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伟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角膜
  • 2篇内障
  • 2篇细胞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细胞
  • 2篇角膜内皮
  • 2篇角膜内皮细胞
  • 2篇角膜移植
  • 2篇白内障
  • 2篇板层
  • 2篇板层角膜
  • 2篇板层角膜移植
  • 1篇单纯疱疹
  • 1篇单纯疱疹病毒
  • 1篇单纯疱疹病毒...
  • 1篇单纯疱疹病毒...
  • 1篇单疱病毒
  • 1篇单疱病毒性
  • 1篇毒性
  • 1篇移植术

机构

  • 4篇暨南大学
  • 2篇深圳市人民医...

作者

  • 4篇彭伟
  • 3篇刘志远
  • 2篇朱格非
  • 2篇葛钧
  • 2篇黄菊天
  • 2篇李平
  • 2篇罗小玲
  • 1篇肖诗艺
  • 1篇李线

传媒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华眼外伤职...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6
  • 1篇2001
  • 1篇200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评价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临床确诊为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且经抗病毒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根据角膜炎累及角膜范围及深度选择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共18例18眼。术后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观察术后视力、植片的透明度、复发率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18例中17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矫正视力0.1~0.8,其中12例植片透明,5例植片轻度浑浊,1例角膜炎复发。结论深板层角膜移植是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有效手术方法。
彭伟罗小玲刘志远
板层角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及角膜皮样瘤被引量:1
2000年
为观察板层角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及角膜皮样瘤的疗效,我们对17例(17只眼)翼状胬肉患者及5例(5只眼)角膜皮样瘤患者进行了板层角膜移植。术后随访1~4年。翼状胬肉组和角膜皮样瘤组植片透明率分别为82.4%及100%。翼状胬肉组排斥反应发生率为17.6%,角膜皮样瘤组无一例发生排斥反应。所有病例角膜中央厚度手术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病例术后角膜散光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病例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翼状胬肉组术后复发率为11.8%。结果表明板层角膜移植可使角膜完整、植片透明、减少散光、提高视力并降低术后翼状胬肉的复发率,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李平李平葛钧黄菊天刘志远葛钧朱格非彭伟
关键词:翼状胬肉角膜皮样瘤板层角膜移植
不同年龄角膜内皮细胞对白内障手术的敏感性研究
目的:以先进的宽视野角膜内皮显微镜观察细胞密度、平均细胞面积、细胞大小变异系数及细胞形态变化,探讨不同年龄角膜内皮细胞对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ECCE)的不同反应。 方法:把老年性、并发性、外伤性和先天性白内...
彭伟
文献传递
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异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用角膜内皮细胞显微镜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前及术后进行角膜内皮细胞摄相观察,以探讨其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异情况。方法选择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28例(30只眼),用角膜内皮显微镜对其术前及术后3~6月角膜内皮的细胞密度、平均细胞面积、细胞大小变异系数及细胞形态进行检查。结果术前和术后3~6月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2334.61±322.42)个/mm2和(2045.23±376.82)个/mm2,细胞丧失率为12.11%;平均细胞面积分别为(340.29±127.22)um2和(390.12±213.44)um2;变异系数分别为42.55%和53.21%;六角形细胞比率分别为(54.32±12.53)%和(45.51±13.93)%。上述结果,统计学上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减少,细胞丧失率增大,平均细胞面积及细胞大小变异系数增大,标准的六角形细胞比率变小,说明白内障手术对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损伤性;但患者术后角膜透明,并获得良好视力,因此,手术仍是糖尿病性白内障失明患者复明的重要手段。
李平李平肖琼黄菊天刘志远罗小玲葛钧朱格非刘志远
关键词:糖尿病性白内障角膜内皮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