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石油污染土壤筛选出一株高效石油降解菌JC-106,经细菌形态学、生理生化及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为赤红球菌(Rhodococcus rubber).在温度15~40℃、初始p H 6~8、盐度0~4%条件下培养生长良好.该菌能利用十二烷、二十四烷、正辛烷、邻苯二酚、蒽、萘为唯一碳源生长.在较低温度下能有效降解原油,在15和35℃培养15 d对原油降解率分别为41.61%和58.18%,GC-MS分析发现原油组分中正构烷烃(C14~C44)降解率达到96.13%.在含1000 mg·L^(-1)原油的人工废水中加入2%(V/V)赤红球菌JC-106菌悬液,采用SBR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含油废水,15 d后出水COD、NH_4+-N、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6.49%、96.88%、99.15%,原油去除率为92.43%,对照组原油去除率仅为53.80%.JC-106在含油废水中稳定生长,数量维持在4.8×1010~1.0×1011cfu·mL^(-1)左右.
从石油污染土壤分离到30株石油降解菌,经复筛得到一株适应能力强、对石油降解效率高的优势菌株JC3-1。该菌株在温度为20~40℃、p H 5~9、盐度(Na Cl)为0~3%(W/V)条件下生长良好。在以4 g/L原油为惟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15 d后对原油的降解率达42.15%。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及16S r 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属于嗜油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oleivorans)。菌株在以正戊烷、正己烷、十六烷、十八烷、苯、甲苯、二甲苯、邻苯二酚、萘、芘为惟一碳源培养基中都能很好生长。用特异性PCR检测发现,JC3-1具有酰基辅酶A脱氢酶、苹果酸合成酶、异柠檬酸裂合酶、Ton B-依赖性铁载体受体、铁载体受体蛋白、多功能脂肪酸氧化酶复合体α亚单位等代谢功能基因,及烷烃单加氧酶、芳烃双加氧酶、联苯双加氧酶、邻苯二酚双加氧酶、萘双加氧酶、甲苯双加氧酶等降解功能基因。
为丰富石油降解微生物菌种库,筛选更加高效、适应性更强的降解菌株,从西部荒漠地区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石油降解菌,经细菌形态学、生理生化及16S r DNA序列分析进行鉴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研究菌株生长及降解特性,利用PCR检测石油烃代谢相关基因.结果显示,分离的3株石油降解菌株KB1、2182和JC3-47在含油培养基中培养3 d后,石油降解率分别为41.02%、32.26%和55.90%,3株菌均属于红球菌属(Rhodococcus spp.),其中KB1与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2182与马红球菌(Rhodococcus equi)、JC3-47与庆笙红球菌(Rhodococcus qingshengii)的16S r DNA序列相似性分别均为100%,初步确定3株菌属于红平红球菌、马红球菌和庆笙红球菌.在温度10-50℃,p H 3-9,盐度为0-5.0%条件下菌株能很好生长,KB1和2182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5℃,JC3-47最适温度为30℃,KB1和2182还可在p H 2和9.0%盐度的极端条件下生长.菌株能以十二烷、十八烷、苯、甲苯、二甲苯和萘为唯一碳源生长,其中KB1和J C3-47还能在含芘的培养基生长.GC-MS分析发现3株菌对中链及长链烷烃都具有较强降解能力,能产生表面活性剂,对十六烷具有一定粘附能力.利用特异性PCR扩增,在3株菌中均检测到烷烃单加氧酶基因、芳香烃双加氧酶基因和邻苯二酚双加氧酶基因,在KB1和2182中还检测出联苯双加氧酶基因.本研究表明,3株红球菌具有较强石油降解能力,适应性强,可用于高盐、低温等极端环境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用硫酸铵分级盐析法纯化大菱鲆血清免疫球蛋白IgM,所得产物用Sepharose-4B和DEAE-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进一步纯化,以纯化的大菱鲆IgM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兔抗大菱鲆IgM抗血清。SDS-PAGE电泳显示大菱鲆IgM重链为76 kD,轻链为27 kD;纯化的大菱鲆IgM重链与特异性抗血清具有较好的反应,而轻链与抗血清反应不明显;以制备的兔抗大菱鲆IgM抗血清为二抗建立了大菱鲆血清特异性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用该方法检测了鳗弧菌灭活疫苗免疫后大菱鲆产生特异性抗的变化规律,大菱鲆在免疫后第1周就产生了特异性抗体,在3周时达到峰值,该特异性抗体可维持13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