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超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篇影像
  • 2篇麻疹
  • 2篇麻疹肺炎
  • 2篇肺炎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瘤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血栓
  • 1篇隐球菌
  • 1篇隐球菌脑炎
  • 1篇影像表现
  • 1篇脾动脉
  • 1篇脾动脉瘤
  • 1篇无线
  • 1篇无线控制
  • 1篇线控
  • 1篇线控制
  • 1篇门静脉
  • 1篇门静脉血
  • 1篇门静脉血栓

机构

  • 5篇南京市第二医...

作者

  • 5篇李超
  • 3篇袁莉莉
  • 2篇谢正平
  • 2篇戴峰
  • 2篇许传军
  • 2篇蒋燕
  • 1篇朱西琪
  • 1篇杜超
  • 1篇李代欣
  • 1篇孙晓东

传媒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2010年全...
  • 1篇中华医学会放...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麻疹肺炎51例影像特点分析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婴幼儿,1/2-3岁占绝大多数。近年来麻疹发病率有了新的变化,其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都有了新的特点。接种过疫苗的3-12岁少儿和20-30岁左右成人发病也明显增多。由于...
朱西琪戴峰蒋燕袁莉莉李超
关键词:麻疹肺炎影像表现
文献传递
多层螺旋CT在预测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及脾动脉瘤危险因素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运用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测量分析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PVT)及脾动脉瘤(SAA)的扫描数据,探讨肝硬化合并PVT和SAA的关系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肝炎后肝硬化合并PVT和SAA患者13例(观察组),对照组为同期收治的肝炎后肝硬化合并SAA患者23例,两组均排除肝癌及其他恶性肿瘤。利用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CT资料,分析SAA部位、数量、大小、脾动脉内径、脾静脉内径、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及脾脏斜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肝硬化合并PVT和SAA的关系及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13例中,发现动脉瘤23个,单发8例,多发5例;发生于脾动脉中段3个,脾动脉远段20个。对照组23例中,发现动脉瘤38个,单发16例,多发7例;发生于脾动脉中段7个,脾动脉远段31个。两组SAA短径、脾动脉内径、脾静脉内径、门静脉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脾脏厚度高于对照组[(6.40±1.03)cm vs.(5.30±1.19)cm,P<0.01],观察组脾脏斜径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脾脏厚度是肝硬化合并PVT和SAA的独立危险因素(OR=0.373,P<0.05)。结论 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下脾脏厚度值可用于肝硬化合并PVT及SAA风险预测及评估。
李代欣许传军孙晓东谢正平袁莉莉李超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肝硬化门静脉血栓脾动脉瘤
麻疹肺炎51例影像特点分析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婴幼儿,1/2-3岁占绝大多数。近年来麻疹发病率有了新的变化,其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都有了新的特点。接种过疫苗的3-12岁少儿和20-30岁左右成人发病也明显增多。由于...
谢正平戴峰蒋燕袁莉莉李超
文献传递
一种面向床边摄影的改进型无线移动DR设计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 :针对现有临床移动DR曝光控制距离短、潜在放射性威胁等问题,设计一种面向床边摄影的改进型无线移动DR。方法:在不改变移动DR内部电路情况下,外置增加无线遥控曝光装置,通过对电源的远程无线开关实现远距离的影像曝光控制。无线遥控曝光装置由Wi-Fi控制模块、继电器控制电路及触点开关控制3个部分组成,可通过手机或计算机无线连接该装置,远程对曝光控制电路模块的电源进行控制,继而实现DR曝光控制。结果:该装置有效提升了移动DR的曝光控制距离,曝光成功率达100%,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每次临床检查时遭受的辐射剂量。结论:该装置为医护人员的床边摄影作业提供了高安全性保护,也可以高频率应用于无铅屏蔽防护环境下的放射作业场景。
李超张珍珍
关键词:无线控制床边摄影
艾滋病相关性颅内隐球菌感染的MRI表现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总结AIDS(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合并颅内隐球菌感染患者的MRI特征,提高本病的早期诊断符合率,从而改善预后及疗效评估。方法回顾41例通过脑脊液检测确诊隐脑并且排除其他感染的AIDS患者的颅脑MRI图像。由两名神经影像专家对MR图像进行判读,对MR特征(边缘,数目,位置,信号特点)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其特征表现。结果 41例确诊为隐脑的AIDS患者中MR表现阳性患者19例。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两组间年龄、性别没有显著差异(P>0.05),MR表现阳性组中发病部位多位于基底节及侧脑室周围(78.9%)。MR常见征象是基底节区VR间隙(Virchow-Robin spaces)扩大(42.1%);弥散受限的胶样假性囊肿(21.1%);脑室扩张或脑积水(15.8%)。隐球菌脑膜炎(21.1%)多发生在额、顶、颞叶的脑膜增厚强化,邻近脑组织水肿。发生于脑内的隐球菌肉芽肿形成(21.1%)多为T_1低信号T_2高信号,增强后不均匀轻度强化。隐球菌室管膜炎(5.3%),表现为两侧脑室周围对称性晕状T_1低信号T_2高信号。结论隐脑在MR表现为基底节区VR间隙扩大,也可表现为基底节区异常信号,粟粒状强化,周围水肿。其中弥散受限的胶样假性囊肿与脑室扩张或脑积水具有一定特征。隐球菌脑膜炎时多为额、顶、颞叶软脑膜增厚强化,邻近脑组织水肿。隐球菌室管膜炎,表现为两侧脑室周围对称性晕状异常信号。
李超杜超许传军
关键词:艾滋病隐球菌脑炎脑膜炎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