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莹

作品数:9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红茶
  • 2篇生化成分
  • 2篇化学组分
  • 2篇黑茶
  • 2篇茶叶
  • 1篇中国茶
  • 1篇中国茶叶
  • 1篇揉捻
  • 1篇商品交易
  • 1篇商品交易会
  • 1篇萎凋
  • 1篇酶活性
  • 1篇酶技术
  • 1篇环境解析
  • 1篇交易会
  • 1篇固定化
  • 1篇固定化酶
  • 1篇固定化酶技术
  • 1篇国内外贸易
  • 1篇红茶品质

机构

  • 9篇华南农业大学

作者

  • 9篇段莹
  • 6篇刘少群
  • 4篇张灵枝
  • 2篇朱张生
  • 2篇王登良
  • 1篇吴贤奇

传媒

  • 5篇广东茶业
  • 1篇农业考古
  • 1篇茶叶
  • 1篇福建茶叶
  • 1篇茶叶通讯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台湾与大陆地区茶叶农残监管状况对比
2013年
农药残留是当前茶叶生产和销售中遇到的最大的质量卫生问题。本文从台湾和大陆两地茶叶农药使用状况、监管体系以及检验标准入手,阐述了台湾和大陆地区茶叶在农残监控方面的不同及差距。
刘少群段莹陈丽佳
黑茶制造技术理论发展概况被引量:7
2012年
黑茶是我国特有茶类,历史悠久。本文论述了黑茶制作技术理论发展的历史,从加工原理、微生物研究以及成分分析方面阐述了其发展现状,从改进工艺、革新设备、安全生产以及多样化产品开发方面分析了其发展趋势。
段莹王登良张灵枝
关键词:黑茶
中国茶叶国内外贸易环境解析被引量:3
2013年
中国作为最早的茶叶种植与生产国,茶叶贸易历史悠久。本文简述了中国茶叶国内外贸易的历史,重点阐述了当今中国国内及国际茶叶贸易环境的状况,根据现状提出了华茶出口贸易面对的挑战。
段莹刘少群陈丽佳穆显良
关键词:茶叶贸易
发酵温度和时间对单芽红茶生化成分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以"福云6号"单芽茶青为试材,经相同的萎凋、揉捻,然后进行不同时间、不同温度的发酵处理,设置三个发酵时间梯度3h、4h及5h,和三个发酵温度梯度24℃、26℃及28℃,后经相同干燥工序,得到成茶。对其成茶的化学组分进行测定,再对成茶品质进行感官审评,探讨不同的发酵处理对单芽红茶品质的影响。
孙彬妹刘少群朱张生段莹谢沛娟
关键词:发酵生化成分
不同揉捻程度对单芽红茶生化成分与品质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本实验以"福云6号"单芽茶青为材料进行相同的萎凋处理后,经不同程度的揉捻处理,即分别在相同压力下揉捻20min、30min、40min,后经相同的发酵和干燥程序,得到成品茶。先分析成品茶的细胞破损率与茶叶成条率,后对成品茶进行化学组分的测定与感官审评。结果表明,随着揉捻程度的加重,细胞破损率呈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茶叶成条率相应提高,水浸出物含量、茶多酚含量、氨基酸含量明显增加,可溶性糖呈现波动性下降,茶黄素含量变化先增加后下降,茶黄素与茶红素比值呈现线性变化规律,揉捻30min比值最大亦最接近最优比值范围。综合来看,揉捻40min的成品茶综合评分最高。
俞乐安刘少群段莹
关键词:揉捻化学组分
黑茶制造技术理论发展概况被引量:1
2012年
黑茶是我国特有茶类,历史悠久。本文论述了黑茶制作技术理论发展的历史,从加工原理、微生物研究以及成分分析方面阐述了其发展现状,从改进工艺、革新设备、安全生产以及多样化产品开发方面分析了其发展趋势。
段莹王登良张灵枝
关键词:黑茶
2010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观感
2011年
2010年12月23—26日,广州茶博会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琶洲展馆举办。短暂的四天会展,给参观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茶叶产业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整体呈快速增长态势,市场渗透率迅速提高,茶业市场进入成长中期。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对茶文化的要求,消费者的理念正在发生变化,茶饮文化、健康、休闲、具有修身养性的作用已得到消费者的普遍认可。茶博会是展览茶行业各类商品营售非常重要的平台,既可以了解同类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又能洞悉茶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为广大参与商家提供一个信息传播、技术交流、商贸洽谈的广阔舞台。
刘少群段莹张灵枝吴贤奇
关键词:茶业博览会商品交易会
不同萎凋程度处理对单芽红茶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3
2015年
以"福云6号"单芽茶青为试材,进行不同程度萎凋处理,即分别失重20%、30%、40%和50%,后经相同的揉捻、发酵和干燥工序,得到成茶。对成茶进行感官审评及化学组分与PPO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随着萎凋程度加重,茶叶水浸出物含量、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都呈现升高的变化趋势。茶黄素(Theaflavins,TFs)和茶红素(Thearubigins,TRs)含量先下降再上升,茶褐素(Theabrownins,TBs)含量则先增高后降低,以失重30%最高,失重50%最低。此外,咖啡碱、儿茶素含量及PPO酶活性,以失重40%萎凋处理最高。综合来看,萎凋失重40%的成品茶综合评分最高。
刘少群孙彬妹段莹朱张生谢沛娟
关键词:萎凋化学组分
固定化酶技术在茶叶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固定化酶以稳定性和可重复使用性等优点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已得到长足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固定化酶技术的发展,重点阐述了其在茶叶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肯定了固定化酶技术在提升茶产品品质,开发新产品方面的重要作用。
段莹张灵枝
关键词:固定化酶茶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