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辉
- 作品数:132 被引量:355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大肠杆菌O8、O9和O89血清型三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
- 2023年
- 为建立一种快速鉴定O8、O9和O89血清型大肠杆菌的三重PCR方法,根据GenBank登录的3种血清型大肠杆菌O抗原合成基因簇序列,设计3对检测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三重PCR方法。结果:经条件优化后的三重PCR方法可有效鉴别O8、O9和O89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对其他肉羊养殖场常见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和致病菌无特异扩增条带;敏感性检测显示,三重PCR方法对O8和O89血清型的最小检出量为10 pg/μL,对O9血清型的最小检出量为100 pg/μL;采用该方法对临床分离的大肠杆菌进行检测,结果与传统血清凝集方法一致。综上,本研究建立的三重PCR方法可快速、准确、特异地对O8、O9和O89血清型大肠杆菌进行检测,为养殖及肉品加工环节大肠杆菌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更加快捷的检测手段。
- 恽佳蕾何苗锋刘润春张梦洁毛立杨蕾蕾杨蕾蕾张纹纹张纹纹刘茂军王少辉邹彬
- 关键词:大肠杆菌血清型三重PCR
- 产NDM-1型碳青霉烯酶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 2023年
- 由金属β-内酰胺酶介导的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细菌在全球范围内蔓延,blaNDM-1是其中典型且关键的一种。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以及哺乳动物肠道内,可携带多种耐药基因,有潜在的人畜共患风险。为了调查奇异变形杆菌在养禽场内的耐药情况,本研究从浙江、江苏等地采集病料,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分离、生化实验、PCR方法鉴定奇异变形杆菌,分析分离株的耐药性,根据耐药性结果检测产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最后对产NDM-1型碳青霉烯酶分离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经过选择性培养基分离、生化实验及PCR检测共鉴定到10株奇异变形杆菌,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分离株PM01对氟苯尼考、复方新诺明、硝基呋喃、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且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PCR检测显示,PM01株携带blaNDM-1耐药基因。全基因组测序发现blaNDM-1基因位于染色体中,通过线性比对分析显示其与人源大肠杆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共享相似的遗传背景。研究结果表明,携带blaNDM-1的奇异变形杆菌可能会导致肠杆菌科细菌间碳青霉烯类耐药性的传播,具有潜在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 王芷洋彭浩恒郭伟奇王帝张贝贝王欣宇胡剑刚祁晶晶田明星鲍衍清李海花王少辉
- 关键词:奇异变形杆菌碳青霉烯酶耐药性全基因组测序
-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的多重PCR检测引物组、方法及试剂盒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奇异变形杆菌、绿脓杆菌、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多重PCR引物组、包括该引物组的多重PCR检测试剂盒以及利用该引物组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引物组包括:特异性扩增禽大肠...
- 韩先干王志豪祁克宗左佳坤龚建森苗晋锋陈兆国蒋蔚王少辉米荣升黄燕
- 饲料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2
- 2016年
- 根据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coli,EHEC)O157∶H7的O抗原编码基因rfb E和H抗原编码基因fli C分别设计引物,建立双重PCR方法。饲料样品人工污染EHEC O157∶H7后进行增菌培养,利用双重PCR进行检测EHEC O157∶H7。结果表明:建立的PCR方法能够特异性扩增出目的条带,敏感性可达到100 cfu细菌。双重PCR方法可以有效地检测出饲料中人工污染的EHEC O157∶H7,人工污染饲料样品经4 h预增菌处理后,该方法的检测下限为20 cfu细菌。本研究建立的双重PCR方法可快速、特异地检测出饲料中污染的EHEC O157∶H7,可用于饲料中EHEC O157∶H7的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
- 陈玲王少辉任建鸾诸葛祥凯汤芳戴建君
- 关键词:肠出血性大肠杆菌饲料
- 羊腹泻样本中大肠杆菌的分离、毒力基因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为确定华东地区发生腹泻的羊群中大肠杆菌感染、毒力基因携带及耐药性情况,本研究通过分离鉴定、进化分群、毒力基因检测、药敏试验等方法对发生腹泻的羊场病死羊肠道、粪便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从187份样品中分离到163株大肠杆菌,其中B1群及A群的菌株占大多数,检出率分别为59.51%和28.83%;B2和D群的检出率分别为9.82%和1.84%。对分离菌株31个毒力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yijp、crlA、mat、ompA、fimC、ibeB 6种毒力基因的检出率均大于87%;所有菌株均未检出毒力基因afa/draB和LT。fimC、mat、crlA、ibeB、yijp及ompA在各进化群大肠杆菌均广泛存在。根据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有72株菌为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TEC),主要携带毒力基因stx2。STEC另一标志性毒力基因eae检出率为61.11%。药敏试验检测的16种抗菌药中有4种的耐药率大于80%,有13种大于50%。属于多重耐药(MDR)的菌株有150株,占92.02%,且多为五重及以上耐药菌(84.05%)。华东地区临床流行的羊源大肠杆菌菌株毒力基因多样、耐药性普遍且耐药性强。该结果为本地区羊大肠杆菌病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 刘鑫欢恽佳蕾毛立李基棕郝飞何苗锋杨蕾蕾张纹纹程子龙孙敏刘茂军王少辉王少辉白娟
- 关键词:大肠杆菌毒力基因多重耐药
- 猪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表型及其SCCmec基因分型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了解上海猪场及屠宰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流行状况、耐药谱特征及其SCCmec基因分型特点。方法我们于2011年8月—2012年5月分别在上海市5个规模化猪场和1个屠宰场,采集猪鼻腔拭子样品共计232份。通过7.5%氯化钠肉汤预增菌,显色培养基显色培养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SA),采用双重PCR方法扩增其中是否含有nuc基因和mecA基因进行MRSA鉴定;以肉汤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应用多重PCR方法进行SCCmec基因分型;同时检测杀白细胞素(PVL)基因。结果共计分离得到139株SA,其中70株MRSA,MRSA的检出率为30.2%(70/232)。基因分型显示均为SCCmecⅣb型,未检测到PVL基因,药敏结果显示MRSA除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阿米卡星全部敏感外,对头孢噻呋,庆大霉素,诺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74.3%,62.9%和42.9%,对阿奇霉素,红霉素,氟苯尼考,氯霉素,苯唑西林的耐药率均为100%,值得注意的,本研究中分离的全部MRSA都对截短侧耳类药物泰妙菌素、沃尼妙林以及人医新药瑞他帕林表现高水平耐药。结论结果显示了上海地区猪源MRSA主要流行SCCmecⅣb型,并且具有多重耐药的特点,尤其对截断侧耳类人医新药全部耐药,这也提示我们要防控动物源耐药菌或耐药基因通过食物链或者环境向人类的传播的潜在风险。
- 王雪敏姚建楠李蓓蓓杨传定邵东华王少辉马志永
- 关键词:MRSASCCMEC基因分型杀白细胞素
- 广西地区鸡胚中沙门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为了解广西地区鸡胚中沙门菌的流行情况及耐药现状,本研究对广西某些鸡场送检的病死鸡胚进行沙门菌的分离鉴定。然后利用PCR方法鉴定沙门菌临床分离株的血清型及毒力因子,并检测其耐药性。结果显示,经选择性培养基和PCR鉴定分离到18株沙门菌,分离率为13.95%(18/129)。血清型鉴定显示:分离株均为鸡白痢沙门菌。毒力基因检测发现shdA基因的分布率只有22.22%,其余15个毒力基因的分布率均为10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沙门菌分离株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均敏感;但对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罗红霉素、红霉素、利福平的耐药率达100%,表明鸡白痢沙门菌的多重耐药现象严重。本研究提示鸡白痢可能是导致鸡胚死亡及孵化率低的原因,因此应严格进行鸡白痢的防控净化工作。
- 信素华陶程琳张耀东王瑶李妍易正飞田明星李涛祁晶晶丁铲高崧王少辉于圣青
- 关键词:鸡胚鸡白痢沙门菌毒力基因耐药性
- rmlA基因缺失影响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生物被膜形成
- 构建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rmlA基因缺失株,研究该缺失株的生物学特性[1].利用Red重组系统构建rmlA缺失株[2,3];比较野生株与缺失株在...
- 韩月韩先干白灏王少辉孟庆美丁铲于圣青
- 鸭疫里默氏杆菌10个基因在菌株中的分布及序列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检测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10个基因在不同菌株间的分布并进行序列分析,研究其在不同菌株中的保守性。分别选取8株RA的10个基因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克隆于pMD18-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测定的8株RA菌株中均能检测到Lipid A、LuxE和TCTR编码基因,表明这些基因在不同血清型RA菌株中的保守性良好;TR基因仅从6株具有致病性的RA菌株中扩增得到,而2株非致病性RA菌株NJ1和NJ4未能扩增到,表明TR基因可能与RA菌株的致病性相关;IS1仅从6株血清1型和2型的RA菌株扩增得到,2株血清10型菌株均未扩增得到,提示IS1为血清10型菌株缺失基因。
- 岳嘉蘋王少辉韩先干白灏王小兰侯湾湾于圣青
- 关键词:鸭疫里默氏杆菌
-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基因F11分布的检测及其表达被引量:1
- 2013年
- 为研究禽致病性大肠杆菌F11毒力基因的功能,根据禽致病性大肠杆菌IMT5155毒力基因F11的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方法检测了毒力基因F11在禽致病性大肠杆菌中的分布,并以IMT5155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F11基因片段,将其定向克隆到pET-28a(+)载体中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28a-F11,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进行IPTG诱导表达,纯化表达产物,制备免疫血清进行黏附抑制试验。结果显示,F11基因在禽致病性大肠杆菌中的分布率为22.2%(10/45),主要分布于大肠杆菌B2进化群中。利用F11免疫血清进行的Western-blot分析表明,F11可以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正常表达。黏附抑制试验显示,F11免疫血清可以抑制禽致病性大肠杆菌IMT5155对宿主细胞的黏附,表明F11可能在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过程中发挥作用。
- 孟庆美王少辉任建鸾诸葛祥凯陆承平戴建君
- 关键词:禽致病性大肠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