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麒
- 作品数:49 被引量:11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普通心脏起搏器和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手术操作规范中国专家共识(2023)被引量:1
- 2023年
- 心脏起搏器(PM)和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临床应用已多年,但植入手术操作本身尚无全面系统的指导性文件。本共识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SPE)和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CSA)共同组织了多位国内该领域知名专家,查阅了大量的参考文献并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国内医院的实际情况编撰而成,就植入PM和ICD的手术流程,包括基本要求、详细的手术步骤、出院前管理、围术期并发症及处理、ICD植入特殊要点和脉冲发生器更换注意事项等多个方面通过详尽的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对涉及手术的每个细节都进行了深入地解析。
-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宿燕岗华伟张澍陈柯萍陈林陈样新戴研黄伟剑李若谷李耀东牛红霞潘文麒汪菁峰徐伟徐原宁许静邹建刚
- 关键词: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 冷冻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原理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7年
- 冷冻消融技术在治疗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最早可追溯至1977年.是目前最为广泛应用的消融技术之一。随着消融技术的发展,冷冻球囊作为心房颤动(房颤)治疗中新型的治疗术式,在临床应用中表现出优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陋。本文就冷冻消融的原理及其在房颤治疗中的临床意义进行阐述。
- 卫越金奇张凝潘文麒凌天佑林长坚吴立群
- 关键词: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冷冻消融消融技术心律失常
- 伊布利特对心力衰竭犬不应期恢复性和除颤阈值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通过快速心室起搏建立犬心力衰竭(HF)模型,观察伊布利特对HF犬的心室不应期及不应期恢复性的影响,探讨其抗心室颤动(VF)的潜在电生理机制。方法选取6只健康成年比格犬,通过右室心尖部快速起搏4周制作犬慢性HF模型,开胸后应用心外膜电极片(共12×12个单极电极,每个电极间的距离为2 mm)标测左室心外膜心肌电激动。应用伊布利特前后[负荷剂量:以10μg/kg静脉推注,并以0.1 mg/(kg·h-1)的速度静脉维持],通过S1S2刺激测定心室有效不应期(VERP),采用连续刺激法诱发VF并同时测定激动恢复间期(ARI),进而通过ARI来评估不应期恢复曲线的最大斜率,并测定除颤阈值(DFT)。结果与基础状态相比,伊布利特可明显延长HF犬的VERP[(208.0±18.9)ms vs(178.0±9.6)ms,P<0.05]和ARI[(171±11)ms vs(165±14)ms,P<0.01]。同时,伊布利特显著降低不应期恢复性曲线的最大斜率达41%(0.83±0.07 vs 1.40±0.09,P<0.01)。伊布利特可显著降低DFT[(13.0±2.7)J vs(18.0±2.0)J,P<0.01]。结论伊布利特可显著降低HF犬的除颤阈值,其潜在机制可能为延长心室不应期和降低不应期恢复性曲线的最大斜率。
- 罗庆志张凝金奇吴琼柳韶华韩岩新林长坚凌天佑潘文麒吴立群
-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伊布利特心室颤动恢复性除颤阈值
- 冷冻球囊消融在心房颤动患者肺静脉电隔离中应用的临床分析
- 2018年
- 目前,经皮导管消融已经成为心房颤动(简称房颤)节律控制的重要方法,而肺静脉电隔离是房颤消融的基石。冷冻球囊消融(CBA)大为简化了房颤患者肺静脉电隔离的操作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CBA在房颤患者肺静脉电隔离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孙勇潘文麒
- 关键词:房颤肺静脉电隔离
- 冷冻球囊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中长期临床结果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评估应用冷冻球囊消融(cryoballoon ablation,CBA)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安全性及远期临床有效性。方法连续入选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接受 CBA 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共118例,主要研究终点为空白期(术后90 d)后发生的房颤事件;同时观察分析肺静脉隔离(PVI)成功率,手术时间、X 线曝光时间及并发症等临床参数。术后随访患者至少1年以上,观察 CBA 远期临床疗效。结果共110例患者[男77例,平均年龄(60.1±10.7)岁]最终完成终点事件的随访。平均随访(15.9±5.7)个月,27例患者(男20例)空白期后记录到〉30 s 的房颤事件达到研究终点,Kaplan-Meier 生存曲线估测的1年期无房颤复发率为77.3%。 PVI 成功率为98.3%,平均手术时间为(110.3±12.2) min,平均 X 线曝光时间为(18.6±5.5) min。所有患者围术期未发生心脏压塞、左心房食管瘘及症状性肺静脉狭窄等严重并发症。2.54%(3例)的患者发生一过性膈神经损伤,3例患者膈神经功能于随访5个月时恢复正常。结论 CBA 治疗阵发性房颤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远期有效性。
- 张凝金奇潘文麒罗庆志韩老颓王义龙胡文瑛凌天佑陈康谢玉才吴立群
- 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肺静脉电隔离
- 心房颤动冷冻球囊消融新进展被引量:4
- 2016年
-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之一,我国的发病率约0.7%[1],据推算我国约有800~1 000万房颤患者.冷冻球囊消融(cryoballoon ablation,CBA)作为房颤的治疗方法之一,因其简便的手术操作,以及较好手术成功率及安全性而逐渐普及.2012年美国心律学会(HRS)专家共识[2]指出,CBA已经成为房颤导管消融的标准消融方法.
- 卫越金奇张凝潘文麒凌天佑林长坚吴立群
- 关键词:心房颤动球囊冷冻持续性心律失常手术成功率房颤患者
- 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观察
- 2009年
- 目的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射频消融术(RFCA)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30例PSVT者,根据不同类型PSVT分别选择房室结双径路消融或旁路消融,观察RFCA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130例PSVT均消融成功,有1例出现一过性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AVB),1例发生心包填塞。结论RFCA是PSVT的有效根治方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 刘利军段玉柱张爱萍潘文麒
-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
- 冷冻球囊消融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二例被引量:2
- 2014年
- 2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80、79岁。左房直径均为41 mm。采用冷冻球囊隔离肺静脉消融治疗房颤,手术顺利,1.5 h完成手术,患者耐受性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个月,无房颤复发。
- 林长坚凌天佑张凝潘文麒吴立群
-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肺静脉隔离
- 阵发性心房颤动冷冻球囊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AF)冷冻球囊消融术(CBA)后复发的预测因素。方法107例接受CBA治疗的阵发性AF患者,随访CBA术后早期(3个月内)AF复发和晚期(3个月后)AF复发的情况并分析复发的预测因素。结果24例(22.4%)在术后早期复发AF。多因素分析显示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尿酸(SUA)是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预测指标。随访(10.32±3.54)个月,19例(17.8%)在术后晚期复发AF,其中18例为早期复发患者。多因素分析显示sUA是晚期AF复发的独立预测指标(OR:1.058;95%CI1.010~1.109,P〈0.017)。结论SUA和早期AF复发可作为CBA术后晚期AF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
- 胡文瑛张凝凌天佑潘文麒金奇吴立群
-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房颤动冷冻消融房颤复发高敏C反应蛋白
- Vasostatin-2血清水平下降与慢性缺血性心衰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关 系的3年随访研究:vasostatin-2保护大鼠心梗后心衰
- 潘文麒何玉虎苏倩杨洁方跃华丁风华闫小响刘珠慧王晓群杨克张瑞岩沈卫峰张凤如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