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彪

作品数:95 被引量:550H指数:1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7篇手术
  • 28篇入路
  • 23篇肿瘤
  • 23篇外科
  • 21篇内镜
  • 18篇切除
  • 14篇外科手术
  • 13篇血管
  • 12篇手术入路
  • 12篇显微手术
  • 10篇脑室
  • 9篇手术治疗
  • 9篇缺血
  • 8篇神经内镜
  • 8篇显微外科
  • 8篇颅底
  • 8篇脑缺血
  • 7篇再灌注
  • 7篇垂体
  • 5篇粘附分子

机构

  • 68篇复旦大学
  • 16篇上海医科大学...
  • 12篇江苏省人民医...
  • 4篇镇江市第一人...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南通市第一人...
  • 2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宁波大学
  • 1篇上海市胸科医...
  • 1篇南京医学院第...
  • 1篇无锡市第二人...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95篇张晓彪
  • 35篇胡凡
  • 34篇余勇
  • 31篇崔尧元
  • 25篇顾晔
  • 22篇谢涛
  • 17篇朱卫
  • 14篇周浩
  • 14篇张煜
  • 14篇江瀛川
  • 13篇李秋平
  • 9篇王学建
  • 8篇余勇
  • 8篇刘宁
  • 8篇耿晓增
  • 7篇朱卫
  • 5篇傅震
  • 5篇刘银坤
  • 4篇吴幼章
  • 4篇孙崇璟

传媒

  • 2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0篇中华神经外科...
  • 6篇中国临床神经...
  • 4篇中华显微外科...
  • 4篇中国神经精神...
  • 3篇解剖学报
  • 3篇中国行为医学...
  • 2篇复旦学报(医...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康复
  • 1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河南实用神经...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8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6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9篇2003
  • 2篇2002
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神经内镜下扩大经鼻蝶入路至鞍上区和第三脑室的解剖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内镜扩大经鼻蝶入路至鞍上区和第三脑室的解剖特点,寻找手术入路中各阶段的解剖标志点,并探讨从鞍上区进入第三脑室的不同方法。方法 4具福尔马林固定的和1具新鲜成人头颅标本,采用内镜扩大经鼻蝶入路暴露鞍上区,0°和30°镜头观察视交叉下间隙和视交叉上间隙,然后分别通过视交叉下间隙及视交叉上间隙进入第三脑室,观察第三脑室内结构,解剖过程中测量相应结构。结果鼻腔阶段的解剖标志点是后鼻孔和蝶窦开口,蝶窦阶段的解剖标志点是视神经隆起、内侧和外侧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颈内动脉隆起、鞍底、鞍结节、蝶骨平台、斜坡凹陷,硬膜内阶段的解剖标志点是终板和灰结节。5具标本中蝶窦内骨性分隔数量范围是1~4个,其中4具标本各有2个骨性分隔延伸至颈内动脉隆起。左侧后鼻孔到同侧蝶窦开口间距是(12.1±2.3)mm,范围是9.9~15.0 mm;右侧后鼻孔到同侧蝶窦开口间距是(13.3±2.6)mm,范围是9.6~16.8mm;内侧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间距为(9.5±3.0)mm,范围是5.5~13.8mm;外侧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间距为(14.8±3.7)mm,范围是9.2~19.2mm;颈内动脉隆起间距是(16.0±3.1)mm,范围是11.3~18.8mm。视交叉下间隙和上间隙内各解剖结构显露充分。经视交叉下间隙打开灰结节可观察到第三脑室顶、后壁、底各结构,经视交叉上间隙开放终板同样可观察到第三脑室内相应结构。经终板观察第三脑室底更佳,而经灰结节观察第三脑室顶更佳,30°镜头能补充0°镜头的观察视野。结论内镜扩大经鼻蝶入路可以暴露鞍上区,并分别通过视交叉下方和上方间隙进入第三脑室,显露第三脑室内所有结构,是切除鞍上和第三脑室区域病变的安全方法。各阶段解剖标志点可以引导解剖入路方向、提供安全操作范围,必须正确地寻找和识别。
顾晔张晓彪李文生胡凡余勇谢涛徐文龙王学建
关键词:内镜鞍上区第三脑室解剖学
一种神经外科手术器械放置车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神经外科手术器械放置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底盘下侧连接滚动滑轮,底盘上设有立板,立板正面设有至少四个挂钩,立板两侧设有把手。本实用新型用于存放固定手术病人头颅的头架及其他固定架,使得各种器械装置存放...
张晓彪朱卫谢涛顾晔
文献传递
酒后颅脑外伤36例临床分析
1993年
报告36例饮酒过量引起的颅脑外伤。重型颅脑伤20例;颅内血肿22例;误诊14例。探讨了饮酒过量后对中枢神经系统、脑血流、脑脊液的影响,并分析了误诊原因。指出饮酒过量后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加以颅脑外伤后意识障碍是造成误诊的重要原因。作者认为入院后6小时对患者作仔细的意识评定,尤其是头颅CT检查,对减少误诊,改善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李仲冕张晓彪袁志诚李巧玉陆培松
关键词:饮酒过量颅脑损伤创伤误诊
细胞间粘附分子1、肿瘤坏死因子α转录水平在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皮质中表达的相关性被引量:9
1999年
目的 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期细胞间粘附分子1( I C A M1) 、肿瘤坏死因子α( T N Fα) 在转录水平的表达规律及相关性。方法 用插线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 T P C R) 测定缺血再灌注期 I C A M1m R N A、 T N Fαm R N A 的表达变化。结果 缺血侧皮质 T N Fαm R N A 在缺血后1 小时开始显著升高,至缺血再灌注2 小时达到高峰,持续高表达1 周; I C A M1m R N A 在缺血后2 小时开始显著升高;至缺血再灌注10 小时达到高峰,持续高表达1周。二者具有密切的相关性。结论  I C A M1 、 T N Fα转录水平在脑缺血再灌注早期表达升高, T N Fαm R N A、 I C A M1 m R N A 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
崔尧元余勇张晓彪刘银坤
关键词:ICAM-1
神经内镜下经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探讨全程在神经内镜下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神经内镜下经幕下小脑上入路治疗的松果体区肿瘤患者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疗效。结果4例患者的肿瘤均为全切除。术后除1例出现短暂复视外,均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病理学证实,生殖细胞瘤、间变性星形胶质细胞瘤、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混合型生殖细胞肿瘤各1例。术后行放疗2例,放疗加化疗1例。随访0.5~2.0年,4例患者正常生活,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神经内镜幕下小脑上入路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切除松果体区病变,可以作为切除特定的松果体肿瘤的一种手术方法。
王红章张晓彪顾晔胡凡余勇朱卫谢涛
关键词:神经内镜松果体瘤手术入路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皮层ICAM-1表达增加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相皮层 ICAM-1变化规律。方法:改良 Koizumi法建立 LMCAO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RT-PCR和 Dot blotting法分别检测 ICAM-1的转录和翻译水平变化。结果:缺血皮层 ICAM-1mRNA和 I-CAM-1分别于缺血 2h和再灌注 2h显著升高,再灌注 10和 46h达高峰,持续 1周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ICAM-1在脑缺血再灌注时表达明显上调,介导白细胞和脑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ICAM-1 将成为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新突破点。
张晓彪崔尧元周良辅刘银坤余勇
关键词:脑缺血细胞间粘附分子-1再灌注损伤
脊髓髓内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研究脊髓髓内肿瘤的显微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了25例采用显微手术切除的脊髓髓内肿瘤病例。结果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3例。术后随访3~78个月,19例结果良好,6例结果差(3例死亡)。结论显微手术治疗脊髓髓内肿瘤大多数结果良好。不同类型的肿瘤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熟练的显微技术和对脊髓保护的意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张晓彪胡凡朱卫周浩余勇张煜李秋平江瀛川崔尧元
关键词:脊髓髓内肿瘤显微外科
马尾肿瘤显微手术20例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讨马尾肿瘤的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例马尾肿瘤的病理和手术方法。 结果  16例马尾肿瘤手术全切除 (80 % ) ,术后恢复良好 19例 (95 % )。 结论 显微手术切除马尾肿瘤大都数能取得全切除和良好疗效 ,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耿晓增张晓彪刘宁朱风仪程刚陆小明戴建础傅震吴幼章
关键词:马尾肿瘤显微外科手术手术方法
原发性脑室出血手术治疗
2001年
目的 :提出有效手术治疗原发性脑室出血的方法。方法 :对 7例原发性脑室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所有病例都采用侧脑室穿刺 +重组链激酶血肿纤溶引流术。结果 :6例恢复良好 (84% ) ,1例死于多器官衰竭(14 % )。引流管放置在血肿侧容易堵塞 ,放置在非血肿侧效果较好。结论 :侧脑室穿刺
刘宁张晓彪余勇耿晓增崔尧元
关键词:脑室出血链激酶外科手术
内镜经鼻、上颌窦、翼突入路至Meckel囊区的解剖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通过解剖学研究,探讨内镜经鼻、上颌窦、翼突入路至Meckel囊区的解剖特点和方法,寻找手术入路中的重要解剖标志点,测量相关解剖数据,为内镜经鼻入路处理Meckel囊区病变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5例共10侧新鲜成人头颅标本,采用内镜经鼻、上颌窦、翼突入路解剖和暴露Meckel囊区,寻找该手术入路中重要的解剖标志,研究具体的解剖方法,测量相关的解剖数据,解剖过程中使用导航。结果鼻小柱下缘至后鼻孔上缘为(66.5±3.3)mm,至蝶窦口下缘为(61.2±1.6)mm,至腭蝶管前口下缘为(64.6±1.4)mm,至蝶腭孔下缘为(62.8±2.3)mm,至翼管前口下缘的距离为(75.4±3.3)mm,翼管前口下缘与腭蝶管前口上缘距离为(2.1±0.7)mm,与圆孔下缘距离为(7.5±0.7)mm,腭蝶管长度为(6.4±0.5)mm,翼管长度为(13.3±1.2)mm。以腭蝶管为解剖标志可以寻找到翼管前口;以翼管为解剖标志可以寻找到岩骨段颈内动脉前膝部,以斜坡旁颈内动脉隆突可以寻找到斜坡旁颈内动脉,以圆孔可以寻找到上颌神经。导航能够准确定位上述解剖标志。结论运用内镜经鼻、上颌窦、翼突入路可以解剖和暴露Meckel囊区。此入路是由Meckel囊前方四边形区域暴露该区域,此四边形内侧为斜坡旁段颈内动脉,下方为岩骨段颈内动脉,上方为展神经,外侧方为上、下颌神经;实验数据和导航可以辅助定位重要的解剖结构和标志。
顾晔张晓彪王学建余勇胡凡徐文龙谢涛孙崇璟
关键词:内镜翼管解剖学成人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