A2 /前列环素 I2 (TXA2 / PGI2 )比例平衡 。
- 徐晤陈建辉王向东黄炜李敏茹
-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灯盏花素注射液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中医药疗法
- 血清酶及心电图变化在有机磷中毒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02年
- 目的 研究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清酶及心电图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清除毒物、应用解毒剂和阿托品及其他治疗 ,入院第二天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乳酸脱氢酶 (LDH)、肌酸磷酸激酶 (CK)、羟丁酸脱氢酶 (HBDH) ,监测心电图 ;并于同期测定当地 30名健康人血清酶及心电图作为对照组。结果 血清酶学指标 ,轻度中毒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中度中毒组与轻度中毒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重度中毒死亡组与中度中毒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重度中毒治愈组与中度中毒组AST、LDH、CK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重度中毒死亡组与中度中毒组AST、CK、HBDH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重度中毒死亡组与重度中毒治愈组HBDH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重度中毒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 (室速、室颤 )较其他组高 (P <0 .0 1)。结论 血清酶及心电图变化可用于判断病情的发展趋势和预后 。
- 燕宪亮黄炜许铁
- 关键词:中毒杀虫剂有机磷血清酶心电图
- 葛根素注射液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与曲美他嗪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2例,对照组68例。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葛根素注射液500mg静脉输注,每日1次;曲美他嗪片每次20mg,每日3次口服,连用14d。结果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为70.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为64.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可有效控制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
- 李文华吴建东张辉黄炜夏勇李东野
-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葛根素注射液曲美他嗪
- 药物洗脱支架时代再次血运重建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PCI术后再次血运重建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筛选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11-03-2012-12接受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再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复查患者293例,首次PCI到再次CAG平均时间为(10.77±4.82)个月。排除混合病变病例后,根据复查CAG结果及再次血运重建部位将患者分为CAG组(94例)、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组(TLR组,52例)、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组(TVR,76例)及非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组(NTVR组,28例)。分析不同部位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与首次PCI到再次CAG时间的关系,进一步探寻不同部位病变再次血运重建的危险因素。结果:80.8%的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发生在首次PCI术后10个月内,75.0%的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发生于首次PCI后7~15个月,71.4%的非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发生于PCI术后14个月以后。吸烟及支架总长度是PCI术后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首次PCI到再次CAG时间则是其"保护"因素;慢性心力衰竭、分叉病变PCI史、吸烟及LDL-C是PCI术后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首次PCI到再次CAG时间、吸烟及LDL-C是PCI术后非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不同类型的再次血运重建具有不同的时间分布特征,其各自影响因素也不相同。
- 黄炜刘树珂燕宪亮
- 关键词:药物洗脱支架血运重建PCI
- 曲美他嗪对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效果
- 李文华吴建东王志荣张辉黄炜李东野
- 法舒地尔对急性氧乐果染毒大鼠心肌细胞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采用氧乐果染毒的离体培养心肌细胞模型,观察法舒地尔对染毒心肌细胞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分离雄性SD大鼠心肌细胞,DMEM中常规培养。按培养基中氧乐果及法舒地尔剂量,分为不同剂量组培养,在3、6、12及24h时,测定各组心肌细胞的存活率,根据各组心肌细胞的存活率,选取中剂量染毒组和中剂量治疗组进行心肌细胞收缩幅度测定,并检测培养基中的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及心肌细胞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染毒组心肌细存活率均明显降低,且随染毒剂量增高,心肌细胞存活率呈降低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中剂量染毒组和中剂量治疗组各时点心肌细胞的收缩幅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中剂量染毒组比较,中剂量治疗组12h及24h心肌细胞收缩幅度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剂量染毒组和中剂量治疗组培养基中LDH活力[(224.9±14.7)、(156.0±6.8)U/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9.2±6.5)U/L],中剂量治疗组LDH活力明显低于中剂量染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中剂量染毒组和中剂量治疗组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中剂量染毒组Bax蛋白表达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中剂量染毒组比较,中剂量治疗组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高,Bax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法舒地尔能抑制氧乐果诱导凋亡调节蛋白Bax、Bcl-2的异常表达,这可能是其减轻氧乐果对心肌细胞的损害的机制之一。
- 燕宪亮黄炜程江华王厚清许铁
- 关键词:杀虫药有机磷
- 丹红注射液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与曲美他嗪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丹红注射液3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曲美他嗪片每次20mg,每日3次口服,连用14d。结果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3.3%;心绞痛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高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皆明显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可有效控制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安全方便。
- 李文华吴建东张辉黄炜王志荣钱文浩夏勇李东野
-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丹红注射液曲美他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