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凯波

作品数:10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教育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教学
  • 4篇物理课
  • 4篇课堂
  • 3篇学科
  • 3篇指向
  • 3篇思维
  • 3篇物理课程
  • 3篇教学质量
  • 3篇课程
  • 3篇高阶思维
  • 3篇初中物理
  • 2篇学科教学
  • 2篇学科教学质量
  • 2篇物理课程标准
  • 2篇物理模型
  • 2篇录像课
  • 2篇教育
  • 2篇课程标准
  • 2篇课堂评价
  • 2篇高中物理

机构

  • 10篇北京教育学院
  • 3篇北京市第十二...
  • 2篇北京教育科学...
  • 2篇北京市西城区...
  • 1篇北京市海淀区...
  • 1篇北京市第十中...

作者

  • 10篇李凯波
  • 3篇陈磊
  • 2篇黎红
  • 2篇秦晓文

传媒

  • 3篇中学物理
  • 2篇北京教育(普...
  • 1篇教育科学研究
  • 1篇中小学课堂教...
  • 1篇基础教育课程
  • 1篇物理教师
  • 1篇北京教育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初中物理学科教学质量的课堂评价--基于对7节录像课的分析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课堂教学进行定量分析、比较则是发现课堂教学真问题,进而系统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北京市7节初中物理抽样录像课的定量分析与比较,发现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较差,教学过程中...
秦晓文李凯波黎红
关键词:初中教育物理课程
文献传递
基于高中物理模型建构指向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以“自由落体运动”模型建构为例被引量:4
2022年
物理模型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实际问题与认识客观世界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物理模型建构是科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优势,创设基于模型建构的科学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建模思维的发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任鑫李凯波陈磊
关键词:物理模型高阶思维科学思维
基于“3D模型”指向物理模型建构能力的测评及培养——以2019~2021年北京高考试题为例
2023年
高中物理教学应注重对学生模型建构能力的培养,关注测评的物理教学有助于诊断学生模型建构能力层阶.本文主要以实际情境为载体,以物理模型构建为主线,以培养学生高阶思维为目标,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根本,以高考评价体系为标准,提出基于“考试评价+核心素养+高阶思维”的“3D模型”对学生模型建构能力进行多维评价,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任鑫陈磊李凯波
关键词:高阶思维高考评价
初中物理学科教学质量的课堂评价——基于对7节录像课的分析被引量:12
2014年
通过对北京市7节初中物理抽样录像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四个方面的分析,发现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较差,教学过程中教师行为占有率明显高于学生行为占有率,学生还处于被动倾听的学习状态,师生之间缺少有效互动,教师难以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给予及时指导。建议教师采取多种措施了解、分析学情,提高教学针对性;加强学法指导,改进教学反馈;增强课堂互动的有效性。
秦晓文李凯波黎红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单元教学设计
2021年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凝炼了杨素养,给教学分析带来更丰富的维度,并对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大概念、大思路出发的单元教学设计成为教研的重要内容。1.单元教学设计的原则一是基于课标要求,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构”,解读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挖掘学习价值,即挖掘知识内容所对应的核心素养目标和物理学的思想方法。
李凯波
关键词:单元教学设计解读教材教学分析物理教学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内容
谈谈我设计物理课堂教学的体会被引量:1
2016年
新课标理念下的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需要以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原则、教学策略来支撑。能否适应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关键在于教师观念和思想能否有突破性转变。本文以课堂教学实践为例,分别对高中物理新课、复习课、实验课和试卷讲评课以及初中校本课的优化设计进行探索,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在加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李凯波
关键词:物理课堂学习方式变革
运用量表,更专业地指导教师
2019年
教研员在与教师进行教研活动时,往往是基于教研员自己的经验对课进行点评,这样的点评具有随意性,不利于教师准确找到问题,甚至可能引起教师的不信任。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尝试基于课堂观察量表和评价量表进行听评课,旨在更好地促教助学。
李凯波
关键词:指导教师评价量表课堂观察教研员不信任评课
基于核心素养指向高阶思维的物理概念教学策略实践研究——以“线速度”概念建立为例被引量:1
2024年
对于物理概念教学,教师要借助实际的情境观察物理现象,教学设计要指向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建构物理模型并基于证据进行科学推理与科学论证解释实验现象建立物理概念.通过自制教具引导学生建立了“线速度”概念,并厘清了高中物理教材中“线速度”概念建立的编写逻辑,佐证了高中物理教材编写的合理性.
任鑫陈磊李凯波
关键词:高阶思维线速度物理概念
北京市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现状与思考——基于八年级物理教学质量的分析与评价
2015年
八年级物理学科是2012年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与评价反馈系统测试的科目之一。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依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为《物理课程标准》)的理念与要求,按照《北京市2012年度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与评价手册》(以下简称为《评价手册》)提出的八年级物理学科评价内容和标准,在全市范围内科学抽取相应学校的学生与任课教师,采用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对北京市八年级物理学科教学质量达到《物理课程标准》的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
秦晓文李凯波周端焱
关键词:教学质量分析《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学科评价初中物理《物理课程标准》
类比迁移建概念 相互关联成观念——以“磁感应强度”教学为例被引量:6
2018年
物理观念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是从物理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物理观念"属于大概念的范畴,如何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形成物理观念,是教学中的难点,也是广大教师的困惑点.因此,有必要对其开展实践研究,探索物理观念教学的有效途径.物理核心素养的4个部分是一个整体,并不能孤立研究,本文只是从观念的视角,谈问题解决的思路.并以磁感应强度概念教学为例,认识类比迁移、问题引领、相互关联等科学方法的重要性,从而形成物理观念.
田成良李凯波
共1页<1>
聚类工具0