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宝磊

作品数:7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01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术
  • 3篇臂丛
  • 2篇腋路臂丛
  • 2篇腋路臂丛神经
  • 2篇腋路臂丛神经...
  • 2篇神经阻滞
  • 2篇麻醉
  • 2篇臂丛神经
  • 2篇臂丛神经阻滞
  • 1篇带蒂
  • 1篇带蒂皮瓣
  • 1篇地佐辛
  • 1篇蒂皮瓣
  • 1篇定位穿刺
  • 1篇冻结肩
  • 1篇断指
  • 1篇断指再植
  • 1篇断指再植患者
  • 1篇血浆
  • 1篇血浆降钙素基...

机构

  • 6篇解放军第40...
  • 2篇青岛市第八人...
  • 1篇广州军区武汉...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青岛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篇温宝磊
  • 6篇王德明
  • 5篇张元信
  • 5篇武春敏
  • 4篇马超
  • 4篇曲彦亮
  • 4篇张欣
  • 3篇张立新
  • 2篇侯书健
  • 2篇申恒花
  • 2篇刘春燕
  • 1篇鲁青
  • 1篇杨海霞
  • 1篇张勤
  • 1篇周岩冰
  • 1篇葛蕤
  • 1篇何旭
  • 1篇周翔
  • 1篇丁小珩
  • 1篇葛现才

传媒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肌问沟臂丛联合尺神经阻滞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比较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肌间沟臂丛联合尺神经阻滞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I~Ⅱ级断掌或断腕再植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40例,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神经阻滞,I组采用肌间沟臂丛联合尺神经阻滞,Ⅱ组采用腋路两点臂丛神经阻滞。记录两组患者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维持时间、止血带耐受情况,以及膈神经阻滞、霍纳综合征、喉返神经阻滞等并发症。结果I组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阻滞起效时间[(5.13±0.76)、(7.13±1.04)、(3.23±0.62)mini均明显快于Ⅱ组[(9.234-1.61)、(12.35±1.76)、(8.83±1.1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阻滞维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组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感觉阻滞优秀率[90.0%(36/40)、85.0%(34/40)、97.5%(39/40)]均明显高于Ⅱ组[72.5%(29/40)、65.0%(26/40)、70.0%(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组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运动阻滞完全率[75.0%(30/40)、37.5%(27,40)、80.O%(32/40)]均明显高于Ⅱ组[47.5%(19/40)、40.0%(16/40)、45.O%(1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组止血带耐受优秀率[90.0%(36/40)]高于Ⅱ组[62.5%(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I组膈神经阻滞2例,霍纳综合征1例。两组均无喉返神经阻滞发生。结论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肌间沟臂丛联合尺神经阻滞起效快,感觉、运动阻滞效果好,提高止血带的耐受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更适合长时间的手、腕部显微外科手术。
曲彦亮刘芳张立新武春敏王德明申恒花张元信周翔温宝磊张欣马超刘春燕
关键词:臂丛麻醉药尺神经神经刺激仪
双侧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双上肢显微外科术中的探索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探索研究双侧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双上肢显微外科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双上肢显微外科手术患者80例,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达分为两组,每组40例,臂丛组在神经刺激仪下行双侧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全麻组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1)、麻醉完成时(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结束时(T4)的生命体征;术后2、4、8、12 h疼痛程度;术后疼痛感知时间,麻醉费用,不良反应以及术者和患者麻醉满意度。结果 血压、心率全麻组内T1时明显低于T4时(P〈0.05),组间T4时臂丛组明显低于全麻组(P〈0.05);术后2、4、8 h疼痛VAS评分臂丛组明显低于全麻组(P〈0.05);术后疼痛感知时间臂丛组明显长于全麻组(P〈0.05),麻醉费用臂丛组明显低于全麻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臂丛组明显低于全麻组(P〈0.05);术者和患者的麻醉满意度臂丛组明显高于全麻组(P〈0.05)。结论 双侧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适合双上肢显微外科手术。
曲彦亮申恒花温宝磊武春敏张立新王德明张元信侯书健张欣马超刘春燕
关键词:全身麻醉双上肢显微外科手术
纳米碳淋巴示踪剂在结肠癌区域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16年
结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结肠癌呈现出年轻化、发病率、病死率“三线”升高趋势。淋巴转移是结肠癌的主要转移途径,所以原发灶和区域淋巴结的完整切除是外科治疗恶性肿瘤获得良好预后的有效方法。精确的TNM分期是制定个体化、规范化治疗方案的前提,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肿瘤个体化治疗和多学科治疗理念的提出,确定科学合理的淋巴结清扫范围,
葛现才郭恒温宝磊周岩冰张勤
关键词:结肠癌淋巴转移纳米碳
右美托咪定静注对全麻术后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观察术中右美托咪定持续泵入对全麻术后地佐辛自控静脉镇痛(PCIA)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0例ASAⅠ或Ⅱ级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中麻醉维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右美托咪定持续泵入,术后两组均给予地佐辛PCIA,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PCIA开始后两组1、2、4、8、24、48 h的镇痛效果,记录PCIA给药次数、首次PCIA时间、48 h地佐辛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4 h内观察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给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中麻醉维持应用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可提高全麻术后早期(4 h内)地佐辛PCIA的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舒适度。
温宝磊杨海霞王德明武春敏马超张元信
关键词:地佐辛自控静脉镇痛
腋窝顶定位穿刺锁骨下位点阻滞麻醉用于创伤性臂丛损伤手术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腋窝顶定位穿刺锁骨下位点阻滞麻醉用于创伤性臂丛损伤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A组:腋窝顶定位穿刺锁骨下位点阻滞麻醉;B组:插管全麻;C组:腋窝顶定位穿刺锁骨下位点阻滞复合插管全麻,术后用PCIA泵镇痛和VAS评价镇痛程度。评估术中除共同项目外,麻醉技术、耗材和药品所产生的医疗费用。结果 3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全麻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每小时应用剂量、术后唤醒和拔管定向力恢复时间,B组显著多或长于C组(P<0.01);麻醉前准备、操作完成时间A组
张元信张靖何旭侯书健王德明曲彦亮武春敏温宝磊
关键词:臂丛锁骨神经肌肉阻滞臂丛损伤
罂粟碱对断指再植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内皮素的影响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比较经局部、静脉、肌肉注射罂粟碱配伍布比卡因进行腋路臂丛阻滞对断指再植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内皮素的影响。方法 120例急诊单指离断伤需行断指再植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4组:A、B、C组为观察组,D组为空白对照组。4组均采用0.25%盐酸布比卡因1.5 mg/kg,容量(40.2±2.9)m L作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神经刺激器引导定位)麻醉药物,A、B、C组分别在局麻药液中、静脉滴注中和肌肉注射中加用0.0625 mg/m L罂粟碱(0.0375 mg/kg)。4组患者分别在臂丛阻滞前(T0)和臂丛阻滞后0.5 h(T1)、1 h(T2)、2 h(T3)、4 h(T4)、8 h(T5)、12 h(T6)抽取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和内皮素(endothelin,ET)的含量,并记录术后1周血管危象发生率及再植指存活率。结果 A组在T1、T2、T3、T4、T5时血浆CGRP水平较D组升高,而ET水平较D组下降(P<0.05);B组在T1时血浆CGRP水平较D组升高,而ET水平较D组下降(P<0.05)。A组:T1、T2、T3、T4、T5与T0比较血浆CGRP水平升高,而ET水平下降(P<0.05);B组:T1与T0比较血浆CGRP水平升高,而ET水平下降(P<0.05)。A组患者没有发生血管危象,再植指全部存活,而B、C、D组患者分别有2、3、6例发生血管危象,分别有1、2、2例再植指坏死。结论局麻药液中罂粟碱配伍布比卡因腋鞘内臂丛阻滞麻醉较其他方式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升高断指再植患者血浆CGRP,降低ET的含量,可以减少断指再植患者发生血管危象,提高断指的存活率。
陈本法武春敏马超张欣温宝磊曲彦亮王德明张元信
关键词:罂粟碱断指再植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内皮素
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术诱发冻结肩的预防和治疗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手、腕部或前臂皮肤缺损进行腹部皮瓣(带蒂)修复术时诱发冻结肩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选择手、腕部或前臂腹部皮瓣断蒂术患者6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入路)+硬腰联合麻醉,腹部皮瓣断蒂术时兼顾对肩关节进行被动手法松解治疗和术后主动肩关节功能锻炼。对照组患者采用局麻或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入路)+硬腰联合麻醉进行腹部皮瓣断蒂术。术后两组患者均进行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断蒂术后2周对两组患者肩关节疼痛、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进行临床评估。结果术后2周,研究组患者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肩关节疼痛及活动功能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治愈率、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利用术中臂丛阻滞(肌间沟入路)复合硬腰联合麻醉提供的无痛及肌松条件,行肩关节的手法松解并且于术后配合主动的肩关节功能锻炼,能够预防和治疗带蒂皮瓣修复术后继发冻结肩,促进手及肩关节功能全面恢复,减轻术后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王德明鲁青张立新丁小珩葛蕤温宝磊张欣储艳
关键词:带蒂皮瓣冻结肩手法松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