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尤孟阳

作品数:34 被引量:353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篇土壤
  • 15篇黑土
  • 14篇有机碳
  • 11篇土壤有机
  • 9篇土壤有机碳
  • 8篇团聚体
  • 5篇元素分析仪
  • 5篇水稳性
  • 5篇水稳性团聚体
  • 4篇有机碳组分
  • 4篇有机质
  • 4篇土壤有机质
  • 3篇弹簧
  • 3篇压缩弹簧
  • 3篇施肥
  • 3篇同位素丰度
  • 3篇土壤团聚体
  • 3篇密封
  • 3篇广口瓶
  • 3篇分析仪

机构

  • 32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东北农业大学
  • 4篇哈尔滨师范大...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吉林农业科技...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吉林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黑龙江省八五...

作者

  • 34篇尤孟阳
  • 27篇韩晓增
  • 18篇李娜
  • 13篇李禄军
  • 11篇邹文秀
  • 11篇郝翔翔
  • 8篇陆欣春
  • 7篇严君
  • 4篇苑亚茹
  • 3篇李海波
  • 3篇梁尧
  • 2篇石洪艾
  • 2篇芦思佳
  • 2篇张一鹤
  • 2篇陈旭
  • 1篇丁娇
  • 1篇段文标
  • 1篇朱巍巍
  • 1篇乔云发
  • 1篇尧水红

传媒

  • 4篇土壤与作物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生态学杂志
  • 2篇生态学报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9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土壤团聚体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研究被引量:91
2013年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着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它的形成是生命和非生命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微生物是形成土壤团聚体最活跃的生物因素。土壤团聚体和微生物是不可分割的,前者是后者存在的场所,后者是前者形成的主要因素。土壤微生物通过直接改造或物理缠绕、分泌有机物或者改变土壤疏水性等机制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分异和土壤团聚结构的形成和稳定;同时,土壤团聚结构的动态变化又反馈控制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土壤有机质组分的分异作用,使得土壤团聚结构-土壤有机质组分-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之间存在耦合作用。该文首先综述了微生物在土壤团聚体形成中的作用,发现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不同粒级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机制不同,真菌对大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性起重要作用,来自于植物和微生物的多糖在土壤微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中起关键作用;其次,微生物在不同粒径团聚体中的组成和分布不同,大团聚体中以真菌为主,微团聚体中以细菌为主;最后探讨了目前应用广泛的研究团聚体中微生物的技术手段和未来研究思路,以期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
李娜韩晓增尤孟阳许玉芝
关键词:土壤团聚体土壤微生物
一种土壤培养装置及检测有机质矿化和激发效应的方法
一种土壤培养装置及检测有机质矿化和激发效应的方法,它涉及土壤试验装置及方法。它解决了现有土壤有机碳矿化培养方法不仅样品量大,采用碱液吸收法无法测定气体的<Sup>13</Sup>C和<Sup>15</Sup>N同位素丰度...
李娜龙静泓雷琬莹尤孟阳李禄军
一种用于测定温室气体排放前的可调节气体更换装置
一种用于测定温室气体排放前的可调节气体更换装置,以解决现有培养试验中存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干扰,无法获得准确的二氧化碳排放数值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换气管安装在可调节支架上,气体输入开关安装在换气管上,所述输气管的一端与换气管...
尤孟阳李禄军何朋
文献传递
长期施肥对东北黑土不同活性有机碳库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试验采用团聚体分组和闭蓄态微团聚体分离技术,将土壤有机碳分为总粗颗粒有机质(活性碳库)、总细颗粒有机质(慢性碳库)和总粉粘粒(惰性碳库)等组分,研究长期施肥对东北黑土不同活性有机碳库的影响。结果显示,与不施肥相比,19年连续单独施用化肥没有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总体的团聚化效果;化肥和有机肥配施则显著提高了土壤团聚化程度,增加了有机碳含量和储量,增幅分别为36%和18%。粉粘粒结合有机碳占土壤总有机碳的50%~70%,其作为惰性碳库是黑土有机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无肥相比,单施化肥没有影响不同活性有机碳库含量及土壤有机碳库的稳定性;有机无机配施没有改变土壤中粉粘粒结合有机碳含量,但显著提高了总粗颗粒有机质和总细颗粒有机质中有机碳含量,降低了土壤有机碳库的稳定性。有机无机配施土壤中活性有机碳的增加,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农田黑土生产力,另一方面又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在保证作物产量的同时,尽量减少CO_2排放,确定适宜的有机肥施用量,是解决黑土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矛盾的重要途径。
苑亚茹李禄军李娜尤孟阳韩晓增
关键词: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组分施肥黑土
典型黑土区不同生态系统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特征被引量:23
2018年
基于团聚体分组和闭蓄态微团聚体分离技术,利用典型黑土区27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草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和裸地生态系统下土壤团聚体及团聚体内部组分中有机碳的分布,以解析不同生态系统下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固持间的关系,揭示黑土有机碳的物理稳定性机制。结果显示:与农田相比,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提高7.6%;裸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下降14.1%。草地促进了大团聚体(>250μm),尤其>2000μm团聚体的形成,提高了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裸地则降低了土壤的团聚化程度及稳定性,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含量下降,粉粘粒含量相应增加。草地大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农田,且内部各组分有机碳含量均有显著提高,其中粗颗粒有机质、闭蓄态微团聚体和粉黏粒有机碳含量增幅分别为600%、54%和65%;裸地增加了粉粘粒结合有机碳含量,降低了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且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内部各组分有机碳含量均有所下降。3种生态系统类型土壤均以总粉粘粒结合有机碳为主,占土壤总有机碳52%—79%,其作为惰性碳库是黑土有机碳的重要组成部分。黑土有机碳的累积或损失主要表现为活性较强的有机碳库-团聚体中颗粒有机质的增加或减少,与农田相比,草地土壤有机碳的累积主要归因于大团聚体中粗颗粒有机质的增加,为总有机碳增量的3倍;裸地土壤有机碳的损失主要归因于微团聚体中总细颗粒有机质的减少,对总有机碳损失的贡献率为60%。
苑亚茹李娜邹文秀尤孟阳韩晓增马大龙
关键词: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组分长期定位试验黑土
构建肥沃耕层对沙性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6
2017年
沙性土壤是我国一种重要的耕作土壤,但是由于其矿物结构简单,耕层土壤保水性能差,养分含量少,属于中低产土壤,如何构建肥沃的沙性土壤耕层,有效地提高沙性土壤的耕地地力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内蒙古赤峰市的典型沙性土壤为研究对象,以未进行耕翻的地块为对照,分析了不同肥沃耕层构建方式(耕翻和物料施用)、深度(20 cm(T20),35 cm(T35)和50 cm(T50))和构建物料(牛粪和黑土)对沙性土壤耕层水分物理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耕翻深度和构建物料施用深度是影响剖面物理性质变化的重要因素。不同构建方式均能够促进土壤>2 mm和0.25 mm^2 mm团聚体的形成,表现为牛粪(M)>黑土(B)>耕翻(T)>对照(CK);构建物料的施用显著地减少沙性土壤的容重,增加了总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和饱和持水量,说明肥沃耕层构建能够增加土壤持水能力,其中以施用牛粪处理效果最显著;利用牛粪构建肥沃耕层显著地减少了沙性土壤的饱和导水率,与CK、施用黑土和耕翻相比,降低了17.2%~45.3%;不同构建深度玉米产量表现为T35>T50>T20,表明沙土适宜的肥沃耕层构建深度为35 cm,与CK、耕翻和施用黑土相比,施用牛粪后玉米的产量增加了38.8%,34.7%和7.2%。因此,沙性土壤肥沃耕层构建过程中适宜的深度为35 cm,适宜的构建物料为牛粪。
韩晓增邹文秀陆欣春丁素荣尤孟阳严君陈旭周学超
关键词:牛粪物理性质团聚体
施肥对黑土密度分组中碳、氮的影响被引量:10
2011年
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的长期定位施肥土壤为基础,研究长期施肥对黑土密度分组中碳和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能够增加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但不如NPKOM效果明显。土壤中各组分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趋势为重组>游离态轻组>闭蓄态轻组,三者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重组有机碳的含量最大值为23.72 g/kg,而闭蓄态轻组有机碳的平均值仅为0.69 g/kg;全氮的含量的变化呈重组最大,且极显著大于闭蓄态轻组和游离态轻组,后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不同组分中有机碳浓度和全氮浓度的变化规律一致,为游离态轻组>闭蓄态轻组>重组,且游离态轻组明显大于其它两个组分。NPKOM处理的闭蓄态轻组和重组组分中的有机碳浓度和全氮浓度大于其它施肥处理。碳氮比的变化趋势为游离态轻组>闭蓄态轻组>土壤>重组,重组和土壤中,NPKOM处理的碳氮比最低,CK处理的碳氮比最大,可见有机肥的施用加快了土壤碳的周转速度。
芦思佳韩晓增尤孟阳朱巍巍
关键词:长期施肥黑土
长期施用有机物料下黑土氮素有效性及其与作物产量的关系被引量:14
2012年
利用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于2011年采样研究长期施用不同有机物料(秸秆、有机肥)对东北黑土氮素有效性的影响,并分析氮供应与作物生物量及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化肥配施有机肥、化肥配施低量秸秆均可显著提高黑土农田土壤无机氮和硝态氮含量,进而提高作物产量;尽管化肥配施高量秸秆提高了土壤氮矿化速率,但可能由于硝态氮淋溶或者其他形式的氮素损失或转化,与化肥配施低量秸秆处理相比,化肥配施高量秸秆下土壤无机氮量并没有增加。可见,适量施用有机物料对提高土壤氮素有效性、提高作物产量及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石洪艾尤孟阳李禄军韩晓增
关键词:矿质氮
施入不同土层的秸秆腐殖化特征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6
2017年
耕作和秸秆还田是打破犁底层、改善黑土肥力的重要措施.本研究利用田间试验,分析了耕作和秸秆还田对秸秆腐殖化系数、总有机质含量(SOC)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深耕+秸秆施入20~35 cm(ST+S)能够打破犁底层,与浅耕(TT)、深耕(ST)和浅耕+秸秆还田(TT+S)相比,试验6年间土壤容重平均降低了5.7%、3.3%和5.7%,其中ST和ST+S试验第一年效果最好;试验6年后秸秆腐解率表现为0~20 cm土层(72.0%)>20~35 cm土层(59.2%);0~20和20~35 cm土层秸秆腐殖化系数在试验的第一年达到了最大值,分别为15.9%和12.7%;与初始土壤相比,TT、ST和ST+S处理0~20 cm土层SOC和轻组有机碳(LFOC)含量呈下降趋势,而TT+S处理分别增加了2.9%和12.4%,ST+S处理20~35 cm土层分别增加了9.2%和9.9%;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表现为ST+S>TT+S>ST>TT,耕作和秸秆还田的时间效应明显,其中ST处理玉米产量的影响可以持续3年,而ST+S处理可以持续6年.因此,通过耕作的方式将秸秆施入20~35 cm土层是一种有效的、可持续改善黑土质量的农业措施.
邹文秀韩晓增陆欣春郝翔翔尤孟阳张一鹤
关键词:耕作腐殖化系数容重土壤有机碳
不同土地利用与施肥管理下黑土团聚体颗粒有机碳分配变化被引量:13
2012年
土地利用和土壤管理方式的变化强烈影响土壤结构及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机制。基于长期定位试验,通过分析土壤团聚体粒级及碳分布,以揭示和探讨不同土地利用和施肥管理下东北黑土团聚体颗粒有机碳分配特征及其稳定性机制。通过分析>0.25mm团聚体的变化,草地植被恢复和农田有机培肥团聚体稳定性显著提高。所有处理团聚体碳的分布趋势均表现为:>0.25mm团聚体>微团聚体>粉粘粒。草地粗颗粒有机碳总量和细颗粒有机碳总量均显著高于裸地和无肥处理(p<0.05),表明自然植被恢复可有效提高物理保护颗粒有机碳含量。农田有机培肥明显增加粗颗粒有机质(p<0.05),但并没有提高细颗粒有机质的量。物理保护颗粒有机碳占土壤总碳的比例为10.1%~18.6%,平均约15%。平均重量直径与粗、细颗粒有机碳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p<0.001),特别是与>2mm团聚体内各颗粒有机质组分碳的相关性更强(r≥0.9,p<0.001)。长期植被恢复和增施有机肥不仅可提高土壤碳库储量,并增强了土壤结构稳定性及土壤组分有机碳的物理性保护。
李海波韩晓增尤孟阳
关键词:颗粒有机碳土壤团聚体黑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