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歌

作品数:9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3篇动脉旁路
  • 3篇动脉旁路移植
  • 3篇动脉旁路移植...
  • 3篇移植术
  • 3篇手术
  • 3篇旁路移植
  • 3篇旁路移植术
  • 3篇外科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3篇冠状动脉旁路
  • 3篇冠状动脉旁路...
  • 3篇冠状动脉旁路...
  • 2篇动脉内
  • 2篇动脉内膜
  • 2篇动脉内膜剥脱...
  • 2篇心肌
  • 2篇心肌病
  • 2篇胸腔

机构

  • 8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9篇高歌
  • 5篇李浩杰
  • 4篇宋云虎
  • 4篇樊红光
  • 4篇郑哲
  • 4篇王小啟
  • 3篇李源
  • 3篇仲肇基
  • 2篇楼松
  • 2篇刘盛
  • 2篇罗勤
  • 2篇杨静
  • 2篇侯剑峰
  • 2篇吉冰洋
  • 2篇蒋鑫
  • 2篇石丽
  • 2篇畅怡
  • 2篇柳志红
  • 2篇刘明政
  • 2篇杜娟

传媒

  • 3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中国胸心血管...
  • 2篇中国分子心脏...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扩大心肌切除术对消除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二尖瓣反流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分析扩大心肌切除术对消除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二尖瓣反流的效果。方法:回顾2002-11至2017-07我院单一术者手术治疗的480例HOCM患者,患者均接受扩大心肌切除、离断二尖瓣装置与室间隔的异常连接及修剪乳头肌等操作,术后利用超声心动图结果评估手术对左心室流出道(LVOT)梗阻及二尖瓣反流的改善效果。结果:480例患者中22例(4.6%)因二尖瓣器质性病变而行二尖瓣成形或置换,其余458例(95.4%)未行二尖瓣处理的患者中,1例(0.2%)术后第5天死于感染性休克,4例失访(0.9%),中位随访时间为6个月(3,12)。随访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患者LVOT压差较术前显著减小[(12.8±11.6)mm Hg vs(89.1±30.6)mm Hg,1 mm Hg=0.133 k Pa,P<0.001];合并二尖瓣前向运动(SAM)的患者由术前451例(98.5%)下降至随访时42例(9.3%)(P<0.001);二尖瓣中量以上反流患者由术前的297例(64.8%),下降至随访期间的14例(3.1%)(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随访期间残余SAM现象的患者二尖瓣中量以上反流的发生率较高(OR=30.334,95%CI:5.619~163.739,P<0.001)。结论:扩大心肌切除术可消除绝大部分患者的LVOT梗阻及SAM相关二尖瓣反流。在不合并二尖瓣器质性病变时,HOCM患者极少需要同期处理二尖瓣。
唐亚捷宋云虎邓隆段福建刘赟然鋆高歌李源李琦
关键词:二尖瓣反流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研究
第一部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冠脉旁路移植患者血管移植物通畅性的影响   背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目前冠心病主要治疗方式之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血管移植物(尤其是静脉移植物)的通畅率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文献报道术后...
高歌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抗血小板治疗氯吡咯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抗血小板治疗氯吡咯雷
文献传递
56例肺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分析
2017年
目的:总结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内膜剥脱术(PEA)围手术期的处理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 2015-01 至 2016-11 本中心 56 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 PEA 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包括术后重症监护室治疗期间对患者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用药调整、围手术期血管活性药物和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的使用、呼吸机的使用、机械辅助装置的使用以及其他特殊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等.
朱家德李源杜娟蒋鑫吴艳石丽高歌楼松吉冰洋杨静伍丽明刘明政罗勤柳志红荆志成宋云虎刘盛
胸腔镜下外科消融和复合技术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外科和介入复合技术(hybrid surgical and interventional ablation,HA)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疗效是否优于单纯胸腔镜下外科射频消融(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ical radiofrequency ablation,VATS-RA)。方法 2010年9月至2017年12月,连续79例持续性房颤患者在阜外医院接受VATS-RA或HA治疗,其中,VATS-RA治疗60例,为单纯外科组,男4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6.0±7.6)岁;HA治疗19例,为复合组,男14例,女5例,平均年龄(58.0±7.3)岁。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和每年进行定期随访。术后恢复窦性心律定义为,随访期间24 h或7 d动态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并未出现持续时间≥30 s的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房颤、心房扑动或房性心动过速)。结果 78例(98.7%)持续性房颤患者完成随访。尽管复合组术前左房前后径[(49.1±5.3)mm]明显大于单纯外科组[(41.7±6.2)mm,P<0.001],但复合组总体窦性心律维持率(94.7%)优于单纯外科组(64.4%,P=0.011),复合组免除抗心律失常药物(AADs)治疗和导管消融窦性心律维持率(84.2%)也优于单纯外科组(50.8%,P=0.010)。结论 HA治疗持续性房颤疗效优于单纯VATS-RA,但需要更大样本量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验证。
李浩杰郑哲孟颖高歌王小啟樊红光李林林仲肇基
关键词:持续性房颤胸腔镜疗效
胸腔镜辅助下心外膜射频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的远期结果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评估胸腔镜辅助下心外膜射频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的远期结果。方法 2010年9月至2016年12月,连续32例持续性房颤患者在阜外医院接受胸腔镜辅助下射频消融治疗。术后3、6、12个月和随后每年进行定期随访,随访时完成动态心电图检查和问卷调查,分析随访结果。结果全组患者男性24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56.6±7.6岁,房颤病史时间7.9±7.2年,16例患者有介入导管消融史。全组无死亡,均顺利出院。31例(96.9%)患者完成随访,平均随访39±18个月。无患者出现心力衰竭、栓塞或出血并发症。3例(9.7%)患者因房颤复发再次行导管射频消融。总体窦性心律维持率为77.4%,免除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和再次消融窦性心律维持率为64.5%。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心外膜射频消融技术治疗持续性房颤远期疗效确切,可让大部分患者恢复窦性心律,无心血管不良事件。
李浩杰郑哲孟颖高歌王小啟李林林樊红光仲肇基
关键词:胸腔镜持续性房颤射频消融远期
使用双侧乳内动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动脉桥即时流量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使用双侧乳内动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的右乳内动脉(RIMA)桥血管流量分析,初步探讨动脉桥流量特性。方法:2015-12至2016-07选择在我院年龄<65岁、使用双侧乳内动脉行CABG患者52例,男46例,平均年龄(56.6±6.8)岁,根据前降支(LAD)移植血管材料分为两组,RIMA-LAD吻合组(n=42),左乳内动脉(LIMA)-LAD吻合组(n=10)。使用Veri Q系统行桥血管即时流量测定,比较手术结果及桥流量。结果:52例患者无手术死亡,1例患者出现伤口愈合不良,行清创缝合,余51例无手术并发症。RIMA-LAD组和LIMA-LAD组患者LAD桥平均流量分别为(28.7±11.5)ml/min和(31.8±11.7)ml/min,平均搏动指数为2.3±0.7和2.0±0.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RIMA至不同靶血管平均流量([28.7±11.5)ml/min v(s21.1±11.0)ml/min]、平均搏动指数(2.3±0.7 vs 2.6±1.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IMA-LAD桥流量与LIMA-LAD桥流量相当,RIMA与其他靶血管吻合,桥流量满意,是稳定理想的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物。
畅怡王小啟郑哲樊红光李浩杰侯剑峰高歌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乳内动脉局部血流
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外科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评估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外科治疗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 2002年1月至2014年12月,连续623例肥厚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在阜外医院成人外科中心接受外科治疗。根据回顾性资料和随访结果,建立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术前变量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8例(1.3%)患者院内死亡。593例(95.2%)患者完成随访,平均随访32±30个月(3~150个月),1年、5年、8年生存率为98.3%、90%、87.4%;75例患者出现终点事件(肥厚型心肌病相关性死亡,因缺血性脑卒中、快速性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再住院,心脏移植)。1年、5年、8年终点事件免除率为94.6%、77.6%、68%;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左室射血分数<55%(HR=6.65,P<0.001),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HR=2.91,P=0.014),术前房颤(HR=2.53,P=0.001),严重冠心病(HR=1.98,P=0.025)和年龄≥50岁(HR=1.88,P=0.018)影响预后。结论除了先前报道的年龄≥50岁和术前房颤外,本研究显示射血分数<55%、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和严重冠心病也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行外科治疗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李浩杰宋云虎唐亚捷邓隆王水云高歌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外科
双侧骨骼化乳内动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2020年
目的总结双侧骨骼化乳内动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应用的早期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我院使用双侧骨骼化乳内动脉行CABG 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4例、女8例,平均年龄(56.8±6.0)岁。观察桥血管流量、围术期临床结果及冠状动脉CT结果。结果全组患者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完成,共完成124支乳内动脉吻合,同时使用大隐静脉吻合116支,平均远端吻合口数目(4.5±0.8)个。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16.4±22.9)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83.0±18.3)min,平均呼吸机使用时间(20.8±21.3)h,住ICU时间(2.7±1.7)d。左侧乳内动脉桥平均流量(28.8±12.4)mL/min,右侧乳内动脉桥平均流量(32.8±13.8)mL/min,大隐静脉桥平均流量(41.5±21.5)mL/min;双侧乳内动脉桥血管平均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2)。全组患者无围术期死亡、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发生。1例男性患者胸骨愈合不良,行清创缝合后治愈。CT血管成像显示7支静脉桥、5支动脉桥吻合口远端显影浅淡,但仍通畅;1支静脉桥未显影,提示桥血管闭塞。结论在CABG中使用双侧骨骼化乳内动脉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早期结果。
侯剑峰仲肇基李浩杰陈凯樊红光畅怡高歌郑哲王小啟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骨骼化外科手术
56例肺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分析
朱家德李源杜娟蒋鑫吴艳石丽高歌楼松吉冰洋杨静伍丽明刘明政罗勤柳志红荆志成宋云虎刘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