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文佺

作品数:16 被引量:182H指数:9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3篇土壤
  • 11篇湿地
  • 7篇湿地土壤
  • 7篇微生物
  • 6篇有机碳
  • 5篇土壤呼吸
  • 4篇土壤有机
  • 4篇土壤有机碳
  • 4篇崇明东滩湿地
  • 3篇盐碱
  • 3篇盐碱土
  • 3篇微生物呼吸
  • 3篇九段沙
  • 3篇互花米草
  • 3篇碱土
  • 2篇典型湿地
  • 2篇盐碱土壤
  • 2篇土壤改良
  • 2篇主成分
  • 2篇主成分分析

机构

  • 16篇同济大学
  • 1篇井冈山大学
  • 1篇井岗山大学

作者

  • 16篇张文佺
  • 16篇王磊
  • 13篇李艳丽
  • 13篇王红丽
  • 13篇乐毅全
  • 12篇付小花
  • 5篇张士萍
  • 4篇贾建伟
  • 3篇李朝君
  • 3篇唐玉姝
  • 2篇肖春玲
  • 2篇陈金海
  • 1篇王少平
  • 1篇颜一青
  • 1篇席雪飞
  • 1篇彭晓佳

传媒

  • 7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2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典型污染物在崇明东滩不同类型湿地的分布规律
2009年
[目的]了解湿地植被类型以及土壤质地的不同导致其对氮、磷等营养盐的吸收、净化能力的差异。[方法]以长江口崇明东滩不同类型湿地土壤(不同的土壤质地、湿地中的植物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析湿地土壤中氮、磷等污染物质的含量方法。[结果]研究不同农业模式下氮、磷等农业污染物在不同类型湿地土壤中的分布特征,从而评价不同类型湿地土壤对氮、磷等污染物净化能力,表明不同类型湿地土壤对内源农业污染具有不同的吸收净化功能。[结论]堤内经济作物种植模式下的污染源氮磷含量高于养鱼业,粘质土壤对氮磷污染物的去除能力总体高于沙质土壤。研究结果对于湿地的保育、修复和优化,以及今后人工湿地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
彭晓佳李朝君张文佺王磊
关键词:农业模式氮磷
崇明东滩两种典型湿地土壤有机碳汇聚能力的差异性及其成因分析
通过分析崇明东滩两种不同类型的湿地土壤A区(东滩南部冲刷带芦苇型沙质土)和B区(东滩东北部淤涨带芦苇/米草型粘质土)的有机质含量以及植被输入量,研究了异质性湿地土壤的有机碳保留和汇聚能力,并从异质型土壤的微生物活性和理化...
李艳丽王磊张文佺张士萍王红丽付小花乐毅全
关键词:崇明东滩湿地湿地土壤微生物量土壤呼吸
文献传递
上海崇明东滩两种典型湿地土壤有机碳汇聚能力差异及成因被引量:15
2009年
通过分析上海崇明东滩南部冲刷带芦苇型砂壤土(A区)和东北部淤涨带芦苇/米草型粘土(B区)的有机碳含量和植被输入量,研究了异质性湿地土壤的有机碳汇聚能力,并从异质型土壤的微生物活性和理化性质的差异角度分析了造成土壤有机碳汇聚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A区土壤平均总有机碳含量仅为B区的46.10%(P<0.05),而A区地上部分的年均植物量仅比B区低9.16%,说明A区湿地土壤有机碳的输出量大于B区.A区细菌总数比B区高3.82倍(P<0.05),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活性分别比B区高46.81%和34.33%(P<0.05),且土壤微生物呼吸强度也高于B区.说明A区土壤的微生物碳代谢能力较强是导致其土壤有机碳保留能力较弱的重要原因.A区砂壤土粒间孔隙较大、土壤通气透水性较好、含水率与含盐量较低,有利于微生物生长,促进了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而B区的芦苇/米草型粘土的含水量和含盐量高、微生物活性弱,有机碳氧化分解能力较低,具有较高的有机碳汇聚能力.
李艳丽肖春玲王磊张文佺张士萍王红丽付小花乐毅全
关键词:潮滩湿地细菌总数酶活性土壤呼吸
两种基于芦苇秸秆还田的改良措施对崇明东滩围垦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呼吸的影响被引量:21
2011年
在崇明东滩湿地公园设置了3块实验田,研究基于芦苇直接还田(处理Ⅰ)和堆肥后还田(处理Ⅱ)的处理措施对盐碱土壤的改良效应以及对土壤微生物呼吸和植物生长的影响,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仅考虑传统土壤肥力指标及加和了土壤微生物呼吸和植物生物量等碳收支指标的土壤综合改良效应。结果表明,两种模式都能显著提高土壤的养分。总氮、总磷和总钾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有机质较对照分别提高10.8%(P=0.053)和10.9%(P=0.052);地上生物量为对照的344%(P=0.000)和167%(P=0.000),但土壤微生物呼吸仅分别较对照提高14%(P=0.085)和43%(P=0.001)。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仅考虑传统的土壤肥力指标,对照、处理Ⅰ、处理Ⅱ的综合得分分别为-0.641、0.260、0.381,加和土壤微生物呼吸与植物生物量后综合主成分得分为-1.011、0.644、0.367。这表明按传统评价指标,处理Ⅱ是较好的改良模式,但加和了土壤微生物呼吸与植物固碳量等碳收支指标后,处理Ⅰ得分高于处理Ⅱ,因此这是一种相对低碳化的改良模式。
陈金海李艳丽王磊张文佺王红丽付小花乐毅全管永健邱忠虹
关键词:盐碱土改良微生物呼吸主成分分析
崇明东滩湿地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42
2009年
为了解不同类型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分异特征,以长江口崇明东滩不同植被类型和冲淤性质的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3种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微生物量、以及与碳代谢相关的土壤酶活性,分析不同类型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湿地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在不同潮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现出高潮滩>中潮滩>低潮滩>光滩,即高潮滩具有较强的有机碳汇聚能力。3种不同类型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变异性较大,其特征表现为:芦苇型沙质土-A区([4.34±1.30)g·kg-1]<芦苇/互花米草混合型粘质土-B区([7.35±1.63)g·kg-1]<芦苇/互花米草型粘质土-C区([9.17±1.18)g·kg-1],A区有机碳含量空间变异系数最大为52%,C区最小为22%,而且有机碳空间分异受湿地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以及土壤含水、含盐量的影响。芦苇型沙质土-A区有利于微生物的呼吸、代谢与繁殖,具有较高的有机碳代谢能力,而芦苇/互花米草型粘质土-C区则更有利于有机碳的保留。研究结果用于阐明不同类型湿地土壤的有机碳保留能力,进而为湿地的管理与优化提供理论基础和决策依据。
王红丽肖春玲李朝君李艳丽张文佺付小花乐毅全王磊
关键词:湿地土壤有机碳影响因素
互花米草控制技术对湿地土壤有机碳保留能力与微生物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鉴于多种技术被用于控制崇明东滩互花米草的蔓延,为了选择更好的互花米草控制技术,首先比较不同控制技术作用下湿地土壤总有机碳(SOC)含量的差异,并对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进行研究以分析土壤中总有机碳的输出能力,进而分析土壤总有机碳的保留能力。结果表明,经过刈割/翻耕、刈割/翻耕/水位调节、刈割/生物(芦苇)替代等控制措施后,湿地土壤中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可培养微生物菌落数、土壤转化酶活性和土壤呼吸强度均高于对照,而通过DGGE技术对微生物种群进行分析后发现,修复后的湿地土壤多样性显著低于对照。在几种不同的控制技术中,刈割/翻耕/水位调节模式由于增加了土壤的滞水时间,其土壤微生物活性相对较低,有机碳含量较高,表明采用该修复技术后土壤的碳代谢能力相对较弱,因此该修复技术更有利于湿地土壤有机碳的保留。相对其他控制技术而言,刈割/翻耕/水位调节模式可在控制互花米草蔓延的同时有效地保留土壤有机碳。
李艳丽王磊张文佺张士萍王红丽付小花乐毅全
关键词:互花米草物理控制微生物活性土壤呼吸
土壤改良剂:固体废弃物处置与资源化的有效途径被引量:7
2008年
全面介绍了各种固体废弃物的环境问题以及应用于土壤改良剂的现状和研究进展,认为通过合理、有效的应用,这一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的途径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符合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要求,兼具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张文佺付小花乐毅全李朝君王磊
关键词:固体废弃物土壤改良
崇明东滩湿地土壤养分的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效应被引量:16
2010年
通过研究崇明东滩不同类型天然湿地土壤在不同潮间的有机质(OM)、全氮(TN)、全磷(TP)的含量与分布,进而分析不同类型滨海湿地土壤作为营养盐氮、磷汇与碳沉积的环境效应。结果表明,芦苇型沙质湿地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的平均值分别为1.36%、0.1%、0.03%,而芦苇/米草混合型黏质土壤中分别为2.41%、0.27%、0.07%。随着高程的增加(从光滩向高潮滩过渡),芦苇(Phragmitescommunis)型沙质湿地土壤与芦苇/米草(Phragmites communis/Spartina alterniflora)混合型黏质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含量平稳上升,但全磷变化并不显著。这表明芦苇/互花米草混合型黏质湿地土壤对造成沿海水域富营养化的氮、磷营养盐以及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碳排放具有更好的汇聚效应,同时高潮滩的汇聚功能总体较光滩为高。
王红丽李艳丽张文佺王磊付小花乐毅全
关键词:湿地土壤全氮全磷环境效应
九段沙不同演替阶段湿地土壤微生物呼吸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4
2010年
通过分析九段沙不同演替阶段湿地土壤微生物呼吸及其土壤微环境因子,研究了不同类型湿地土壤微生物呼吸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处于不同植被演替阶段的湿地土壤微生物呼吸具有显著差异(P<0.05),海三棱藨草区高于芦苇区,互花米草区最高(0.367 mg.g-1.(24h)-1),互花米草的引种及蔓延增强了入侵区域土壤微生物呼吸。综合考虑不同植被类型湿地土壤微生物呼吸及植被生物量,芦苇区呼吸微弱、植被生物量最高,在理论上具有更高的有机碳碳汇聚能力。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土壤微生物呼吸强度的主要生物因素有:原核微生物多样性(Shannon指数)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有机质、硝态氮及土壤含水量对上述微生物活性指标有显著影响,因此也属于土壤微生物呼吸的主要影响因素。
贾建伟王磊唐玉姝李艳丽张文佺王红丽付小花乐毅全
关键词:植被类型九段沙湿地
促淤等人为扰动对长江口滩涂湿地土壤微生物呼吸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为阐明促淤和堤内农业生产对长江口滩涂湿地土壤微生物呼吸(SMR)的影响,在崇明东滩和九段沙湿地设置3个典型区域,研究了人为扰动和自然状况下湿地SMR的差异性,并通过分析不同类型湿地土壤的微生物活性和环境因子阐明了导致SMR差异的主要原因。结果显示,促淤区现有湿地SMR强度((0.41±0.22)mgCO·2g-·124h-1)高于自然状态区((0.07±0.02)mgCO·2g-·124h-1),且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堤内不同农业生产模式导致的施肥强度差异对堤外湿地SMR也有一定影响。通径分析表明,促淤等人为扰动状态下湿地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是导致其SMR较高的主要原因,其中土壤原核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及蔗糖酶活性与SMR强度的关联性尤为显著。而促淤与堤内化肥施用所引起的已有滩涂湿地土壤环境条件的改变,特别是土壤含水量下降和无机氮含量增高是导致其微生物活性发生改变的重要原因。总体而言,促淤和堤内高强度施肥的农业生产模式一定程度上会增强堤外现有滩涂湿地的SMR,从而弱化其碳汇功能。
唐玉姝王磊贾建伟李艳丽张文佺王红丽付小花乐毅全
关键词:九段沙通径分析微生物活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