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亭生
- 作品数:97 被引量:475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胃镜诊断645例胃癌分析被引量:7
- 2008年
- 2004年1月~2006年1月本院胃镜室诊断并经胃黏膜活检确诊胃癌645例,结合文献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 冯亚东施瑞华朱宏凌亭生
- 关键词:胃癌内镜胃黏膜活检病理
- 血管内皮钙黏附素下调对食管鳞癌细胞血管生成拟态、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背景:血管内皮钙黏附素(VE-cad)作为血管生成拟态的重要调控分子在多种高侵袭性肿瘤中均存在表达,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前期研究发现食管鳞癌细胞中亦存在VE-cad表达。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干扰技术下调VE-cad对食管鳞癌细胞血管生成拟态形成、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已成功构建的VE-cad miRNA干扰质粒稳定转染Eca109、TE13细胞,同时设置阴性对照组(转染空质粒)和空白对照组(未转染)。荧光显微镜观察单克隆转染效率,三维培养观察细胞管腔样结构形成的能力,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VE-cad、EphA2、LN5γ2 mRNA和蛋白表达,MTT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结果:荧光显微镜显示Eca109、TE13细胞稳定转染效率均达90%以上。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干扰组细胞管腔样结构数目明显减少(P<0.01),VE-cad、EphA2、LN5γ2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受抑(P<0.01),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5),凋亡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miRNA干扰技术能有效抑制食管鳞癌细胞Eca109、TE13的VE-cad表达。VE-cad通过下调EphA2和LN5γ2表达抑制血管生成拟态的体外形成,并影响细胞增殖和凋亡。VE-cad可能成为食管鳞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 王璐施瑞华王频丁宗励朱宏凌亭生华杰冯亚东
- 关键词:食管肿瘤RNA干扰血管生成拟态细胞增殖
- 内镜下表现为痘疮样结节的胃十二指肠结核一例
- 2018年
- 患者男,73岁,主因“上腹隐痛不适1个月余”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诱因感上腹部隐痛不适,进食后尤甚,无反酸烧心、恶心呕吐、呕血黑便、畏寒发热、低热盗汗、咳嗽咳痰。既往否认结核病史,有高血压病史5年,口服厄贝沙坦150mg/d降压,血压控制尚可。
- 窦晓坛吴毓麟凌亭生孙琦邹晓平
- 关键词:内镜下表现痘疮样高血压病史结节上腹部隐痛上腹隐痛
- 食管鳞癌发生过程中基因表达谱变化分析
- 目的应用寡核苷酸芯片技术高通量分析食管鳞癌与不典型增生组织以及正常肝组织的基因表达差异,初步探讨与食管鳞癌发生相关的基因变化。方法抽提食管鳞癌患者的癌组织、食管炎患者的不典型增生食管上皮组织以及正常食管上皮组织的总 RN...
- 朱宏施瑞华凌亭生张捷朱国琴
- 文献传递
- 载体介导shRNA特异性抑制食管鳞癌细胞Eca-109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表达
- 本文对载体介导shRNA特异性抑制食管鳞癌细胞Eca-109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食管鳞癌细胞Eca-109中存在RNA干扰效应,干扰效果具有高效性和基因特异性,在食管鳞癌细胞系Eca-109中利用...
- 肖斌施瑞华杜琰萍朱宏凌亭生张国新林艳郝波
- 关键词:食管鳞癌
- 文献传递
- 以Krukenberg瘤为首发症状的早期胃癌一例
- 2018年
- 患者女,46岁,2017年3月就诊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肿瘤科,既往有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史,无肿瘤家族史。服用“北京降压零号”控制血压,控制尚可;服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控制情况不详。
- 石亮亮窦晓坛孙琦庄端明凌亭生
- 关键词:KRUKENBERG瘤早期胃癌首发症状肿瘤家族史糖尿病史控制血压
- 无透明帽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被引量:7
- 2013年
- 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发展,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已经成为食管早期病变切除的首选手术方案。透明帽在传统ESD操作过程中有助于展示视野和黏膜下层,并对固有肌层产生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从而有效防止出血或者穿孔发生。然而,透明帽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内镜的视野,透明帽前端积水也影响了术中的观察。近来笔者尝试了无透明帽辅助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黏膜病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凌亭生张晓琦吕瑛李雯葛靖徐肇敏邹晓平
-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内镜治疗技术食管早期癌透明帽癌前病变内镜黏膜切除术
- 内镜下粘膜剥离术对累及齿状线的侧向发育性性肿瘤的治疗结果
- 郭慧敏凌亭生邹晓平
- 经口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迟缓症的长期疗效研究
- 郭慧敏凌亭生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黏膜病变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食管黏膜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Lugol′s碘染色确定病灶边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完整剥离病灶并送检。切除成功率、手术时间、手术即刻及短期并发症及其发生率等纳入统计。结果:32例共33处食管黏膜病变接受治疗,30例共31处病变成功完成ESD治疗,ESD成功率93.9%(31/33)。2例患者病灶局部黏膜下注射后抬举不良且难以剥离转行手术治疗。ESD手术时间(自开始标记至完整剥离病变)55~125 min(平均85 min)。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有少量出血;2例食管黏膜内肿瘤剥离过程中出现皮下气肿,保守治疗成功,ESD穿孔发生率6.3%(2/32)。1例食管黏膜内癌合并皮肌炎的患者术后发生创面感染,术后第3天出现发热胸痛,抗感染治疗后6天恢复正常。成功实施ESD手术的30例患者平均住院8天,人均住院费用1.45万元人民币,术后每月随访1次,随访期3个月,创面基本愈合,无1例病变残留和复发。3例术后创面超过食管2/3周的患者,术后1个月就发生食管狭窄,经过平均2次球囊扩张后狭窄缓解。结论:ESD是治疗食管黏膜病变的有效方法,出血和穿孔是主要的近期并发症,剥离创面超过食管2/3周的患者则容易发生食管狭窄。
- 凌亭生程文芳林琳丁静陈莉丁霞芬施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