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功燮

作品数:4 被引量:41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玉米
  • 3篇糯玉米
  • 2篇系统发育
  • 2篇基因
  • 2篇WAXY基因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新品种选育
  • 1篇序列多态性
  • 1篇选育
  • 1篇栽培
  • 1篇栽培技术
  • 1篇栽培示范
  • 1篇牛膝
  • 1篇品种选育
  • 1篇中药
  • 1篇系统发育研究
  • 1篇内含子
  • 1篇基因序列
  • 1篇基因序列分析

机构

  • 4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谭功燮
  • 3篇田孟良
  • 2篇荣廷昭
  • 2篇黄玉碧
  • 1篇李文光
  • 1篇刘永建
  • 1篇张忠
  • 1篇杨华
  • 1篇闫燊
  • 1篇童凯

传媒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08
  • 2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川牛膝新品种选育与标准化栽培示范及推广
田孟良童凯谭功燮杨建华李文光张忠杨华闫燊
中药川牛膝是“川药”的典型代表之一,来自于苋科杯苋属植物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系1976年在该省宝兴县首先发现并定名的药用植物新物种,以根入药,具有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的功效。最初与...
关键词:
关键词:川牛膝品种选育栽培技术中药
根据线粒体nad1基因第2内含子的序列多态性对糯玉米进行系统分类被引量:5
2007年
在植物的系统与进化研究中,相对于叶绿体和核基因片段而言,线粒体基因片段由于其系统发育信息位点少、结构复杂而较少应用到系统学研究中。本研究选用nad1基因的第二内含子序列重建玉蜀黍属主要种的系统发生树,在分子水平上验证了糯玉米在玉蜀黍属中系统学位置,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nad1基因内含子序列的系统学意义及其在系统发育重建中的价值。结果表明,目前对玉蜀黍属内各类型材料的系统分类是合理的,糯玉米和玉米种内各类型材料之间遗传差异小;线粒体nad1基因第2内含子序列在种内和种间的变异较小,在种以上分类研究中具有一定的系统学价值。
谭功燮田孟良黄玉碧荣廷昭
关键词:系统发育糯玉米
西南糯玉米地方品种waxy基因序列多态性分析被引量:34
2008年
为了解我国西南地区糯玉米和硬粒玉米waxy基因核苷酸多态性,对23份中国西南玉米地方品种(16份糯玉米和7份硬粒玉米)、2份美洲糯玉米种质的waxy基因第9外显子至第14外显子之间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定,将所得序列与GenBank中的16份同源序列(来自小颖大刍草、繁茂大刍草和美洲地方栽培品种)进行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西南糯玉米、西南硬粒玉米和小颖大刍草分别具有14、19和40个多态性位点,西南糯玉米waxy位点核苷酸多态性为西南硬粒玉米的30%,是小颖大刍草的14%,Tajima’D检验仅在糯玉米群体D值显著,HKA检验表明waxy位点未受选择作用;序列比对发现12份西南糯玉米第10外显子同一位置缺失15个核苷酸,该位点恰为糖基转移酶结构域的起始位置。可见我国糯玉米通过较为独特的突变机制而形成,在进化过程中经历了驯化瓶颈,奠基者效应使西南糯玉米waxy位点核苷酸多态性大大降低,从近缘物种中引入等位变异是改良玉米淀粉质量和产量的关键。
田孟良黄玉碧谭功燮刘永建荣廷昭
关键词:糯玉米WAXY基因
玉米waxy、glb1基因序列分析及糯玉米系统发育研究
本研究以玉米中waxy,和glb1为标记就基因,对玉蜀黍属进行系统发育树重建,讨论了糯玉米的系统学位置,在这两个位点上分析糯玉米的遗传多样性,讨论了糯玉米同玉蜀黍内其它玉米群体之间的遗传关系,最终在分子水平上验证了西南糯...
谭功燮
关键词:糯玉米WAXY基因基因序列系统发育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