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钢
- 作品数:11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外伤致窦汇区表皮样囊肿1例
- 颅内表皮样囊肿是先天性肿瘤样病变,为胚胎早期神经沟闭合时,来源神经晴的外胚层细胞异位残留包涵于神经管内所致。由于窦汇区外伤使上皮细胞遗留于组织而形成的表皮样囊肿极为罕见,本院于2006年11月收治1例,本例患者少见,从发...
- 杜钢蔡裕兴吴元魁陈卫国
- 关键词:颅内表皮样囊肿影像特征
- 文献传递
- 肺栓塞误诊1例分析
- 2013年
-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以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发病急骤,病死率高,且易误诊、漏诊。近年来PE的诊断和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提高医务人员对该病的认识,现报道现对1例PE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 蒋磊杜钢魏学标黄雨晴李华龙
- 关键词:肺栓塞误诊
- 常用影像学方法诊断输尿管结石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探讨数字断层融合技术与多种影像学方法在诊断输尿管结石中的影响因素并对比分析各种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收集2015年10月至2016月6月同时行超声、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及数字断层融合技术检查并经临床或CT证实输尿管结石的患者,共253例。由三个高年资医师获取与影响检出输尿管结石相关性高的因素,再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其危险度进行分析。结果:共提取17个影响因素,临床症状7个,影像学特征10个,经分析其中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结石形态,位置,大小,密度;骨质增生,恶心呕吐,酸胀不适;其中危险因素(有利检出):US为大小;KUB为形态、大小、位置及密度;DTS为形态及密度;IVP为形态、位置、大小及密度;IVP+DTS为位置及密度。结论:DTS联合IVP可降低结石形态、位置、密度及大小的影响,消除重叠、阴性结石及骨性结构的遮挡,提高输尿管结石检出率。
- 何子龙杜钢廖昕曾辉文婵娟徐维敏陈卫国
-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纵隔囊性淋巴管瘤的临床及CT表现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分析纵隔囊性淋巴管瘤的临床及CT表现,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纵隔囊性淋巴管瘤的临床及CT表现,5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检查。结果 (1)临床表现:无明显临床症状2例,咳嗽、咯痰及胸闷3例;(2)发病部位:中纵隔3例,后纵隔2例;(3)CT表现:平扫显示病变均呈卵圆形,病变最大横径约2.5~7.6 cm,囊壁薄,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囊性部分CT值小于20Hu;CT增强扫描示肿瘤囊壁线状强化,囊内液体无强化。结论纵隔囊性淋巴管瘤是一种罕见的纵隔良性肿瘤,需与纵隔多种囊性病变鉴别,结合其临床及CT表现,可减少误诊。
- 罗振东陈卫国黄婵桃张玲赵静杜钢
- 关键词:纵隔肿瘤CT
- 螺旋CT增强延迟扫描对肝细胞外间隙定量评估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采用螺旋CT增强延迟扫描对肝细胞外间隙(f ECS)大小进行定量评估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因接受尿路造影检查的32名既往无肝脏疾病史的成年人(对照组)以及32例经病理证实的肝纤维化患者(病例组),注射对比剂10分钟后进行延迟扫描,测量其f ECS,并与病理分级对照(分级标准参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版)。结果对照组f ECS为(29.8±5.6)%,病例组f ECS为(36.9±5.9)%,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根据ROC曲线下面积为0.961时,f ECS与病理分级结果相一致。以f ECS等于30.8%作为肝纤维化的切割点,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75.0%。结论螺旋CT增强延迟扫描能够对f ECS的大小进行定量评估,f ECS有可能能够预示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
- 彭涛陈卫国彭加友方挺松柯祺秦耿耿杜钢
-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摄影肝纤维化
- 肩胛骨恶性骨肿瘤的影像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总结肩胛骨恶性骨肿瘤的类型和影像表现。材料与方法:收集2006年4月到2018年12月18例(男女比14:4,平均年龄47岁)手术病理证实的肩胛骨恶性骨肿瘤的术前X线、CT及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肩胛骨恶性骨肿瘤以转移瘤多见(9/18,50%),大多是肺腺癌转移,肝胆系统的肿瘤也可转移至此部位。尤文肉瘤在此部位也比较好发(3/18),小的骨破坏灶伴骨膜反应和钙化、巨大软组织肿块是常见表现。其次是孤立性浆细胞瘤(2/18),部分病灶进展缓慢,膨胀生长,呈低度恶性过程。磁共振T2WI及增强扫描有助于区分软骨肉瘤和骨肉瘤。存在放射状骨膜反应时,除了骨肉瘤、尤文肉瘤、软骨肉瘤,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也应考虑。结论:X线、CT、MRI综合运用可以提高肩胛骨恶性骨肿瘤的术前诊断率。
- 李明球杜钢彭加友黄学桥张家雄
- 关键词:肩胛骨恶性骨肿瘤计算机断层成像磁共振
- 4例骨斑点症的影像诊断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罕见病骨斑点症的X线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证实的4例骨斑点症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病变常对称性分布于肢体的两侧。其典型影像特征为X线表现为数毫米至1 cm大小不一的圆形和卵圆形致密影,常见于长骨骨骺、干骺端、骨盆、腕骨、跗骨及手足小管状骨骨松质内,骨干少见,按应力线分布且呈对称性,不累及皮质。CT能清楚显示骨松质中的斑点样硬化灶,较X线能更准确反映病灶在骨内的分布,有无累及骨皮质,骨膜及周围软组织情况。结论该病多具有典型的影像表现,常规X线检查可以提供满意的诊断信息。
- 蒋磊贾铭黄婵桃张妮杜钢
- 关键词:骨骼骨斑点症骨肿瘤X线表现遗传性
- 数字断层融合技术与多种影像学手段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影响因素及诊断效能对比分析
- 目的:探讨数字断层融合技术与多种影像学手段在诊断输尿管结石中的影响因素并对比分析各种影像手段诊断效能. 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收集2015年10月至2016月6月同时行超声(US)、腹部平片(KUB)、静脉肾盂造影(IVP)...
- 何子龙杜钢廖昕曾辉文婵娟徐维敏秦耿耿陈卫国
-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影响因素ROC曲线
- 淋巴结外Rosai-Dorfman病的影像学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淋巴结外Rosai-Dorfman病(RDD)的CT与MRI特点,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淋巴结外RDD的CT及MRI表现,单独行CT检查1例,单独行MRI检查2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5例。结果 8例淋巴结外RDD中,3例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2例发生于胸椎,2例发生于上颌窦,侵犯鼻腔、眼眶,1例发生于回、结肠;3例单发,5例多发;CT平扫多表现为稍高密度影,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MRI检查T1WI表现为等信号,其内可见条状低信号,T2WI表现为等、低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其中5例可见骨质破坏,3例可见脑水肿,3例可见"脑膜尾征"。结论淋巴结外RDD的CT与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该病T2WI呈等低信号,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多沿脑膜蔓延生长,可见"脑膜尾征";溶骨性骨质破坏可见硬化边及残存粗大骨嵴。但确诊仍依靠病理检查。
- 唐水英唐浩何子龙杜钢陈卫国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 锁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总结锁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影像表现。材料与方法:收集2005年7月至2018年12月9例(男女比4︰5,平均年龄10.5岁)手术病理证实的锁骨LCH的术前X线、CT、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4例位于锁骨中段,2例位于锁骨外1/3段,3例位于锁骨内1/3段或中内2/3段。6例表现为纯溶骨性骨质破坏,骨皮质断裂,破坏区边缘见反应性骨质增生及层状骨痂;1例表现为虫蚀状骨质破坏,病灶膨胀不明显,边界模糊。2例病灶膨胀性生长,其内见多发骨间隔,骨包壳完整,周围无软组织肿块。4例病灶在T1WI上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上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中度不均匀强化。结论:锁骨LCH好发于儿童,不同分期和锁骨的不同部位影像表现均不同,需和尤文肉瘤、慢性骨髓炎、浆细胞骨髓瘤等疾病鉴别。
- 李明球杜钢彭加友方挺松张家雄
- 关键词:组织细胞增生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锁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