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慧
- 作品数:25 被引量:251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生产用流感疫苗候选病毒株复制能力的提高
- 2009年
- 流感疫苗生产主要采用鸡胚病毒培养的方式,而提高流感病毒在鸡胚中的复制能力将能增加疫苗的产量和可靠性。影响病毒在鸡胚中繁殖的重要因素包括:流感病毒血凝素部分位点的氨基酸变异、血凝素与神经氨酸酶之间的作用平衡、病毒其他蛋白的作用及8个基因节段的重配比例。疫苗株制备方法瓶颈的突破和乙型流感病毒重配株的研究也将帮助疫苗生产商选择合适的候选疫苗株。
- 马雷钧陈志慧
- 关键词:流感疫苗流感病毒病毒复制抗原变异
- 麻疹疫苗免疫持久性研究──初免后24-25年追踪观察被引量:34
- 2002年
- 目的 对1973年在浙江省诸暨县(市)建立的麻疹免疫持久性观察基地进行麻疹疫苗初免后24~25年的血清抗体追踪观察。方法 对各年份血清学资料完整的326名观察对象采集微量血,测定HI抗体,同时对HI<1:2的对象用细胞中和法(SN)进行复测。结果 初免后24-25年抗体阳性率为53.66%-84.48%。不同剂量免后HI的GMT和累积阴转率差异无显著意义。不同免疫途径免疫的抗体持久性均与野病毒感染基本一致,但HI<1:2者用SN法复测抗体阳性率可达92.23%。结论 麻疹疫苗HI抗体阳性率随免疫时间推移降低,但细胞中和抗体阳性率仍较理想。
- 王树巧陈志慧谢广中俞素珍朱琦平王立成戴斌吴霆王信子
- 关键词:麻疹疫苗免疫持久性血清抗体
- 沪_(191)麻疹病毒疫苗株的核蛋白基因分析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研究沪191(S191)麻疹病毒疫苗株的核蛋白(N)基因.方法将S191株主代病毒(HK33HAM39CEC20)在实验室连续传递11代,从原代鸡胚细胞(CEC)20代连续传至CEC31代.除观察每代病毒培养特性外,还选其中的21、22、25、26、29、30、31代病毒及S191强毒株(HK33HAM45)、Edmonston(Ed)强毒株(HK28HAM40MRC-55),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这些病毒标本的N基因编码区的全长以及羧基末端的450个核苷酸区域进行片段扩增.结果通过N基因的序列分析发现,S191疫苗株与强毒株在N基因上有10~13个核苷酸差异,差异率为0.63%~0.82%.S191株主代病毒在CEC上连续传递11代的过程中,有2个代次病毒的个别核苷酸出现有义突变,分别导致第22代病毒的278位氨基酸Glu→Lys,第26代病毒的341位氨基酸Val→Lys,但这一变化不存在重复性,随着继续传代又恢复到21代的序列水平.结论S191麻疹病毒疫苗株在CEC长期传代过程中,各代次之间的N基因高变区序列一致,包括N基因中与免疫功能有关的3个B细胞表位区域的序列在传代中也无改变,故不可能影响到疫苗的免疫效果.
- 马雷钧徐闻青徐帆洪王兵陈志慧
- 关键词:核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
- 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研制
- 目的:研制中量规模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MR)。
方法:应用自主开发的麻疹沪-191纯化株、腮腺炎S79株和风疹BRDⅡ株制备三种疫苗原液,检测三种疫苗原液不同稀释比例的病毒滴度变化和相互之间的干扰现...
- 徐闻青王兵秦洁李毓华张芹周刚潘介顺吕国贞陈志慧
- 关键词: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生物制品
- 文献传递
- S79株流行性腮腺炎病毒不同代次的序列研究
- 目的:观察腮腺炎病毒S79株疫苗各代病毒的蛋白基因在传代过程中是否发生变化,对比S79株疫苗主代病毒(S79-1-3)、蚀斑纯化病毒(S79-1-P7-3③)及ME(Enders株)病毒的基因差异。
方法:S7...
- 杨文震徐闻青徐帆洪王兵陈志慧
- 关键词:腮腺炎病毒核苷酸序列基因差异计算机辅助分析生物制品
- 文献传递
- 流感病毒表位疫苗的研究进展
- 2009年
-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3个型。其中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导致了大多数人类感染病例,并造成全球流感季节性流行和大流行。现有流感疫苗的缺陷直接推进了新型流感疫苗的研制。通过适当表位设计的新型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和CTL,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这类疫苗对于多个流感毒株都有效。目前需要对这类疫苗作进一步研究,确定并解决具体使用中的一系列问题,使其达到最好的免疫效果和适用范围,以应对流感这个全球性的健康威胁。
- 丁文正陈志慧
- 关键词:流感疫苗表位鞭毛蛋白
- 水痘减毒活疫苗的研制及免疫效果观察被引量:30
- 2006年
- 目的观察由日本大阪大学微生物病研究会(BIKEN)提供的Oka株水痘病毒研制的水痘减毒活疫苗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按WHO规程要求建立主种子批和工作种子批,检测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和疫苗稳定性。在上海市、江苏省进行临床试验,5批疫苗共接种468名2~6岁易感儿童,观察接种者的不良反应,测定抗体阳转率及抗体几何平均滴度。结果Oka株水痘病毒在MRC-5细胞上传10代,其生物学特性相似,疫苗在2~8℃保存2年,病毒滴度下降0.3~0.51gPFU/剂。易感儿童接种后皮疹发生率为0.21%;低、中、高发热反应率分别为21.79%、10.68%、0.64%。抗体阳转率平均为92.03%。结论研制的水痘减毒活疫苗的质量与国外同类产品相似,在易感儿童中的安全性与免疫原性良好,宜推广应用。
- 陈志慧王宪明殷月娣王亮沈谊清徐建军吕国贞王树巧
- 关键词:水痘疫苗稳定性免疫效果
- 麻疹病毒流行株主要结构蛋白的基因变化被引量:3
- 2002年
- 自从 195 4年 Enders分离到第 1株麻疹病毒 (MV)以来 ,在麻疹流行过程中 MV发生了基因改变 ,导致生物学特性的变化。通过对 H、N、M、F、L、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 ,可了解地区间流行毒株的基因差异和疫苗的预防效果 。
- 马雷钧陈志慧
- 关键词:麻疹病毒基因变化流行株结构蛋白麻疹
- 腮腺炎病毒的基因分型及当前疫苗的免疫效果被引量:43
- 2005年
-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导致的急性全身性传染病。腮腺炎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目前基于其SH基因序列的差异可以区分出A~K 11个基因型。一般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与逆转录酶(RT) - PCR分子生物学方法来研究病毒的基因。不同疫苗株的免疫效果有区别,1剂接种与2剂接种的效果也在监测中。已初步建立动物模型可供病毒致神经毒性研究。有报道认为病毒基因型之间存在抗原性差异,但病毒各基因型间有交叉保护作用存在,所以目前使用的疫苗都是安全。
- 杨文震陈志慧
- 关键词:腮腺炎病毒基因分型疫苗有效性安全性
- S_(79)株流行性腮腺炎病毒不同代次的序列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观察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病毒(MuV)S79株各代病毒的蛋白基因在传代过程中是否发生变化,对比S79株主代病毒(S79-1-3)、蚀斑纯化病毒(S79-1-P7-3③)及ME(Enders株)病毒的基因差异。方法S79株主代病毒及蚀斑纯化病毒在原代鸡胚细胞(CEC)上连续传递12代,观察每代病毒培养特性及高变区SH基因序列,又选择其中的CEC5、6、10、15代,以及在鸡胚尿囊腔中传代的ME株病毒,测定各个主要基因序列(N、NS1/P、M、F及HN基因),对核苷酸序列和它相应的氨基酸序列以及基因差异进行计算机分析。结果S79株主代病毒及其蚀斑纯化病毒在CEC上连续传递12代,其培养特性、致细胞病变(CPE)及病毒滴度基本稳定。S79株主代病毒及其蚀斑纯化病毒与ME株病毒同属A基因型。S79株疫苗各个代次之间高变区SH基因未见突变。S79株的5、6、10、15代病毒在各个主要基因区域有散在基因的有意义突变比例极低。S79-1-3中不同亚株之间的比例可能会随传代而发生变化,比较认为经过蚀斑纯化的S79-1-P7-3③株在传代中较S79-1-3株更为稳定。结论S79株病毒与文献报道的JL2株十分相似,经连续传代总体的核苷酸差异<0.5%。S79-1-3主代病毒在药典规定代次范围内甚为稳定。经纯化的各代S79病毒则更为稳定,从分子水平上提示其在CEC15代内都可作为工作代毒种使用。
- 杨文震徐闻青徐帆洪王兵陈志慧
-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核苷酸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