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宪伟

作品数:12 被引量:85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儿童
  • 3篇细胞
  • 3篇免疫
  • 3篇肺炎
  • 3篇肺炎支原体
  • 2篇蛋白
  • 2篇血浆
  • 2篇血小板
  • 2篇预后
  • 2篇支原体感染
  • 2篇神经母细胞
  • 2篇神经母细胞瘤
  • 2篇体感
  • 2篇脓毒
  • 2篇脓毒症
  • 2篇球蛋白
  • 2篇细胞计数
  • 2篇细胞瘤
  • 2篇免疫球蛋白
  • 2篇母细胞

机构

  • 12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张宪伟
  • 6篇孙杭
  • 3篇曹波
  • 3篇郁飞
  • 2篇方拥军
  • 2篇陈红兵
  • 1篇高岭
  • 1篇穆原
  • 1篇徐静茹
  • 1篇杨志诚
  • 1篇李萌
  • 1篇孙航
  • 1篇潘伟

传媒

  • 3篇东南大学学报...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第十七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肺炎链球菌合并支原体感染的体液免疫功能状态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分析肺炎链球菌合并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体液水平,探讨2种病原体混合感染的致病机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944例肺炎患儿采用BIORAD-C1000型荧光PCR仪检测痰液、肺泡灌洗液标本中的MP—DNA,德灵-BN2检测血清IgG、IgA、IgM、C3、C4含量,排除呼吸道合胞病毒、呼吸道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EB病毒、衣原体、Q热立克次体、及嗜肺军团菌等抗体阳性病例。结果肺炎链球菌合并支原体感染患儿IgG、IgM、C3、C4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体液免疫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体液水平的纽间比较:正常对照儿童的IgG、IgA、IgM水平在不同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3、C4在不同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MP感染组IgG、IgA、IgM、C3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4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岁患)LSP+MP组IgG、IgA、IgM、C3比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3-6岁患儿IgG、IgA、IgM、C3水平SP+MP感染比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6岁患儿C3、C4在SP+MP感染后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IgA、IgM、C3在SP+MP、SP、MP感染后均呈现一直上升的趋势。结论MP和SP的致病机制不同,相应的体液免疫表现也不相同,对于儿童SP、MP感染应根据年龄结合同年龄组正常水平比较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郁飞孙杭张宪伟
关键词:儿童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免疫球蛋白
外周全血细胞计数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预后中的意义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ma,NB)化学治疗前血常规结果与预后生存,探索其中能提示和判断疾病预后的敏感指标。方法:本院初次确诊NB的63例患儿,同时结合入院化疗前首次血常规结果中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淋巴细胞绝对值(lymphocyte,LYMPH)、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rophilic granulocyte,NEUT)、红细胞(red blood cell 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血小板(platelet,PLT),并行生存情况随访,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结果:PLT≤200×109/L患儿总体生存率低于PLT>200×109/L患儿(P<0.05),RBC≤4.0×1012/L患儿总体生存率低于RBC>4.0×1012/L患儿(P<0.05),HGB≤110 g/L患儿总体生存率低于HGB>110 g/L患儿(P<0.05)。而WBC、LYMPH、NEUT对预后风险评估意义不明显(P>0.05)。K-M生存分析:PLT≤200×109/L、RBC≤4.0×1012/L、HGB≤110 g/L是独立评价NB患儿预后不良的指标(P<0.05)。而WBC、LYMPH和NEUT对NB患儿预后生存的判断意义不明显(P>0.05)。结论:血常规检测简便易行,化疗前血细胞分析结果对NB患儿初步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结合血常规结果制定化疗方案,对预后改善有一定意义。
张宪伟孙杭梁雪红方拥军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白细胞计数血小板
外周全血细胞计数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预后中的意义
张宪伟方拥军
羟乙基淀粉沉降法制备外周血富白细胞血浆的条件优化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HES)沉降法制备外周血富白细胞血浆的最佳分离条件。方法观察外周血与6%的羟乙基淀粉混匀后静ak30min、60min及离心等不同处理后,计算其回收率。结果6%HES与外周血体积比为1:4时,白细胞回收率较高,比例增大至1:1及4:1,回收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HES与外周血体积比为1:4、1:1,72.4:1时血小板的回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制备外周血富白细胞血浆的优化条件:6%的HES[E淀外周血60min,HES与外周血的比例1:4时,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回收率最高。
史艳利高岭张宪伟李萌陈红兵
关键词:羟乙基淀粉富血小板血浆
血浆HBP蛋白作为过敏性紫癜的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血浆HBP蛋白作为过敏性紫癜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应用,并公开了HBP蛋白作为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志物在制备过敏性紫癜诊断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血浆HBP可用于过敏性紫癜患者与健康对照的鉴别,其ROC曲线下面积...
龙广凤孙航张宪伟杨大恒
补体消耗与脓毒症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分析补体系统关键成分C3、C4与脓毒症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探讨补体系统活化在脓毒症进展过程中的作用,以期为严重脓毒症患儿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治的脓毒症患儿共424例,经筛选后共347例脓毒症患儿纳入研究,其中一般脓毒症169例,严重脓毒症178例。转入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24 h内采集血标本进行淋巴细胞免疫分型、体液免疫分析及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检测。通过查阅患儿病历,收集患儿一般资料、辅助检查及临床诊治等资料。比较一般脓毒症组及严重脓毒症组以上各指标的差异。同时分析补体C3、C4与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补体C3与凝血指标、肝、肾、心肌等损伤指标的相关性。运用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补体C3与严重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关系,并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严重脓毒症组自然杀伤(NK)细胞百分比低于一般脓毒症组[6.6%(3.7%,10.7%)比8.5%(4.7%,13.3%), Z=2.635,P=0.008],补体C3水平低于一般脓毒症组[0.653(0.462, 0.985) g/L比0.991(0.678, 1.265) g/L, Z=5.684,P〈0.001],补体C4水平亦低于一般脓毒症组[0.160(0.102, 0.244) g/L比0.190(0.121, 0.265) g/L,Z=2.513,P=0.012]。重症肺炎比例在严重脓毒症组高于一般脓毒症组(34.3%比19.5%,χ^2=9.540,P=0.002)。严重脓毒症患儿发生肝功能损伤的比例高于一般脓毒症组(48.3%比16.0%,χ^2=41.28,P〈0.001),且在PICU治疗的天数也更长[10.7(6.5,17.4) d比7.5(4.0,12.4) d,Z=-4.039,P〈0.001]。相比一般脓毒症患儿,补体C3在单器官功能障碍、MODS及死亡组中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33.04,P=0.001),且有随病情严重程度降低的趋势。补体C4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7.
孙杭张宪伟潘伟
关键词:脓毒症严重脓毒症补体C3补体C4
自拟止泻方通过调节Th17细胞功能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观察自拟止泻方对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疗效以及其部分调节机制的研究。方法:将本院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100例延性腹泻的患儿纳入研究,对照组50例患儿接受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止泻方,观察2组患儿均以10 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患儿临床症状的变化,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h17细胞表达水平,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IL-6、IL-17、IL-2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2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呕吐停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儿腹泻停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2组患儿血清中IL-6、IL-17、IL-23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IL-17、IL-6、IL-23水平下降趋势较对照组患儿明显(P<0.01);3)随访3个月后发现,观察组患儿的体重增长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迁延性腹泻患儿存在Th17细胞表达增加,功能亢进,自拟止泻方可以明显下调Th17细胞表达频数及功能,该效应可能是自拟止泻方从机体免疫方面改善迁延性腹泻的作用机制之一。
张宪伟孙杭
关键词:迁延性腹泻TH17细胞IL-17IL-23
一种便携式末梢血标本采集盒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末梢血标本采集盒。便携式末梢血标本采集盒包括采集盒本体,所述的采集盒本体内分隔为若干个储物阁;若干个储物阁分别为消毒采血针阁、采血管阁、消毒棉签阁、消毒棉球阁、污染采血针...
曹波郁飞杨志诚张宪伟
文献传递
脓毒症患儿免疫抑制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研究脓毒症患儿免疫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讨免疫抑制对器官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375例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转入重症监护室24小时内免疫功能指标与器官损害数之间的关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院内死亡的风险因素。结果 375例脓毒症患儿中位年龄8.7个月(1个月~13岁),男228例、女147例,男女比例约1.55:1。依据治疗期间发生功能障碍的器官数目,将脓毒症患儿分为无器官功能障碍组、单器官功能障碍组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组。三组间NK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补体C3、C4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多器官功能障碍组最低。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D4/CD8比值(OR=0.66,95%CI:0.51~0.85)、补体C 3(OR=0.20,95%CI:0.10~0.42)、中枢神经系统感染(OR=2.54,95%CI:1.35~4.77)和肺部感染(OR=2.29,95%CI:1.36~3.83)是MODS发生的影响因素;补体C3(OR=0.26,95%CI:0.09~0.76)及肺部感染(OR=2.61,95%CI:1.12~6.09)为脓毒症患儿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论脓毒症患儿的免疫抑制与MODS发生有相关性,CD 4/CD 8比值降低以及补体C 3消耗可作为评估脓毒症患儿MODS发生风险的免疫学指标。
孙杭张宪伟
关键词: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免疫抑制
不同年龄儿童感染肺炎支原体体液免疫的变化分析被引量:24
2016年
目的:通过对不同年龄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的体液免疫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的发病机制,为MPP患儿体液免疫报告的解读及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352例MPP患儿纳入研究,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PP患儿痰液中的MP-DNA拷贝数,德灵-BN2检测患儿血清IgG、IgA、IgM、C3、C4含量,同时结合细菌培养及病原学9项检测排除其他病原体感染。分析MPP组各年龄段之间及MPP组与对照组之间体液免疫水平的差异。结果:MPP患儿的IgG、IgA、IgM、C3、C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MPP患儿女性C4含量明显低于男性(P<0.05),不同年龄段MPP患儿的IgG、IgA、IgM、C3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MPP患儿体液免疫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MPP患儿各年龄段体液免疫水平存在差异且均高于对照组,临床在对患儿的体液免疫进行评估时须结合同年龄段儿童的正常参考水平才能正确分析MPP患儿体液免疫状态。
张宪伟孙杭穆原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免疫球蛋白儿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