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奇志
- 作品数:36 被引量:340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功能性饲料用添加剂油茶粕蛋白多肽的制备方法
- 一种功能性饲料用添加剂油茶粕蛋白多肽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将油茶饼粕粉碎;(2)脱皂素;(3)加复合酶进行水解;(4)灭酶,温度80~90℃,时间5~15min;(5)离心分离,收集上清液;(6)调上清液pH...
- 龚吉军钟海雁龙奇志周波唐静
- 文献传递
- 高温条件下多酚对茶油挥发性成分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研究加热过程中多酚对茶油挥发性成分的影响,选取茶油和5组添加了0.02%多酚的茶油(没食子酸、儿茶素、槲皮素、没食子酸丙酯、3,4-二羟基苯乙酸)为材料,采用顶空固相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对6组样品在180℃下加热不同时间后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加热过程中添加多酚减缓了茶油挥发物数量的降低,但能抑制挥发物总量的生成;对挥发性物质种类的影响而言,添加多酚能有效减缓正构醛含量的减少,但对不饱和醛和其他不良挥发性成分如挥发性短链脂肪酸的生成具有抑制作用。因此,添加多酚能使高温下茶油的风味有所改善。
- 孙韫理李亚茹钟海雁龙奇志
- 关键词:茶油多酚挥发性成分高温气质联用
- 一种功能性饲料用添加剂油茶粕蛋白多肽的制备方法
- 一种功能性饲料用添加剂油茶粕蛋白多肽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将油茶饼粕粉碎;(2)脱皂素;(3)加复合酶进行水解;(4)灭酶,温度80~90℃,时间5~15min;(5)离心分离,收集上清液;(6)调上清液pH...
- 龚吉军钟海雁龙奇志周波唐静
- 多酚在加热条件下对茶油脂肪酸和甘三酯的影响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究在高温加热的条件下,外源性多酚的添加对茶油p-茴香胺值以及脂肪酸和甘三酯变化的影响。【方法】在茶油中添加了5种不同种类多酚并在180℃条件下分别加热0、6、12、18、24 h,通过测定p-茴香胺值和脂肪酸以及甘三酯的变化对比了在高温条件下多酚对茶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当加热时间达到24 h时,对照组茶油的p-茴香胺值的增加量高达26.56,而添加没食子酸、没食子酸丙酯、槲皮素、3,4-二羟基苯乙酸和儿茶素的组别分别只增加了5.40、0.98、8.60、3.66、9.01。在加热24 h后,对照组的不饱和脂肪酸损失率为15.33%,添加没食子酸、没食子酸丙酯、槲皮素、3,4-二羟基苯乙酸和儿茶素的组别分别下降了8.41%、8.15%、10.96%、9.79%和13.58%,对照组的总甘三酯含量降低了18.11%,而添加没食子酸、没食子酸丙酯、槲皮素、3,4-二羟基苯乙酸和儿茶素的茶油总甘三酯分别降低了8.35%、8.13%、12.05%、10.03%和14.26%,此外多酚的存在对加热条件下不同种类甘三酯的衰减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多酚在高温条件下对茶油p-茴香胺值的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茶油在高温条件下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不饱和脂肪酸和甘三酯含量均会有所下降,多酚的加入能明显降低茶油在加热过程中脂肪酸和甘三酯的损失。
- 熊颖李亚茹钟海雁龙奇志
- 关键词:茶油高温多酚
- SPME萃取头对茶油挥发物萃取效果的影响被引量:9
- 2008年
- 固相微萃取目前被广泛地用来测定液态、气态,甚至固态物质的挥发组分,不同待测物的性质决定了萃取头的种类选择。采用4种常用的SPME涂层萃取头(100μmPDMS、85μmPA、65μmPDMS/DVB、50/30μm DVB/CAR/PDMS)对茶油挥发物的提取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65μmPDMS/DVB萃取头对较高沸点物质如苯甲醛、正辛醛、正辛醇、正壬醛、正壬醇的吸附比50/30μmDVB/CAR/PDMS萃取头要灵敏,但50/30μm DVB/CAR/PDMS萃取头对较低沸点物质的吸咐要灵敏很多。DVB/CAR/PDMS涂层萃取头所得的总峰面积的平均值最大,其余依次是PDMS/DVB、PA、PDMS;DVB/CAR/PDMS、PDMS/DVB、PA、PDMS对挥发物吸咐总峰面积与挥发物总量之间存在有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R2)分别是0.9939、0.9888、0.9176、0.9917;因此,65μm PDMS/DVB和50/30μm DVB/CAR/PDMS的萃取头较适用于茶油挥发物的提取。
- 钟海雁黄永辉龙奇志李忠海Paul PrenzlerKevin Robards
- 关键词:顶空固相微萃取茶油挥发物
- 油茶籽多酚对茶油的抗氧化性的研究被引量:34
- 2009年
- 采用甲醇作为溶剂提取油茶籽中的油茶籽多酚,并以茶油为底物,研究了油茶籽多酚对茶油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油茶籽多酚对茶油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单甘酯是油茶籽多酚-茶油分散体系的一种优良的乳化剂,有助于提高油茶籽多酚的抗氧化性,随着油茶籽多酚的添加量增大,对茶油的抗氧化性也进一步增强;油茶多酚的抗氧化效果不及BHT,但与抗坏血酸协同使用时,效果要优于BHT。
- 袁英姿曹清明钟海雁龙奇志
- 关键词:油茶籽多酚茶油抗氧化性
- 炒籽温度对茶油关键香气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9年
- 为分析炒籽温度对茶油关键香气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影响,并比较海南和湖南两地产热榨茶油的香气成分与感官品质间的相关性和差异,通过HS-SPME-GC-MS分析海南茶油及不同炒籽温度处理的湖南茶油的香气成分组成,计算ROAV值确定其关键香气成分,并进行感官分析,建立PLS模型。结果表明,海南茶油和湖南炒籽茶油中最主要的香气成分为(E)-2-癸烯醛、壬醛、苯乙醛、2,5-二甲基吡嗪和3-乙基-2,5-二甲基吡嗪;随着炒籽温度升高,炒籽茶油的黄色评分降低,红色、褐色显著升高,茶油清香味逐渐减少,烤香味逐渐增加;海南茶油均具有较强的茶油清香味和烤香味,湖南炒籽茶油在较高温度处理下会产生相似的烤香味,但茶油清香味普遍低于海南茶油,因此湖南产茶籽通过海南传统高温炒籽方法制得的茶油,其香气与海南茶油仍有一定的区别。此外,对关键香气成分与感官属性建立PLS模型,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为0.901,说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热榨茶油香气品质的能力。
- 朱晓阳龙奇志龙奇志
- 关键词:茶油
- 热处理香榧种子油中美拉德产物的生成及其对两种总酚测定方法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通过测定香榧种子油褐变指数与3-脱氧葡萄糖醛酮、丙酮醛及5-羟甲基糠醛3种美拉德产物的含量验证美拉德反应的发生并进一步考察3种产物对福林-酚法与固蓝BB盐法测定总酚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榧籽在150℃热处理90~120 min时,福林-酚法测得的油脂总酚含量上升,而固蓝BB盐法的测定结果与之相反。低温长时热处理及高温处理皆会引起香榧种子油在294 nm波长处吸光度上升,且在经高温(150℃)处理的油样中检出了3-脱氧葡萄糖醛酮(0.21~0.47μg/g)与5-羟甲基糠醛(0.06~0.40μg/g),在各加热条件的油样中皆检出丙酮醛(0.67~1.73μg/g)。福林-酚法测定中,3-脱氧葡萄糖醛酮、丙酮醛在765 nm波长处的吸光度皆随浓度增大呈线性升高,同浓度3种美拉德产物在此波长处的响应排序为3-脱氧葡萄糖醛酮>丙酮醛>5-羟甲基糠醛;3-脱氧葡萄糖醛酮的存在会造成福林-酚法测定结果偏大且干扰程度与样品总酚含量无关,而与其本身浓度呈正相关。固蓝BB盐法测定中,3种美拉德中间产物在420 nm波长处的吸光度变化皆不显著。因此,针对加工过程中易形成3-脱氧葡萄糖醛酮、丙酮醛的食品基质,选择固蓝BB盐法替代福林-酚法测定总酚含量可降低这两种物质对定量的干扰。
- 许晓君罗凡方学智杜孟浩胡立松龙奇志钟海雁
- 高温条件下外源多酚对油茶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9
- 2020年
- 以没食子酸丙酯、槲皮素等5种外源多酚为试验对象,通过Rancimat法和烘箱法测定油茶籽油的氧化稳定性,研究了在180℃高温条件下外源多酚对油茶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外源多酚浓度的增加油茶籽油的诱导时间延长,其中添加没食子酸丙酯的抗氧化效果最佳。在180℃加热条件下,5种外源多酚对酸值的升高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且多酚间的差异不明显;对过氧化值、p-茴香胺值、羰基价的增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多酚间的差异明显。说明在高温条件下外源多酚对油茶籽油的氧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李亚茹钟海雁龙奇志
- 关键词:多酚油茶籽油酸值过氧化值羰基价
- 食用油气味的研究方法及展望被引量:11
- 2007年
- 概括了近几年来国外在食用油气味研究中主要使用的一些研究方法,着重阐述了研究中涉及的提取和分析方法,以及感官分析和人机互动分析在研究挥发组分对食用油气味贡献中的应用,并对我国食用油气味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及展望。
- 钟海雁黄永辉龙奇志李忠海
- 关键词:食用油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