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万刚
-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两种手术方式对胸中段食管鳞癌的疗效比较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比较、评价Ivor-Lewis手术(右胸和上腹部二切口食管大部切除、食管胃右胸内吻合术)和经左胸食管大部切除、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术两种术式治疗胸中段食管鳞癌的效果。方法对2003年01月—2005年06月456医院与山东省立医院采用Ivor-Lewis手术和经左胸食管大部切除、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术治疗的184例胸中段食管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比较研究,其中Ivor-Lewis手术132例,经左胸食管大部切除、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术52例。Fisher’s精确概率法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别;Kaplan-Meier法计算5年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差别;Cox回归分析判定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全组184例无围术期死亡者,43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占23.4%,其中Ivor-Lewis术后发生并发症者31例(23.5%);经左胸食管大部切除、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术后发生并发症者12例(23.1%)。全组184例总体5年生存率为36.4%,Ivor-Lewis手术5年生存率为37.1%,经左胸食管大部切除、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术5年生存率为34.6%,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两手术组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96)。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分类(HR=1.43,P=0.025)、N分类(HR=1.76,P=0.004)是独立的预后危险因素。结论 Ivor-Lewis手术和经左胸食管大部切除、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术均可作为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候选术式,建议应该根据手术前患者的个体情况决定手术入路。
- 田鹏王洲任万刚刘向燕陈钢赵德元史进
- 关键词:食管鳞癌外科手术预后
- 同时性多原发肺腺癌的外科治疗及预后被引量:10
- 2017年
- 背景与目的随着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应用的普及,多原发肺癌(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s,MPLC)的检出率逐年上升,其中腺癌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目前国内外对MPLC的研究已相对多见,但罕有单独分析同时性多原发肺腺癌(synchronous multiple primary lung adenocarcinomas,SMPLA)的报道。本研究探讨SMPLA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旨在提高对SMPLA的认识。方法对2012年12月-2016年7月期间我科38例临床资料保存完整的SMPLA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SMPLA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26例,中位年龄为58岁(39岁-73岁)。双原发肺腺癌29例,2个病灶以上9例。病灶位于同侧26例,双侧12例。同期手术34例(包括8例患者同期行双侧手术),分期手术4例。5例患者对每个病灶分别行基因检测,结果证实不同病灶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类型不完全相同。1年和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6%和74.2%。肿瘤直径越大(P<0.001)、T分期越高(P=0.003)、淋巴结转移(P=0.001)、TNM分期越高(P=0.022)以及术后放、化疗(P=0.009)提示总生存预后较差。结论对于多发的非小细胞肺癌,不能轻易地诊断为转移癌,应考虑多原发可能。EGFR基因检测可作为鉴别多原发肺腺癌与复发转移癌的临床参考。
- 彭岳王晖谢厚耐任万刚冯振李猛彭忠民
- 关键词:肺肿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预后
- DHA增强吉非替尼对EGFR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抗瘤作用
- 肺癌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近50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在持续显著增加,而且肺癌死亡率已经高居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排行的榜首。肺癌成为危害生命健康的一种主要疾病。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 任万刚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基因突变吉非替尼二十二碳六烯酸
- 61例肺部多发病灶患者的外科治疗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分析肺部多发病灶患者的外科治疗效果,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6年4月我院胸外科61例临床资料保存完整且术前临床诊断为同时性多原发非小细胞肺癌(SMPLC)的病例,对这些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外科治疗及术后生存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1例肺部多发病灶患者中,47例存在2处或以上恶性病灶,10例存在1处恶性病灶,4例病灶全为良性。41例患者确诊为SMPLC,1年和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7.0%和77.5%。肿瘤最大直径越小(χ~2=10.918,P=0.012)、病灶实性成分越少(χ~2=10.754,P=0.005)、无淋巴结转移(χ~2=10.234,P=0.001)以及TNM分期越早(χ~2=12.068,P=0.007)的SMPLC患者预后越好。结论对于肺部多发病灶患者,若考虑SMPLC可能性大且胸部CT无纵隔淋巴结转移,建议首选手术治疗。
- 彭岳冯振谢厚耐王晖李猛任万刚刘通彭忠民
- 关键词:多原发肺癌外科治疗
- 两种手术方式对胸中段食管癌的疗效评估
- 目的:比较、评价Ivor-Lewis手术(右胸和上腹部二切口食管大部切除、食管胃右胸内吻合术)和经左胸食管大部切除、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术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对胸中段食管鳞癌的治疗效果,旨在于为胸中段食管癌选取合理的手术治疗...
- 任万刚
- 关键词:食管鳞癌外科手术预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