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淑慧

作品数:32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技基金资助项目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16篇病毒
  • 14篇肝炎
  • 14篇肝炎病毒
  • 11篇乙型
  • 11篇乙型肝炎
  • 1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1篇基因
  • 5篇耐药
  • 5篇基因型
  • 5篇病原菌
  • 4篇生物信息
  • 4篇生物信息学
  • 4篇耐药性
  • 4篇儿童
  • 4篇儿童感染
  • 4篇HBV
  • 4篇病原
  • 3篇原菌分布
  • 3篇生物信息学分...
  • 3篇同基因

机构

  • 23篇赣州市人民医...
  • 13篇南昌大学
  • 5篇江西省儿童医...
  • 2篇江西省疾病预...
  • 1篇南昌大学第四...

作者

  • 32篇邹淑慧
  • 16篇张丽琴
  • 13篇刘聪
  • 12篇刘金辉
  • 7篇肖九长
  • 6篇周艳
  • 5篇刘婷
  • 5篇余克花
  • 3篇唐金凤
  • 2篇莫冰
  • 2篇范存琳
  • 2篇熊英
  • 2篇管海宁
  • 2篇廖莎莎
  • 2篇李晓瑶
  • 1篇林燕
  • 1篇陈锦峰
  • 1篇谢龙金
  • 1篇刘发娣
  • 1篇肖作淼

传媒

  • 11篇实验与检验医...
  • 9篇南昌大学学报...
  • 3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医学分子生物...
  • 1篇医学信息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 1篇第七届中国临...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5年至2016年某院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了解2015年至2016年某院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流行病学资料,优化临床用药方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分离的病原菌,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 2compact仪器对其进行鉴定药敏。结果 572份创面分泌物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391株,阳性率为68.4%,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42株,占61.9%;革兰阳性球菌144株,占36.8%;另有真菌5株。居前6位的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3.8%)、鲍曼不动杆菌(9.7%)、粪肠球菌(9.7%)、肺炎克雷伯菌(9.5%)、大肠埃希菌(9.2%)和铜绿假单胞菌(9.2%)。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达38.9%。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差异较大,其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58.3%和29.7%。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高达32.4%。结论近两年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分离的病原菌耐药问题严重,尤其是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率较其他地区高,应引起临床重视。
邹淑慧李金亮管海宁张丽琴
关键词:烧伤病原菌耐药性
由心内膜炎伯杰氏菌引起的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及文献复习
2024年
目的探讨心内膜炎伯杰氏菌所致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鉴定及治疗。方法复习国内外发表感染性心内膜炎伯杰氏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文献,结合本例病例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报道1例心内膜炎伯杰氏菌致感染性心内膜炎。复习、汇总所报告病例文献及本例患者,共6例,患者均为亚洲男性。抗感染治疗以头孢曲松最为常见,本病预后俱佳。结论心内膜炎伯杰氏菌是一种新型致病菌,临床上罕见,可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诊断需要依赖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治疗上首选β-内酰胺类药物。
邹淑慧张丽琴李金亮邹坚邹翠翠付幼林
关键词:心内膜炎
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机制及临床感染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了解碳青霉烯类耐药阴沟肠杆菌的常见碳青霉烯酶基因型和主动外排系统的AcrAB-TolC基因型,分析其临床感染资料,为医院感控的精准实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经法国梅里埃Vitek 2 compact仪器鉴定药敏的碳青霉烯类耐药阴沟肠杆菌76株,采用改良Hodge试验进行碳青霉烯酶表型确证,利用PCR扩增技术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IMP和KPC)及主动外排系统中AcrAB-TolC外排泵基因(acrA,acrB和tolC),回顾性分析相关的临床感染资料。结果 76株碳青霉烯类耐药阴沟肠杆菌仅替加环素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其余常用抗菌药物均高度耐药;改良Hodge试验66株阳性;经PCR扩增IMP型碳青霉烯酶检出率为63.2%,KPC型为7.9%;AcrAB-TolC基因型中acrA基因的检出率为78.9%,acrB基因为50.0%,tolC基因高达100%;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留置导尿管、气管插管及使用过抗菌药物的感染病例占60%以上,是碳青霉烯类耐药阴沟肠杆菌感染的高风险因素。结论以IMP基因型为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阴沟肠杆菌同时存在AcrAB-TolC外排基因型;加强抗菌药物的优化管理,能有效控制耐药株的传播。
张丽琴管海宁肖作淼刘聪肖九长邹淑慧
关键词:碳青霉烯酶阴沟肠杆菌
流感嗜血杆菌b型致化脓性关节炎合并脓毒血症1例被引量:1
2019年
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是条件致病菌,常在健康人群的上呼吸道定植,但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引起中耳炎、结膜炎、鼻窦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等。Hi也是成人和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常见致病菌之一[1-3],但由其导致的化脓性关节炎合并脓毒血症在国内尚无报道。某院收治Hi b型(Hib)致化脓性关节炎合并脓毒血症患者1例,现将其诊治经过报告如下。
张丽琴吴天恩邹坚李金亮邹淑慧
关键词:化脓性关节炎脓毒血症
儿童感染的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的分子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初步调查儿童感染的乙型肝炎病毒(HBV)X基因的分子特征。方法收集20例儿童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的血清标本,抽提血清中的HBV DNA,采用PCR扩增HBV X基因并测序,利用Clustal X、Bioedit软件对PCR产物序列进行X基因的突变分析。结果 20例HBV X基因突变区主要集中在羧基端aa120—150,氨基酸序列突变点分别为I127T、K130M、V131I、P145R、A146G/C、C148R/H和N149G/D;核苷酸序列突变点分别为T1753C、A1762T、G1764A、T1800C、C1807G、C1810G、A1811T、A1814C、T1815C、C1817T、A1819G和C1820A。结论儿童感染的HBV X存在突变,集中在羧基端aa120—150,对儿童乙肝的演变会产生重要影响。
邹淑慧周艳余克花刘金辉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儿童
乙型肝炎病毒外膜蛋白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2013年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外膜蛋白含PreS1、PreS2和S 3种蛋白,位于病毒颗粒的外表面,参与病毒颗粒的吸附、组装与成熟,在保护性免疫应答反应中起重要作用,HBV感染肝细胞所合成的外膜蛋白对肝细胞的生长、代谢,甚至是恶性转化产生一系列重要的生物学调节效应,外膜蛋白的变异使得HBV对受染肝细胞的影响非常复杂且成多样化,在病毒性乙型肝炎慢性化及其相关疾病演变过程的分子病理机制扮演重要角色。
周艳邹淑慧刘金辉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外膜S蛋白PRES1蛋白PRES2蛋白
荚膜多糖抗原检测在不同免疫状态肺隐球菌病患者中的敏感性差异
2020年
目的探究荚膜多糖抗原检测在不同免疫状态肺隐球菌病(PC)患者中的敏感性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感染PC患者30例,依据不同免疫状态分为免疫抑制组和非免疫抑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病理学检查结果、荚膜多糖抗原检测结果,以及检测方法的灵敏性和准确性.结果两组间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抑制组CD3+CD4+水平显著低于非免疫抑制组(P<0.05);两组患者病理类型的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异;免疫抑制组CrAg水平在3.2μg/L以上者11例,占比91.67%,非免疫抑制组CrAg水平在3.2μg/L以上者占比88.89%,免疫抑制组与非免疫抑制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荚膜多糖抗原检测肺隐球菌病患者灵敏性为92.59%,准确性为83.33%.结论免疫抑制患者并发PC时实验室检查与非免疫抑制患者相比差异不明显,病理组织学改变中黏液胶样型多于非免疫抑制患者,免疫抑制PC患者的CrAg水平与非免疫抑制PC患者间无显著性差异,该诊断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建议进行临床推广.
张丽琴邹坚徐玉辉刘聪刘婷邹淑慧
关键词:荚膜多糖酶联免疫肺隐球菌病
赣南地区临床分离菌耐药性变迁及多重耐药菌的流行变化
2018年
目的了解赣南地区2013年~2016年临床分离的主要病原菌分布和多重耐药菌的流行变化。方法采用梅里埃Vitek2 compact对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药敏。结果 4年内共分离41288株细菌,革兰阴性菌所占比例最高(67.00%)。病原菌分布中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位居前五。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肠杆菌科细菌具有较高的的敏感性,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呈现高水平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较敏感,未检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4年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均在25.00%以上;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的检出由2.90%上升至4.70%;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逐年下降。结论赣南地区CRE的检出不断上升,临床应根据药敏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减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张丽琴刘婷刘聪邹淑慧肖九长
关键词:临床病原菌耐药性多重耐药菌
基于基因序列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方法的比较被引量:4
2013年
采用3种不同的生物信息分析法对HBV S基因序列进行分析以鉴定HBV基因型,并比较分析各方法的优缺点。采集10例HBV慢性感染者血清,抽提HBV DNA,PCR扩增HBV S基因并测序。分别采用Clustal X软件和Bioedit软件计算S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DNAstart软件、Clustal X软件和Mega 4软件绘制S基因遗传进化树;以及在线Genotyping软件,将10例S基因序列与不同型及亚型HBV S序列比较以鉴定基因型及亚型。S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计算结果显示1,3,4,5,7,8,9,10号标本与B2AF121243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同源性分别是98.0%,99.0%,98.8%,99.1%,99.2%,99.5%,99.5%,99.6%,而2号标本与C2 M38636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同源性为97.7%,6号标本与C4GQ377630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同源性为97.3%;构建系统树法鉴定结果为1,3,4,5,7,8,9,10号标本与B2AF121243进化距离最近,而2号标本与C2M38636进化距离最近,6号标本与C4GQ377630进化距离最近;Genotyping比对发现1,3,4,5,7,8,9,10号标本属于B基因型,2,6号标本属于C基因型。结论S基因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的计算法可有效用于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是对现有分型方法系统树构建法以及在线Genotyping法的补充。
邹淑慧应颖周艳熊英余克花刘金辉莫冰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基因测序
老年和非老年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差异分析
2022年
目的 了解老年和非老年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CABSI)的病原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差异,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119例老年(≥60岁)CABSI和130例非老年(<60岁)CABSI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CABSI收治科室集中在急诊科、急诊ICU、消化内科。老年组合并基础疾病率高于非老年组(P<0.05),糖尿病和脑血管疾病是老年组常见基础疾病,慢性肝病和糖尿病是非老年组常见基础疾病。两组分离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分布相似,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居多;革兰阳性菌的分布差异较大,老年组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非老年组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草绿色链球菌群为主。两组大肠埃希菌高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分别为51.5%和48.1%,对常用抗菌药物无明显差异(P>0.05),均检出碳青霉烯耐药菌株;老年组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率36.4%高于非老年组的4.2%,对常用头孢菌素类(头孢他啶除外)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葡萄球菌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老年CABSI与非老年CABSI在病原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耐药性上存在部分差异,临床医生在治疗CABSI时,需对不同年龄段患者进行合理的经验性用药,特别是由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CABSI。
张丽琴刘聪邹坚邹淑慧
关键词:病原菌耐药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